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5)20-0110-03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實驗器材昂貴、實驗場地限制等因素,使得一些學校無法開展豐富多樣的物理實驗.低成本演示實驗的開發與利用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有效途徑
1初中物理低成本演示實驗的特點與價值
1. 1 初中物理低成本演示實驗的特點
第一,材料易得.低成本演示實驗的材料大多來源于日常生活,例如,用礦泉水瓶可以演示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用氣球和吸管能模擬空氣浮力,用鉛筆和橡皮可以探究摩擦力的作用.這些常見的物品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無需花費大量資金去購買專業的實驗器材[1].
第二,制作簡單.低成本演示實驗制作過程通常不復雜,不需要高超的技術和專業的工具.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甚至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實驗裝置.比如,用易拉罐和蠟燭制作簡易的小孔成像裝置,只需要將易拉罐底部鉆一個小孔,用半透明紙封住一端,再在易拉罐旁邊點上蠟燭,就可以觀察小孔成像現象.這種簡單的制作過程,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讓他們在實踐中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
第三,趣味性強.低成本演示實驗往往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用塑料瓶和水制作的“水火箭”,在發射的瞬間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用氣球和毛衣摩擦產生靜電,然后讓氣球吸附在墻上的實驗,這能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感受到物理的奇妙.
1. 2 初中物理低成本演示實驗的價值
首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于初中生來說,生動有趣的實驗現象能夠極大地激發他們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低成本演示實驗以其獨特的魅力,讓學生在熟悉的物品中發現物理奧秘,當他們看到用日常用品就能做出神奇的實驗時,會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主動去探索物理知識
其次,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參與低成本演示實驗的制作和操作,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鍛煉,他們在制作實驗裝置的過程中,學會了使用簡單的工具,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在實驗操作中,他們學會了觀察現象、記錄數據、分析結果,提高了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再次,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物理知識往往比較抽象,對于初中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而低成本演示實驗能夠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驗現象,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例如,通過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最后,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制作和改進低成本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可以嘗試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設計出獨特的實驗方案,這種創新思維的培養,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初中物理低成本演示實驗的開發途徑與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是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物理概念、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經費等因素的限制,并非所有學校都能配備高端實驗器材,低成本演示實驗凸顯出其獨特的價值.
2.1 從生活中取材
生活中處處蘊含著物理知識,許多物品可以作為低成本演示實驗的材料.比如,用塑料瓶可以制作水的壓強實驗,在不同高度的塑料瓶側壁上扎幾個小孔,裝滿水后可以觀察到水從小孔中噴出的距離不同,從而直觀展示水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再如,用氣球和毛衣可以演示摩擦起電現象,將氣球在毛衣上摩擦幾下,然后靠近細小的紙屑,紙屑會被吸附在氣球上,學生可以深刻體會到靜電的存在
2.2 利用廢舊物品
廢舊物品經過巧妙改造,可以成為非常有價值的實驗器材.例如,廢舊的易拉罐可以用來制作小孔成像實驗裝置.舊電池也是很好的資源,可以用舊電池、導線和小燈泡制作簡單的電路實驗,通過連接不同的電路元件,學生可以了解電路的組成和基本的電學規律.
2.3 結合教材內容進行開發
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物理知識,有針對性地開發低成本演示實驗.比如,在學習“光的折射”時,可以用透明玻璃杯、水和鉛筆進行實驗.將鉛筆插入裝有水的玻璃杯中,從側面觀察鉛筆會發現鉛筆好像折斷了,形象地展示了光的折射現象.在學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可以用一個空的塑料瓶和一些小豆子來制作實驗.將小豆子放入塑料瓶中,搖動瓶子可以聽到豆子撞擊瓶子的聲音,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然后將瓶子放在耳朵邊,輕輕敲擊桌子,可以聽到通過固體傳播過來的聲音,以此加深學生對聲音傳播方式的理解.
2.4 鼓勵學生自主開發
教師應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自主開發低成本演示實驗.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收集材料,設計實驗方案,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和分享.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還能增強他們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例如,有的學生用舊光盤和磁鐵制作了一個簡單的電動機模型,將磁鐵固定在舊光盤上,然后用導線連接電池和光盤邊緣的金屬部分,當有電流通過時,光盤就會旋轉起來,生動展示了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3初中物理低成本演示實驗在教學中的有效使用策略
3.1 合理選擇實驗內容
教師在選擇低成本演示實驗內容時,應緊密結合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例如,在講解“浮力”這一章節時,可以用塑料瓶、橡皮泥和水進行浮力實驗,將不同形狀的橡皮泥放人裝滿水的塑料瓶中,觀察橡皮泥的浮沉情況,從而引出浮力的概念.在講解“光的折射”時,可以利用玻璃杯、水和筷子進行實驗,讓學生直觀看到光的折射現象.同時,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選擇一些趣味性強、現象明顯的實驗,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用氣球和吸管制作的噴氣小車實驗,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反沖力的作用,還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3.2 精心設計實驗方案
在進行低成本演示實驗之前,教師要精心設計實驗方案,明確實驗目的、所需材料、實驗步驟和預期結果等.例如,在進行“摩擦力”實驗時,設計的實驗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所需材料有木板、木塊、砝碼、彈簧測力計等,實驗步驟為將木塊放在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記錄拉力大小,然后在木塊上增加砝碼,再次拉動木塊,記錄拉力大小,預期結果是木塊上的砝碼越多,摩擦力越大.
3.3 加強實驗指導
在學生進行低成本演示實驗時,教師要加強實驗指導.首先,要向學生介紹實驗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確保實驗安全進行.例如,在使用電池和導線進行電路實驗時,應提醒學生注意正負極的連接,避免發生短路.其次,引導學生正確觀察實驗現象,思考實驗背后的物理原理.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比如,在進行“壓強”實驗時,可以問學生:為什么同樣的重量,針尖比筆頭更容易扎破紙張?以此引導學生思考壓強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最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驗,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物理的樂趣,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3.4 注重實驗評價
實驗結束后,教師要注重對實驗進行評價.評價可以從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實驗現象的觀察能力、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進行.通過評價,學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實驗中的優點和不足,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驗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驗交流和分享,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實驗成果,講述實驗過程中的收獲和體會[3].
4低成本演示實驗制作案例一自制沉浮子
4.1 作品的特點
浮在水中的小玻璃瓶,用手指捏大塑料瓶時,小玻璃瓶能按照操作者的意圖實現自主沉浮.
4.2 制作材料
500ml 的礦泉水塑料瓶一個 ?2ml 的小玻璃瓶一個以及水等.
4.3 制作方法
(1)將小玻璃瓶去蓋,注入適量的水備用,如圖1.(2)在大塑料瓶中裝一半水,把小玻璃瓶從瓶口倒著塞入裝有水的大塑料瓶,使小玻璃瓶剛好能懸浮.(3)用手指捏大塑料瓶,同時逐漸緩慢改變壓力,可以看到小玻璃瓶能上下浮動,如圖2.
4.4 使用方法
本裝置在“物體的沉浮條件及其應用”一節導入新課中使用,在課堂小結中講解原理.小玻璃瓶懸浮時,瓶子所受浮力等于重力,用力壓大塑料瓶時,小瓶子內有密閉的空氣,當壓力增大時,空氣體積變小,有水進入小玻璃瓶,其重力增大,而浮力不變,浮力小于重力,即下沉.松手或壓力減小時,小瓶子內空氣壓強變小,體積增大,排出一部分水,重力變小,又可以實現上浮.


5 結束語
低成本演示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開發和利用低成本演示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探索低成本演示實驗的開發途徑與方法,合理選擇實驗內容,精心設計實驗方案,加強實驗指導,注重實驗評價,充分發揮低成本演示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為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韓象忠.初中物理低成本演示實驗的開發[J].江西教育,2016(36):22-23.
[2]吳悅福.初中物理低成本演示實驗的開發與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19):15.
[3]張梅.初中物理低成本演示實驗的開發與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11):37-38.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