


壓軸題既考查我們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又檢驗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能力與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水平。作為核心解題工具,函數單調性在壓軸題中具有基礎性與統領性的功能,它能揭示函數變化趨勢,劃定關鍵區間,是解決最值、不等式及參數范圍問題的重要依據。本文將探討如何通過導數判斷增減性、如何應對復雜函數結構,以及如何結合圖像與邏輯實現關鍵突破,以期為函數類壓軸題提供可參考的解題路徑。
一、梳理單調性分析流程,明確解題思路
在高考函數類壓軸題的解題過程中,函數單調性的分析往往起著指明解題方向的重要作用。許多以最值判斷、不等式構造、參數范圍求解為核心指向的問題,實際上都可歸結為對函數變化趨勢的刻畫與利用。因此,形成一套規范、系統的單調性分析流程,是提升解題能力的關鍵方法之一。單調性分析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明晰函數結構與定義域、求導并化簡導數表達式、判斷導數符號并劃分增減區間、總結單調性結構。為進一步說明該分析流程的具體應用,現引入以下典型例題。
例題1:已知函數 f(x)=x3-3x+1 試分析其單調性,并結合圖像判斷函數在不同區間內的最值分布。
解析:
函數 f(x)=x3-3x+1 為三次整式函數,定義域為R,計算導數得:f′(x)=3x2-3=3(x2-1) 令導數為零,解得臨界點為 x=-1 和x=1 。分析導函數符號得:
當 xlt;-1 時, f′(x)gt;0 ,函數遞增;當 -1′(x)lt;0 ,函數遞減;當 xgt;1 時, f′(x)gt;0 ,函數再次遞增據此可知,函數在( -∞ , -1 )U(1,+∞ )上單調遞增,在(-1,1)上單調遞減。函數在 x=-1 和 x=1 附近達到局部極值點。此結論可為后續最值求解或參數取值范圍分析提供直接支持。
函數 f(x) 及其導函數的圖像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可輔助我們理解單調性結構。
由該實例可見,完整的單調性分析流程不僅能揭示函數的整體變化趨勢,還能為壓軸題中關鍵步驟的推進提供清晰的結構支撐。系統化的分析路徑能強化問題的表達邏輯,優化解題過程中的判斷依據,為復雜函數問題的求解打下穩固的理論基礎。
二、利用導數判斷增減性, 鎖定關鍵區域
通過對導函數符號的分析,我們不僅可以迅速判斷函數在不同區間的單調性,還能據此鎖定問題所需的最值點、交點位置或參數的有效取值范圍。合理運用導數,是將函數分析過程轉化為數學模型判斷的關鍵步驟。導數在鎖定關鍵區域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導數符號與函數單調性的對應關系、導數在參數化問題中的區間限定功能、導數圖像與單調性結構的直觀輔助。為說明導數如何鎖定關鍵區間,特列出一組典型問題變式作為參考。
圖1函數 8(x-2) 及其導函數的圖像變化趨勢

例題2:設函數 f(x)=x3-3ax ,若 f(x) )在區間 [-2 ,2]上單調遞增,求實數 a 的取值范圍。
解析:
首先計算導數:
f′(x)=3x2-3a
函數在[-2,2]上單調遞增,即要求對任意 x∈[-2 ,2],均有 f′(x)?0 。
由于
,則函數最小值出現在 x=0 時,即:
f′(0)=-3a?0?a?0
然后考慮最大值點 x=±2 時,即:
f′(λ±2λ)=3×(λ±2λ)2-3a=12-3a?0? (20 a?4 (20
將兩部分條件綜合,得 a?0 。
但由于函數在區間內必須始終為遞增,導數應恒非負,且不能出現負值,因此最嚴條件應取導函數最小值 ?0 ,即
minx ∈[-2,2], f′
a?0
故實數 a 的取值范圍為 a?0 。
該題通過對導函數符號的整體判斷,實現了對參數區間的有效限定,體現出導數分析在解答函數壓軸題中的關鍵作用。導數與單調性之間的邏輯鏈條,有助于我們明確變量與區間之間的關系,構建嚴密的推理路徑,從而提升整體解題過程的條理性與準確性。
三、借助分類討論與結構分析應對復雜條件
函數類壓軸題往往結構復雜、條件繁多。其中,有一類典型問題往往變量與參數交織出現、定義域受限或函數形式在不同區間內差異顯著。在此類題型中,單一的分析路徑往往難以覆蓋全部情形,需借助分類討論與結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分層解構題設,厘清邏輯鏈條,進而實現解題的逐步推進。接下來以2023年新高考Ⅰ卷第19題為例,對分類討論在解題中的應用進行說明。
例題:已知函數 f(x)=a(ex+a)-x (1)討論 f(x) 的單調性;(2)證明:當agt;0時,f(x)gt;2na+2。
解析:(1)求導得: f′(x)=aex-1 為討論 f(x) 的單調性,需分析 f′(x)
的符號。當 aex-1gt;0 即
時,得
,當
時, f′(x)=0 :因此:當
時 f′(x)lt;0,f(x) 單調遞減;當
時 ,f′(x)gt;0,f(x) 單調遞增;(2)證明
對任意實數x成
立(當 agt;0 )由于 f(x) 在
處取得極小值,故
只需證明
代人
:
所以要證明:
通過構造函數法分析左邊表達式:設
, agt;0 (2對
求導得:
令 g′(a)=0 ,解得臨界點:
討論可知:當 agt;1 時,
單調遞增;當 a=1 時,
因此 agt;0 時,
恒成立。故不等式得證,即:當 agt;0 時,有
恒成立。本題通過對函數導數的分析,結合函數的
結構特征,采用分類討論的方法,逐步確定函數的單調性和參數的取值范圍。該過程體現了分類討論與結構分析在處理復雜條件下的重要作用,能有效提升函數壓軸題的解答效率與準確性。
四、借助函數單調性解答函數類壓軸題的綜合路徑
要攻克以函數單調性為考查核心的壓軸題,關鍵在于將規范的分析流程、精準的模型應用與靈活的結構化思維實現高效協同。首先,我們必須樹立牢固的解題意識,嚴格遵循“流程化明晰定義域-求導并化簡 - 判斷導數符號 - 劃分單調區間”這一標準化路徑。如例1所示,上述四步流程不僅是分析任何函數單調性的基礎框架,還是我們學習所有復雜推理的邏輯起點,它能確保分析過程的嚴謹性與系統性。
在此基礎上,我們要深刻理解導數與單調性之間的對應關系,并能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數學模型來解決問題。例如,當遇到含參函數的單調性問題時(如例2),應迅速將“函數在某區間單調”這一抽象描述,精準地轉化為“導函數在該區間內恒為正(或恒為負)”的代數模型,進而通過求解導函數的最值來限定參數范圍,實現對關鍵區域的鎖定。
然而,壓軸題的挑戰往往在于其條件的復雜性和多變性。此時,我們必須啟動不同的思維方式,尤其是運用結構化分類討論這一核心策略。面對變量與參數交織、函數形式分段等復雜結構(如2023年新高考Ⅰ卷19題),不能寄望于通過單一路徑解決問題。正確的做法是,以影響導函數符號的關鍵因素(如參數的正負、零點的位置等)為標準,對問題進行邏輯分層與解構。在每個確定的分類下,回歸到標準化的分析流程,利用模型化工具進行求解,最終再將各分支的結論進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