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許多朝代的公主身上擔負著和親、安邦定國的政治使命。漢朝有了和親的先例,在之后的歷史發展中,唐朝和宋朝也有以公主和親政策鞏固統治的例子。例如唐朝的文成公主、弘化公主等,宋朝的德慶公主、永慶公主等。但明朝卻鮮有公主和親的事例出現,公主的婚配對象皆出自國土之內?!盎逝疄楣?,其夫必拜駙馬都尉,謂之駙馬”,公主身為皇室一員,地位崇高,不論駙馬婚前地位如何,成為公主的夫婿都是對身份地位的加成。那么成為駙馬對其本人而言是利是弊,抑或是二者都有?本文通過整理明代駙馬相關資料,梳理明代駙馬相關情況,針對該問題進行討論。
【關鍵詞】婚姻;明代;駙馬;利弊
【中圖分類號】K248"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5)27-006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5.27.018
與公主結為“兩姓之好”,與皇室結為姻親,被冠上“駙馬”的名號,其身份地位必然會發生變化。洪武時期,禮部就有“駙馬秩從一品”“位在伯上”等規定,彰顯駙馬身份尊貴。與此同時,可觀的土地與資產同樣是這段婚姻為駙馬帶來的加成。
一、婚姻之利
首先,駙馬作為皇帝的女婿,可以獲得崇高的地位與職權。駙馬在迎娶公主后晉封為駙馬都尉,從一品,地位凌駕于“伯”之上。在此品級基礎之上,更有駙馬因功而封侯者,階品由原來的“從一品”升為“正一品上”,地位高于一般駙馬。例如,在明朝建國前,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貞助其建國有功,洪武元年(1368)李貞被封為駙馬都尉的同時又被加封為恩親侯。建文時期,驍騎右衛指揮僉事李英之子李堅在尚大名公主后,因伐燕有功,被封為灤城侯,并獲得世券。同樣有史可循的例子,懷慶公主駙馬王寧,因在建文時期幫助朱棣,在明成祖即位后被封為永春侯。袁容和李讓先后迎娶永安公主和永平公主,彼時朱棣是藩王,公主還是郡主,二人為燕王府儀賓,之后參與靖難之役并立功,于永樂元年被晉封為駙馬都尉,并分別加封廣平侯、富陽侯。
駙馬的職權在明朝經歷了一系列變化。明朝初年,駙馬的職權還未完全確定,主要是“典兵出鎮及掌府部事”,以及接受皇帝一些臨時性的派遣。如“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丙子,河南、北平水,命駙馬都尉李祺、歐陽倫、王寧、李堅、梅殷、陸賢往賑之”。宣德以后,駙馬的職務漸漸確定下來:督辦皇陵祭祀、主管宗人府事宜以及安排皇帝的侍衛工作。高階品和廣泛的職權為駙馬在朝中的地位提供了保障。明初,部分駙馬曾被皇帝委以軍權,如李堅和王寧曾分別掌管前軍都督府與后軍都督府事務,位高權重。結合明初重武輕文的風尚,駙馬擔任軍中要職足以見得皇帝對他們的信任和器重。
其次,成為駙馬可以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
在公主出嫁之前,皇帝會提前命人修建公主府邸,方便婚后與駙馬共同居住。公主成婚時,皇帝會為其準備一筆價值不菲的嫁妝。這些財產皆在公主成婚時與公主一同進入婚后所居住的府邸。洪武時期,禮部對公主府邸的建造規格有明確規定,《明史》卷68《輿服志》所記如下:
洪武五年(1372),禮部言:唐、宋公主視正一品,府第并用正一品制度。今擬公主第,廳堂九間,十一架,施花樣獸脊,梁、棟、斗栱、檐桷彩色繪飾,惟不用金。正門五間,七架。大門,綠油,銅環。石礎、墻磚,鐫鑿玲瓏花樣。從之。
大到門戶規制、數量,小到雕刻的式樣、顏色,都有明確的規定。甚至對公主府的部分人員配備也做出了明確的要求,“設家令一人(正七品),司丞一人(正八品),錄事一人(正九品)”。
在明朝建立之初,駙馬的俸祿并不固定,一直到洪武二十八年(1395),才最終確定駙馬的俸祿,每年一千石祿米,與公主的祿米一同發放,兩人俸祿一共兩千石。若是有駙馬被封侯,有時既食駙馬祿又食侯祿,譬如永安公主的駙馬袁容被封為廣平侯,駙馬祿與侯祿共計兩千五百石。有時只食駙馬祿,如李讓,永樂元年晉封駙馬都尉,因在靖難戰役中立功,故同時加封其為富陽侯,僅領駙馬祿一千石。對于公主和駙馬來說,俸祿不是其主要的經濟來源,皇帝賞賜的莊田是他們的巨大經濟支柱。已受封的公主,賜予莊田,每年可得稅收一千五百石,鈔兩千貫左右。除莊田之外,公主還另賜有牧地和牧馬草場。如果公主受皇帝寵愛,將會得到更多的經濟效益。譬如,壽春公主深受太祖喜愛,在公主下嫁潁國公傅友德之子傅忠后,太祖“賜吳、江縣田一百二十余頃,皆上腆,歲入八千石,逾他主數倍”。在公主有生之年,這份田產均為其所有,相較于本俸固定的一千石祿米,這份財產顯然高出數倍。明太祖幼女寶慶公主,由明成祖的皇后撫養長大,深得太祖憐惜,“裝赍視他主倍渥,婚夕特詔皇太子送入邸”。此類收益與田產不同,不是固定資產,而是依托皇帝的寵幸而存在。
另外,迎娶公主,就與皇室有了姻親關系。因此,在許多方面,駙馬與其家族因公主的緣故受惠良多。尚公主以后,駙馬“即居甲第,長安邸中,錦衣玉帶與公侯等”。父親被封為兵馬指揮,只需要領取俸祿卻不需要做事,母親被封為孺人,子孫后代可以世襲錦衣衛指揮僉事的職位。
駙馬因罪受罰時,公主起到了“保護傘”的作用。大名公主的駙馬李堅因在靖難戰役中屬于建文帝陣營,在明成祖登基后,李堅被納入奸黨名單中,“以主故獲宥”。明成祖之女常寧公主的駙馬沐昕,其父沐英自幼父母雙亡,被朱元璋收作養子,戰功卓著,死后被明太祖破例追封為黔寧王,謚昭靖,配享太廟。沐昕與常寧公主的政治婚姻,進一步加強了云南沐氏與皇室的關系。在多重因素加成下,明成祖對沐昕寄予了極高的信任和重視。永樂二十二年(1424),沐昕成為駙馬已有十六個年頭,與初時的小心謹慎不同,此時沐昕已混跡朝堂多年,時常做出違法的事情。如《明實錄》記載,劉觀等人彈劾沐昕擅自損毀軍隊營帳,私挪公款和軍費建造私宅,侵占官府土地,役使百姓為其耕種等罪名?;谝陨献镄校家笠婪ㄌ幹勉尻浚Y果是明仁宗“以親親之故”將沐昕的罪名揭過,寬宥了他,僅對他施以告誡。在這之前,明成祖在位時期,皇帝也以同樣的理由寬宥了沐昕的錯誤。統治者數次對沐昕的違法行為采取寬大處理的方式,除了沐英與明皇室的關系,他身為皇親國戚的駙馬身份,也是“親親之故”的因素之一。
駙馬與公主所生育的孩子,皆被冠上“帝甥”的身份,子孫后代受到公主的蔭庇。“皇親駙馬子孫俱以舍人授官”,所受官職在明代武職職官范圍內,“世官九等,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衛鎮撫,正千戶,副千戶,百戶,試百戶,所鎮撫”。如正德年間,德清公主的駙馬林岳去世后,公主向皇帝為兩個兒子請封,長子林鹿授錦衣衛指揮僉事一職,次子林廌為錦衣衛正千戶,兄弟二人皆食祿不理事。永安公主與袁容的兒子袁禎,襲父親爵位,袁禎不幸去世,其庶弟袁瑄不能順承爵位?!暗墼唬骸莘庖怨鞫?,禎嗣以公主子?,u庶子,可長陵衛指揮僉事?!碧祉樤辏?457)皇帝允許袁瑄承爵。不僅如此,往后袁瑄弟弟袁琇、侄子袁輅皆襲爵,在袁輅以下才收回侯位。袁容的后代皆依靠永安公主的恩澤得以承爵,期間歷經永樂至成化七朝皇帝,駙馬家族的封賞一直沒有斷過。
二、婚姻之“弊”
公主下嫁,皇室與臣屬或普通家庭結為兩姓之好,這一切對男方來說看似尊寵,可不見得事事都順心如意。
首先,在婚姻中,駙馬與公主的男女地位與中國古代傳統的男尊女卑的身份地位不同,是一種“女尊男卑”的模式。
明初,為了鞏固剛穩定下來的明朝社稷,明太祖采取與功臣勛貴聯姻的方法。明成祖學習此方法,從靖難功臣家庭中選擇駙馬。政治聯姻往往會忽視自愿性原則,甚至帶上強迫色彩。如明成祖曾經采取強制性措施促成聯姻。宋晟為明初的開國良將,系洪武、永樂兩朝良將,永樂初掌管西北邊防事務,為明成祖統治西北地區立下卓越功勞,受封西寧侯。明成祖有意與其聯姻,在宋晟長子宋琥已有妻室的情況下,強迫宋琥休妻迎娶公主。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迎娶公主,有時并非駙馬意愿,也從側面反映出駙馬在婚姻中的劣勢地位。
再者,由于公主金枝玉葉的身份與普通百姓不同,并且統治者有意彰顯公主代表的皇家身份尊貴,在婚儀的細節、流程方面刻意一再抬高公主在夫家的地位,以凸顯皇室的地位。據《大明集禮》的記載以及《明實錄》所載的洪武九年(1376)明朝建國以來的首次公主婚儀,均顯示公主成婚當日在拜見公婆時須執贄,并且獻上贄物時不直接送至夫家長輩跟前,而是妥善擺放在舅位上。此時體現封建倫理中舅姑至尊的傳統尚存在于婚禮儀式中。然而,洪武二十六年(1393)以后,公主見夫家雙親的禮儀被大幅簡化,前述環節被取消,舅姑至尊的流程不再存在于公主的婚儀中。駙馬的父母即公主的舅姑更加不敢以至尊長輩自處,這與長久以來儒家理想中的家庭倫理教條相斥,獨立于傳統禮制之外。
其次,駙馬婚后受辱現象時有發生。
大戶人家的女子成婚,需要陪嫁,既包括嫁妝也包括陪嫁的丫鬟。公主下嫁也不例外,她們往往有年紀稍長的陪嫁宮女。這些老宮女自恃年長權高,并且認為自身擔負著替皇帝監管公主和駙馬的生活責任,常常對公主和駙馬橫加干預,被稱作“管家婆”。如《萬歷野獲編》記載:“無論蔑視駙馬如奴隸,即貴主舉動,每為所制選尚以后,出居于王府,必捐數萬金遍賂內外,始得伉儷之好?!惫芗移派踔量梢悦镆曬€馬,駙馬和公主最基本的生活起居也為其掣肘。明朝后期萬歷年間,駙馬萬煒上奏府中的“司宮老婢”沈銀蟾和宦官李忠盜竊,反而在皇帝面前被沈銀蟾大肆侮辱?;实蹖⑷f煒所佩戴的蟒玉革除,褫奪其所掌管的宗人府印,即相當于收回駙馬在宗人府的職權,另還將萬煒送到國子監學習禮儀,為期三個月。然而被狀告偷竊的宮婢沈銀蟾和李忠卻相安無事。
駙馬不僅在管家婆面前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還可能遭到人身傷害。如《萬歷野獲編·駙馬受制》中記載,壽寧公主駙馬冉興讓,于夜晚入府見公主,撞見府中管家婆梁盈女與宦官對食,被梁盈女趕出門去。公主于次日進宮求見母親鄭貴妃,梁盈女已先一步向鄭貴妃說明情況,言語之中對公主和駙馬多有詬病,導致鄭貴妃拒絕謁見壽寧公主。駙馬向皇帝上疏,皇帝處理此事的旨意還未下達,冉興讓遭到梁盈女伙同十余個宦官毆打,“衣冠破壞,血肉狼藉”。此時皇帝處理前事的旨意已下:駙馬被褫奪蟒玉,并至國子監學習三個月,梁盈女僅僅被調到別處繼續當差,毆打駙馬的內官也沒有被問責。
最后,駙馬在婚姻中得到的利益會隨著公主的先一步去世而消失。
袁容于明成祖登基后,被封為駙馬都尉,并被加封為廣平侯,既食駙馬祿又食侯祿,共領祿米兩千五百石。仁宗時期,公主薨逝,袁容的侯祿即被停發,只食駙馬祿。直到宣宗即位,才恢復舊制。公主去世,祿米停發,莊田轉移,包括金冊、金印和所有嫁妝都要繳納回宮。這樣一來可能會導致子孫生活困難。譬如寧國大長公主薨逝后,公主名下歲入兩千石的莊田要收繳回宮。彼時公主之孫梅永善上奏皇帝,稱祖母公主(指寧國公主)前項莊田的祿米每年兩千三百石已經被收回不能領取,懇求留下一些田產養活子孫后代。明英宗賜給他原有莊田的一半,才緩解了生活困難的窘境。公主去世,還有公主府邸被侵占的事情發生。正德二年(1507),太監周魁以酒醋面局地方過于狹小為由,將已故永平大長公主的府邸當作廢棄宅院向上進獻,即使公主的子孫懇求,明武宗只是命令工部給予他們銀錢一千二百兩,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三、結語
明初駙馬在政治爭奪戰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朱元璋十六個女兒的駙馬當中,他最器重梅殷?!耙髧L受密命輔皇太孫”,梅殷是朱元璋為建文帝培植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名公主的駙馬李堅,在與燕兵戰斗的滹沱河一役中被俘,“道卒”。李讓、袁容兩駙馬還是燕王府儀賓時,為朱棣贏得靖難之役發揮重要作用。這一時期,駙馬在政治上的站隊對政治格局產生一定影響,許多駙馬成為這場皇位爭奪戰的犧牲品,這就為駙馬在明后期政治地位的下降埋下了伏筆。駙馬政治地位的下降很大程度上伴隨著婚后際遇的變化。這就是為什么論述駙馬在婚后獲得利處的例子發生的時間基本在明朝前期,而體現駙馬婚后弊處的例子多集中于明中后期。駙馬的出身與統治者的政治需求相關聯,從明前期到明末期,駙馬婚后際遇的轉變,間接反映了統治者對穩固統治持有的理念和所采取措施的轉變。
參考文獻:
[1]江少虞.事實類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胡廣等.明實錄[M].揚州:廣陵書社,2017.
[3]張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湛若水.圣學格物通[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5]劉少華.明代駙馬述論[J].故宮博物院院刊,2010,
(6).
[6]衣若蘭.被遺忘的宮廷婦女——淺議明代公主的生活[J].輔仁歷史學報,1999,(10).
[7]馬壘.淺談永安公主墓——京西南唯一的明代公主墓[J].首都博物館論叢(北京史地),2012,(26).
[8]謝肇淛.五雜俎[M].上海:上海中央書店,1935.
[9]查繼佐.罪惟錄[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10]徐一燮等.大明集禮[M].北京:中華書局,1987.
[11]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補遺[M].北京:中華書局,1959.
[12]沈德符.萬歷野獲編[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