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5年推進高水平建設“航運”,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國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先行省,內河航運發展水平躋身世界先進行列。重點建成嘉興星光、紹興向前、金華方村等一批集裝箱作業區,引導適箱貨物“散改集”。優化內河航運經營主體結構,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打造年運量超100萬TEU的集裝箱運輸船隊[1]。運輸時效縮短,運輸成本降低,隨著內河集裝箱運輸網絡不斷完善,集裝箱運輸逐漸成為內河貨運的主要方式。同時,船載危險貨物集裝箱裝箱現場檢查員的發證和日常管理工作下放給各市海事管理部門。筆者根據近三年對裝箱員的考核發證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一點淺薄之見,與從事這方面管理工作的同志商榷。
1檢查員考核管理現狀
1.1檢查員缺口大
制冷劑廣泛應用于空調行業,是市重要的出口產品。全市有十余家企業從事相關產品生產出口,其中第三代制冷劑約占全國 35% 的市場份額,出口遍及世界各地209個國家和地區,2025年今年1月至6月出口制冷劑1843批,共29925t。根據規定,從事制冷劑集裝箱裝箱現場檢查員(以下簡稱“檢查員”)需通過從業資格考核,但是考核難度大、通過率低。制冷劑行業每年出口量巨大,各企業原則上應配備4本以上裝箱員證書,才能滿足日?;镜某隹谛枨蟆?022年市制冷劑行業裝箱員擁有量見表1:
表12022年市制冷劑行業裝箱員擁有量匯總表

“貨多證少”現象突出,檢查員緊缺成為限制企業外貿發展的瓶頸。2018-2023年,市僅有5人通過考核,正因為人才緊缺,檢查員基本全年無休,工作壓力大,據永和制冷反映該公司檢查員加班時間由2021年的 1375h 增長到2022年的 2969h ,有的企業甚至以 2000~3000 元/柜委托其他檢查員進行監裝,造成運營成本大幅增加,外貿發展受到限制。
1.2考核通過率低
自2015年開始,按照海事部門相關的規定,危險品貨物在口岸出口時必須由一名裝箱員現場監裝并拍照,在進行海事申報之時提供相應的裝箱照片。同年,省海事局組織了第一次裝箱員考試,據了解當年的考試通過率為 30% 左右,市持證人員多為此次考核取得,其間未再組織。2018年開始,從事船載危險化學品集裝箱裝箱現場檢查的檢查人員(簡稱檢查員),應當按照《危險貨物水路運輸從業人員考核和從業資格管理規定》的規定,參加海事管理機構組織的從業資格考核,取得相應的從業資格證書。從業資格考核由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統一制定年度考試計劃、統一命題和統一評分標準[2。2019年11月,省海事局組織第二次考試,當年考試通過率在 3% 左右。2020年因疫情管控,未組織考試,2021年5月份,全國海事局統一組織考試,江浙滬三省通過率為 0 2022年省通過率 3.79% ,5年內市僅有5人通過考核,全省32人通過考核。2023年全省通過率 14.7% 。2024年筆者參加省地方海事局嘉興考點閱卷工作,整個考點通過率為0。當前“兩員”考核內容覆蓋面廣、知識點多,對考生的專業性和理解力要求較高?!皟蓡T”考核沒有配套的學習資料和專業化培訓輔助,考生無法重點學習,備考全靠自學?!皟蓡T”考核時間、期數安排不固定,不利于考生有計劃備考?!皟蓡T”考核以試卷作答為主,未設實操環節,不能夠完全反映考生實際業務能力。
1.3統計失真
考生通過海事一網通辦平臺進行線上考核報名,按照先到先得原則全國考點任選,導致各省直屬海事局和省級交通運輸部門制定考核計劃時,缺乏跨區域考生流動數據支持,無法預判本地考生規模,無法提供滿足轄區考核需求的考位,跨省流動考生占比過高(如江浙考生搶占中西部考位),使轄區實際需求與考位供給嚴重脫節。資格證書核發可以選擇考點所在轄區海事管理機關和考生所在地海事管理機關線上辦理,因發證機關分散(全國超100個發證點),無法整合跨轄區數據鏈,造成當地海事管理機構無法統計轄區資格證書的擁有量及所屬的企業。
1.4管理職責交叉與協調困境
《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各級海事管理機構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本轄區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申報人員和船舶載運危險貨物集裝箱裝箱現場檢查人員從業資格和從業行為的具體管理工作。但第五章規定發證地海事管理機構對檢查員在從業過程中發生的船載危險貨物運輸安全違法或者違規行為實施記分管理[2。實踐中,從業地分支局對違規行為調查后需跨區域移交發證機構處理,導致處理周期延長(平
MarineTechnology航海技術
均超30天),且存在取證標準不統一問題,如:長三角某檢查員在遼寧港口作業違規,需由遼寧分支局收集證據后移交上海海事局(發證地)記分,流程耗時長達45天。辦法第十八條規定聘用檢查員以及其他從事船載危險化學品以外貨物申報或者集裝箱裝箱現場檢查人員的單位應當將本單位的企業信息表及以下人員信息及時報送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從業區域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將從業單位報送的人員信息錄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檢查員管理系統,但系統未強制校驗信息的實時性。地方海事局無法追蹤本地企業持證人員動態,造成“持證人員歸屬地模糊”“企業資質監管盲區。2024年數據顯示,全國約 12% 的檢查員變更從業單位后未及時更新系統信息,致監管盲區。有的省局要求企業提交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方可更新權限,但缺乏跨省信息核驗手段。
2船載危險貨物裝箱檢查員考核、管理建議
2.1加大制度改革訴求
2022年6月,9家生產制冷劑公司聯合向有關部門反映多次選派大專以上學歷的專業人員參加檢查員考核均未通過,如遇到人員變動容易導致外貿業務暫停。特別是永和制冷作為上市公司,先后在政企圓桌會、“親清半月談”中反映檢查員考核通過難、“貨多證少”的問題。2023年1月毛劍霞代表在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領銜提出衢56號建議《關于完善船舶載運危險貨物行業“兩員”職業資格制度的建議》明確要求優化考核體系。
2.1.1創新“兩員”培養方式
建議深化產教學融合,參照相關行業一線實操人員培訓體制,編制“兩員”考核學習用書、練習題庫,由社會機構開展短期針對性集中培訓。并爭取將“兩員”培養納入國家職業教育范圍,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源頭上解決“兩員”考核通過率偏低問題。
2.1.3構建“兩員”發展機制
建議對“兩員”培養開展全面調研,出臺中長期發展規劃,實行內河和海上差異化管理,探索建立工作機制。
2.2優化統計
一是建立考生屬地化報名分級機制。推行“考核意向預登記”制度,省級部門提前3個月摸排轄區考生基數,建議建立優先通道,戶籍或社保繳納地考生享有考位優先權,剩余考位開放全國調劑。二是強化證書核發與統計協同。資格證書統一關聯至考生社保繳納地海事管理機構,杜絕“人證分離”。在“海事一網通辦平臺”嵌入區塊鏈模塊,實現證書簽發、企業綁定、屬地變更全流程可溯。整合省級交通運輸部門與直屬海事局數據,動態監測各考點報名流量、考生來源及證書流向。
2.3改進協同機制
建議跨區域數據互通,實現檢查員資質互認,通過區塊鏈平臺共享從業軌跡和記分記錄,解決記分管轄權爭議。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建議要求企業未及時報送人員變更信息的,承擔連帶責任并扣減信用分,并將企業信息報送納入年度合規審查必檢項。
2.4界定權責
建議地方出臺相關管理辦法,特別是地方海事管理部門21年改革后分為港航中心和執法隊,急需界定港航中心與執法隊權責,考試組織、證書核發及繼續教育學時審核,建立動態檔案庫由港航中心負責。對檢查員現場作業的抽查權、違規行為記分權及應急演練組織由交通行政執法隊負責。目前僅確認市公航運中心負責依申請負責資格證書的核發工作。同時應加強地方海事人員的培訓工作,滿足日常檢查和指導能力。建議開發持續教育體系,強制要求每年完成若干學時線上課程。
2.1.2完善“兩員”考核模式
建議相對固定考試時間,增加考試次數,強化對考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暫緩取消“2年內未從事申報或者裝箱現場檢查的,公告其《危險化學品水路運輸從業資格證書》停止使用”規定,以利原從業人員復業。
參考文獻
[1]《關于高水平建設“航運”的實施意見》(浙政發[2025]8號)
[2]《船載危險貨物申報員和集裝箱裝箱現場檢查員管理辦法》(海危防〔2017]5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