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是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近幾年,借助線上線下多元化的學習手段,英語教師能隨時隨地進行學習,閱讀教學能力實現質的提升。然而,作為未來小學英語教師的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其職前的課程學習內容明顯滯后于當前國內英語教學的新趨勢。下面,筆者將從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英語繪本閱讀教學能力培養的存在問題、解決方案和培養途徑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
一、存在問題
(一)課程設置層面
筆者對河南幾所高等學校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梳理,發現如下情況:一是小學教育專業(全科)師范生英語學科專業課程明顯不足,主要英語學科專業課程僅有“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師教育英語相關課程僅有“小學英語教學設計”。二是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師范生英語學科專業課程設置與非英語方向師范生相比,在學科學習時間和深度上有很大提升,主要課程包含“綜合英語”“英語語音”“英語閱讀”“英語聽力\"等英語學科基本課程。教師教育英語課程包含“小學英語課程標準與教學設計\"“小學英語教材分析與課例研究\"等。總體看來,缺少專門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課程。
當前,師范專業課程是按照高等學校英語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建議來整體設置的。個別學校結合當前教學改革進行了調整,在實踐層面有了不少變化,主要表現在教師教育課程方面,如“小學英語課程標準與教學設計\"“小學英語教材分析和課例研究”。師范生英語繪本閱讀教學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在教師教育課程中通過閱讀課型和課例分析的方式進行的,整體來說深度不夠。
(二)教師層面
高等學校小學教育專業制訂的人才培養方案雖然為教師的教學提出了目標、實施要求和評價要求,但最終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專業素養影響。
教師專業素養影響教師對教學材料的選擇。就英語學科而言,教師教學材料主要是教師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從出版社出版的相關推薦教材中選取。選取的教材雖具有廣泛的適用性,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針對性。部分教師整合教材的能力偏弱,實施教學時會根據教材編排,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的教學方式依然以講授法為主,對啟發式教學、翻轉課堂、深度學習、逆向設計等理念缺乏認識和實踐。
大學教學實踐與小學英語教學實踐脫節。很多大學的英語學科教師缺乏小學英語教學的實踐經驗,對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發展的新趨勢缺乏充分認識。因此,需要給小學教育專業相關英語學科教師提供更多到小學的實踐機會。
綜合以上因素,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改革的成果在師范生的常規學習中滲透相對較少,學生閱讀教學能力受到制約。
(三)學生層面
筆者對所在學院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開展問卷調查發現,部分大學生對英語學習動機不強、興趣不高,尤其是對英語語音和英語口語信心不足,畢業后有意愿從教英語的學生比例不到10% 。基于這樣的現實狀況,培養學生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能力或可成為破局之策。
二、解決方案
結合上述存在的問題,筆者就如何在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的職前教育中提高英語繪本閱讀教學能力,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一)利用大學學院優勢,突破課程設置局限相對于其他教育階段,大學有著獨特優勢。
首先,師范院校整體對教師科研和學生實踐的大力支持。以初等教育學院為例,學院開設有學院選修課和院系特長課。教師能夠自主開設英語繪本學習相關課程,并在院系開設英語繪本特長課程。同時,學院大力支持教師邀請相關方向專業外院教師進行講座和會議等活動。
其次,師范院校具有硬件優勢。大部分師范院校建設有教師教育技能中心和網上教學平臺,學生能夠借助技能中心開展一系列實踐學習活動,如英語繪本教學微課的錄制等。教師可借助網上學習平臺,開設線上英語繪本教學課程。
再次,師范院校建設有實訓教學基地。師范院校和周邊的小學有著密切聯系,學生能夠借助實訓教學基地進行相關英語繪本閱讀的系列活動,如英語繪本劇表演、英語繪本讀寫活動等。
最后,師范院校可以借助學生活動社團開展多樣活動,進行英語繪本學習的深度研究。
(二)借助團隊優勢,打破教師發展瓶頸
借助團隊發展的作用,促進教師實現持續專業發展。以初等教育學院為例,學院建設有國家級精品課程\"小學英語教學設計”。在課程發展中,教師團隊相互支持和促進,持續深入開展與各小學英語教師的合作,如研究小學教學最新動態、研究小學英語教學課例、與小學教師共上一節課。團隊成員在參與課程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提高自身專業能力。
(三)采用項目式學習,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旨在通過真實的項目任務,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為了提升小學教育專業全科師范生的英語繪本教學能力,筆者建議實行以下措施。一是圍繞繪本閱讀教學設計項目任務,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完成繪本的選擇、分析、教學設計和課堂展示等任務。二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定期給予反饋,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改進。三是學生在實習或見習期間,將項目學習中的繪本教學設計應用于真實的教學場景,積累實踐經驗。項目結束后,學生需提交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和反思報告,作為評估依據。
三、培養途徑
學院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的實際情況,在項目式學習的基礎上,設計出“項目設計與驅動一學科整合一實踐與反思一評價與反饋一總結與推廣\"的培養途徑。
項目設計與驅動。項目式學習的核心是圍繞繪本閱讀教學設計項目任務。學生通過團隊合作,完成繪本選擇、教學目標制定、課堂活動設計和教學效果評估等任務。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教學需求設計項目計劃,確保項目有序開展。
學科整合。教師可以結合美術、音樂、戲劇等進行英語繪本閱讀跨學科教學。例如,通過戲劇表演課程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或在繪本插圖設計中融入美術課程。這種整合不僅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也豐富了課堂內容。
實踐與反思。學生通過校內課程的項目實踐,參與基于項目式的英語繪本教學設計。項目結束后,學生需展示成果并進行匯報,通過同伴和教師的反饋不斷優化教學設計。同時,學生可以在實習階段將項目學習應用于真實教學情境中,撰寫教學反思報告,分析難點和改進策略。
評價與反饋。采用多維度的評價方式,包括課堂表現、教學設計報告、項目匯報等,評估師范生的學習效果。教師與同伴的反饋有助于學生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
總結與推廣。在實習和見習期間,師范生將項目式學習中的成果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撰寫教學反思,并通過同行互評和教師反饋不斷提升教學設計能力。未來,師范生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還可以將這些經驗進行推廣應用,促進教學成果的擴展和傳播。
通過項目式學習培養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的英語繪本閱讀教學能力,不僅契合當前小學英語教育改革的需求,也為師范生提供了實踐和反思的有效途徑。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真實的教學任務中提升自身的教學設計能力,豐富課堂實踐經驗。同時,多維度的評價反饋機制能夠幫助師范生持續改進教學方法,形成良性循環。未來,隨著更多師范生將這一模式運用到實際教學中,這必將推動小學英語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為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系2025年河南省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重點項目“教育強省背景下河南省教師國際化培養路徑研究”的成果。項目編號:2025-JS-JYZD-067)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