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傳染病會以各種方式進行傳播,對人們的健康造成極大威脅。本文將詳細介紹常見傳染病的相關知識。
常見傳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發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速度快,特別是在學校、辦公室等人群密集的場所,能迅速擴散。與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癥狀要嚴重得多。患者通常會突然發病,體溫急劇升高,嚴重可達39~40 ℃,伴有劇烈的頭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連簡單的抬手、走路都變得困難;咳嗽頻繁且劇烈,咽喉有灼痛感。對于兒童、老年人、孕婦以及慢性疾病患者而言,感染流感后極易引發嚴重的并發癥,如肺炎、心肌炎等。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通過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密切接觸傳播,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手、足、口腔等部位會出現皰疹或潰瘍,皰疹周圍通常伴有紅暈,患兒可能會因為口腔疼痛而拒食、哭鬧。多數情況下,患兒癥狀較輕,1周左右可自愈。但少數病例可能會發展為重癥,出現腦膜炎、腦炎等嚴重并發癥,影響患兒的神經系統發育,留下不可逆后遺癥。
肺結核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發的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患者咳嗽、咳痰超過2周是一個明顯的警示信號,還可能出現咯血或痰中帶血的癥狀。還常常伴有低熱,體溫一般在37.3~38 ℃,午后較為明顯;盜汗,即晚上睡覺時不知不覺就會出一身汗;感覺渾身沒有力氣,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日常飲食正常,體重卻越來越輕。
傳染病傳播途徑剖析
呼吸道傳播
呼吸道傳播是最為常見的傳播方式之一。當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會噴出大量含有病原體的飛沫。較大的飛沫會迅速沉降,但較小的飛沫可以在空氣中懸浮一段時間。周圍的人如果處于飛沫傳播范圍內,吸入這些帶有病原體的飛沫,極易被感染。
接觸傳播
接觸傳播分為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傳播。直接接觸傳播是指直接與患者的皮膚、黏膜或體液接觸而感染。例如,與手足口病患兒親密接觸,觸摸其皰疹部位,病毒就可能通過手部皮膚進入體內。間接接觸傳播則更為隱蔽,通過接觸被病原體污染的物品,如公共場所的門把手、電梯按鈕、未嚴格消毒的公共餐具等,再不經意地觸摸自己的口鼻眼,病原體便會趁機而入,從而引發感染。
消化道傳播
消化道傳播主要是通過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傳播,如被病原體污染的食物沒有清洗干凈就直接食用;受污染的水未經燒開直接飲用。這些病原體進入人體后,會在消化道內滋生繁殖,引發各種疾病,如甲型肝炎、細菌性痢疾等。
個人防護攻略
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每年按時接種流感疫苗,可以讓身體提前產生抗體,有效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襲,大大降低感染流感的概率。對于符合條件的人群,接種疫苗更是至關重要,能顯著降低感染風險,即使不慎被感染,也能減輕癥狀,降低發展為重癥的可能性。
日常衛生習慣
(1)勤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飯前便后,手上可能沾染了各種病原體,如不洗手就直接拿食物吃,很容易將病菌吃進肚子里;公共物品表面可能殘留大量細菌、病毒,觸摸后通過洗手可以及時清除;咳嗽或打噴嚏后,手上可能會沾染飛沫中的病原體,洗手能避免二次傳播。洗手時,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進行。在流動水下揉搓雙手至少20 s,確保手心、手背、手指縫、指甲縫等清洗干凈。
(2)正確佩戴口罩。流感高發季節,在人員密集場所佩戴口罩。醫用外科口罩能有效阻擋飛沫傳播;N95口罩則能過濾更細小的顆粒,防護效果更強。佩戴時,要確保口罩貼合面部,遮住口鼻,不能留有縫隙。摘下口罩后,要及時洗手,避免口罩上的病原體沾染到手上。
(3)保持社交距離。在公共場所,與他人保持1 m以上的社交距離,能有效減少近距離接觸傳播的風險。家庭聚會、聚餐時,也應注意控制人數,保持適當距離,不要過于擁擠。
飲食衛生
(1)食材選擇與儲存。購買食材時,要仔細觀察,選擇新鮮、無變質的食材,避免購買來源不明的食物。生熟食材要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2)烹飪過程。食物要煮熟煮透,尤其是肉類、蛋類、海鮮等,里面可能含有寄生蟲、細菌等病原體。如果沒有煮熟,食用后易引發腸道疾病。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未洗凈的蔬菜可能殘留農藥和細菌;未煮熟的貝類可能攜帶甲肝病毒等。加工食物時,要使用清潔的刀具和案板,生熟食品分開處理,防止生食中的病原體污染熟食。
(3)餐具衛生。餐具要定期消毒,可以采用煮沸消毒、蒸汽消毒或使用消毒柜等方式。煮沸消毒時,將餐具放入沸水中煮15~30 min,能有效殺死大部分細菌和病毒;蒸汽消毒也是利用高溫蒸汽的原理,達到消毒的目的。在公共場所就餐時,盡量選擇衛生條件好的餐廳,使用公筷、公勺,可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增強自身免疫力
(1)合理飲食。保持均衡的飲食結構,有助提高身體免疫力。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瘦肉、魚類、豆類、奶制品等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全谷類食物是不錯的選擇;脂肪能維持身體正常的生理功能,但要適量攝入。
(2)適量運動。每周進行至少150 min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可結合適量的力量訓練,如俯臥撐、仰臥起坐、深蹲等,增強肌肉力量。運動不僅能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抵抗力,還能緩解壓力,改善睡眠質量,身心放松。
結束語
總之,了解常見傳染病的特點和傳播途徑,嚴格落實個人防護措施,是預防傳染病的關鍵。每個人都要樹立健康意識,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共同守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