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43歲的唐玲登頂珠峰,成為南北雙登珠峰湖南第一人的消息沖上熱搜。
當網友們得知,這名個子嬌小的女子,居然是營收上億的公司創始人和高管,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時,都驚呼她太牛了——
一心向遠,二寶媽熱愛攀爬
唐玲來自湖南寧鄉的偏遠農村,鄉野間來去如風的她,熱愛探險,敢闖敢拼。
2005年,唐玲大學畢業,成為一名手機業務員。她有股“事兒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的霸蠻勁兒,逐漸從月薪三千干到年薪幾十萬。
2012年,唐玲生下大兒子樂樂。丈夫黎明是她高中時的戀人,從軍隊退役后,在銀行工作。
2014年,唐玲第一次自駕去西藏,巍峨的雪山直插云霄,她好奇云端世界是怎樣的畫面。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一家戶外公司領隊,從四姑娘山的攀冰訓練開始,先后攀爬了哈巴雪山、四姑娘山大二三峰等。運動紓解了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
黎明膝蓋不好,不適合高強度的戶外運動。唐玲外出期間,他協助管理公司、照顧孩子,小家庭其樂融融。
2016年,唐玲再次懷孕,二胎又得一子。此時,她的事業進入瓶頸期,便大膽決定創業。規劃、出差、見客戶,她很忙。
一天,大兒子說:“媽媽,最近我睜開眼都看不到你,就想等著你陪我背古詩!”唐玲恨不得沾床就睡,可實在不忍拒絕,陪著兒子背完詩,再打開電腦忙工作……黎明深思熟慮后從銀行辭職協助她管理公司,她才有了喘息之機。
女性創業的壓力遠遠大于男性,每當唐玲面對困難,情緒低落的時候,就選擇去攀登一座雪山或者高原徒步。吃夠了體能上的苦,再想想生活中的苦,就覺得沒什么過不去的坎了。
兩口子常帶著孩子周末爬山,每年寒暑假有一周時間是一家人的戶外時光。大兒子樂樂三歲多就爬武功山,他們走過大漠、草原、太行山、神農架、湘西北……
走神農架時,連續幾天的大雨,山路異常泥濘,兩個兒子無數次跌倒。小兒子摔倒時擦破了皮,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媽媽在一旁鼓勵他。他爬起來依舊往前走,直到走出70多公里的森林,他們已經變成了泥人。那些山野里美麗的高山杜鵑,棉花糖一樣觸手可及的云海,如燦爛的燈火留在了他們小小的內心世界。
2022年7月,唐玲開始挑戰新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極低的含氧量,零下30℃的酷寒令人生畏,她一步三喘,甚至在7100米海拔沖擊頂峰時一度失憶。等清醒過來時,發現自己還在艱難地行走,這就是可怕的意志力!她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爬上去,使生命變得強大。
直到陽光穿過云層,她終于看到登頂的標志和等待她的隊友!唐玲終于站在了慕士塔格頂峰,晉升為國家體育總局認可的國家一級登山運動員。這也意味著她獲得了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的資格!
2022年12月,唐玲參加了珠峰集訓隊,學習專業的攀冰攀巖技能。停了兩年的珠峰攀登消息在網上發布時,她蠢蠢欲動!但想到丈夫,再想到兩個孩子,她又很猶豫。“想去就去吧,家里有我呢!”登珠峰充滿了艱難險阻,黎明內心惴惴,但他洞悉唐玲的內心。唐玲欣慰不已,她認真做攻略,加強體能鍛煉。
珠穆朗瑪峰的傳統登山路線有南北兩條,南坡尼泊爾商業線路成熟,服務機構選擇多,價格也相對便宜,最主要的是北坡需要8000米攀登經驗,唐玲決定先由南坡登頂。
出發前,她做了大量的體能拉練。2023年4月7日,唐玲整裝待發。此去要近兩個月,比之前任何一次戶外出門時間都要長,也更艱巨。
唐玲叮囑黎明:“我怕聯絡不便,你們隨時關注我的微信朋友圈,我會盡可能更新動態,與你們同步我的情況。”“那我們就跟著媽媽云登珠峰,給她吶喊助威。”家里的三個男人齊齊為自己加油,唐玲充滿了力量。
首登珠峰,“追逐光,成為光”
在海拔4350米的丁波切營地,夜里,唐玲透過窗戶望著璀璨的星空,一路的辛勞和疲乏在震撼人心的視覺盛宴沖擊下,消失殆盡。
徒步羅布崎的途中,4900米海拔的埡口,唐玲看到了飄揚的經幡和瑪尼堆,還有遇難登山勇士紀念碑群。當看到中文字碑的瞬間,她佇立觀看,那些關于夢想、勇氣和犧牲的故事很動人,她淚流滿面。唐玲將脖子上的哈達獻給了勇士,深深地鞠躬……
2023年4月16日,唐玲終于到達大本營。此時她得知,修路隊三名夏爾巴人遭遇雪崩被深埋冰川,她的心揪得緊緊的。前路兇險,可她卻不想退縮。海拔6400米處,唐玲整晚失眠、拉肚子,第二天一早,臉腫得像個包子,這是強烈的高原反應。渾身不適之下,唐玲無比想念家人。
她花了200美元買了10G的WIFI流量,給丈夫打去視頻。畫面接通的瞬間,她鼻酸了。黎明摟著倆孩子,一句句關切:“現在環境怎么樣?高反能適應嗎?”信號時有時無,畫面卡頓,唐玲滿腔情緒不知從何說起。孩子們對她身后的巍峨雪山接連驚嘆:“哇!好美好高的雪山。”
大兒子叮囑:“媽媽,安全第一,有把握才沖哦!”唐玲含淚承諾:“媽媽一定會好好的,回來給你帶一塊珠峰的石頭。”家人給了她力量。經過休息、調整后,她決定繼續沖刺。
然而在海拔7100米昆布冰川處,唐玲又因干燥被昆布咳擊中,不多久,因胃口不適,免疫力下降,痔瘡發作,連續20多天便血。因西伯利亞颶風,大家在大本營休整,登頂窗口期看似遙遙無期。平日總在與時間賽跑,突然的閑適讓唐玲有些不適應。
有天夜晚,她做了個夢,夢見大學同學的女兒和她一樣高了,但全然認不出曾經抱過她的自己。孩子懵懂搖頭的畫面反復出現,想到自己忙忙碌碌,忽略了家人、親人、朋友的深情,唐玲讓在山下休整的朋友幫忙買了100張明信片。收到后,她用了整整三天時間給家人和朋友寫卡片。
當向導發出沖頂的號召,唐玲狀態回升。在海拔7300米,他們遇到一個登山者,靠在那里一動不動。她問向導他們能不能幫幫他,向導神色黯然。她懂得,這位登山者已遇難。
默哀片刻后,唐玲繼續前行。越往上,她的狀態逐漸被激發。沖頂日,唐玲遠遠沖在前面,在同隊中第一個登頂成功!她帶著上千人的簽名祝福站在地球之巔,感受如此壯美的景觀。
撤退是更大的考驗。唐玲遇見頭天晚上一起聊天的隊友正往上趕,但一個小時不到,她得知對方墜亡的噩耗,心頭沉甸甸的。
唐玲小心翼翼抓住索繩,依次扣好鎖扣,以防滑墜。幾乎垂直的冰面上,一不留神就會滑出數米開外,絲毫不能馬虎。
返回珠峰大本營后,確定自己身在安全區,唐玲馬上向家人報平安。視頻一接通,丈夫反反復復說:“平安就好平安就好!”大兒子看到媽媽的時候,眼眶都紅了。小兒子最興奮:“媽媽,你真的登頂成功了嗎?太棒了!”
這一路,唐玲見到過很多生死,更懂得了親情、友情的珍貴。她和丈夫說,等回到長沙,要和所有的家人朋友都好好聚聚,把曾經沒有說出口的心底話都說給他們聽。黎明含淚點頭:“好,我們等你回來。”
返程時,唐玲在加德滿都給家人和朋友們買了禮物。丈夫帶著孩子去接機,一見面,他們便飛快奔向彼此!唐玲和丈夫、孩子們分享著一路見聞。黎明不自覺地攥緊她的手,兩個兒子感嘆道:“真的好危險啊……”唐玲笑著說:“媽媽惦記著你們,所以萬分小心。我可是說好回來和你們一起慶祝我40歲生日的!”
回長沙的第三天,是唐玲40歲生日,黎明和同事精心布置了會場。唐玲給家人和朋友奉上卡片和禮物,大家緊緊相擁……
大兒子所在的學校邀唐玲分享她登頂珠峰的故事。唐玲的演講完畢后,同學們各自寫了一張感想卡片給她反饋。其中,大兒子寫道:“追逐光,成為光。”她感動落淚。
再次登頂,人生處處有風景
回來后,唐玲把周日設為家庭活動日。這一天不安排孩子上任何興趣班,一家四口去戶外游玩。意想不到的是,丈夫黎明也漸漸喜歡上了戶外,在朋友圈大曬美景。
2023年底,公司年會點名要唐玲出個節目。丈夫提議,“讀書那會兒,你不是最喜歡汪國真嗎?要不朗誦詩歌?”唐玲朗讀了她最愛的那首詩《我喜歡出發》。
在唐玲心中,她對于攀登的熱愛何嘗不是如此,征服了一座山頭,又開始向往未知的所在。
她再次觀看了電影《攀登者》。1960年,中國人歷經千難萬險,為證明珠峰是中國的領土,在物資匱乏、裝備落后等情況下,靠強大的意志力登上世界屋脊。她也想像重走長征路一樣,從北坡登頂!
唐玲提出想法后,黎明沒立即應允。他做了功課,獲知北坡最近數年的攀登數據尚可,鮮有遇難者,勉強同意了。但他提出兒子面臨小升初,建議唐玲用這一年的時間加強訓練,更加穩妥。
丈夫言之有理。2023年底,唐玲加入了湖南省登山隊,接受更專業系統的攀登訓練,還參加了馬拉松長跑,積蓄體能。
2024年五一假期,一家人前往太行山徒步,以此當作大兒子12歲的成長禮物。
2025年4月,唐玲再次出發,挑戰珠峰北坡。
發起沖刺前,狂風如刀子般削過眼周,出發沒多久的她明顯感覺到狀態沒有登南坡好。沖頂當日更是突遭大風,一二三臺階處,阻塞了不少登山者,時間嚴重延誤,體能消耗巨大。
8800米附近,向導因時間壓力,急躁地拉著唐玲的鎖扣,要她強行超越同行者,一下打亂了她的呼吸和攀登節奏,導致劇烈喘息,體力迅速透支。向導還在不斷催促:“你再不快點就要關門了!”莫大的委屈、恐懼、絕望涌上心頭,她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厚重的面罩讓她無法呼吸,眼前發黑,大腦一片空白。唐玲開始劇烈地喘,身體不受控制地踉蹌……瞬間,她仿佛聞到了死亡的氣息。萬幸,向導迅速沖過來扶住她,一邊道歉一邊拼命拍打著她的后背幫忙順氣。
唐玲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重新調整呼吸節奏。此時,珠峰之巔,近在咫尺。她告訴自己,不能就此放棄,哪怕慢得像蝸牛,也要一步步地向上挪移。向導也不再催促,只默默地跟隨,幫她操作鎖具,用眼神和簡單的話語鼓勵她。唐玲感到一股無形的力量涌出來。
狂風夾著雪粒子拍打著幾乎沒有知覺的雙頰,她環顧四周,群山在腳下無盡綿延。“珠峰,我又來了!”終于,唐玲再次登頂成功!
這一次,她不似上次激動、喜悅,因為她深知,自己只完成了一半任務,順利撤退才算成功。溫度很低,唐玲明顯覺得自己的體能不敵兩年前,膝蓋、腳趾劇痛腫脹。
在8600米處的陡峭橫切路段,因路繩松弛,唐玲的身體瞬間失控,向下墜落五六米!在近乎垂直的冰壁上,這足以致命。
萬幸,她次次嚴格地把安全鎖緊扣在路繩上。就是這看似簡單的“掛鎖”動作,在千鈞一發之際死死拉住了她的身體,讓她得以懸停在懸崖邊緣。向導奮力把她拉了上來。唐玲雙腿不住發抖,心怦怦直跳。
家人在焦急地等待著她報平安。她不斷告訴自己冷靜。當唐玲成功回撤大本營,見到了很多上山時的熟悉面孔,大家互相擁抱,祝賀。她給丈夫、兒子打電話:成了!他們也很激動,這一次,他們同樣等著她回家。
一覺醒來,唐玲發現自己成為湖南首位雙向登頂珠峰者的消息已登上熱搜。兩次登頂珠峰讓唐玲更加深刻體會到,明天和意外不知哪個先來。下山時,她做了好多決定,包括資助藏族向導女兒從小學到大學的費用;把公司的收益拿出一部分做公益等。還有,原來她想等退休后寫一本自傳,如今她不想再等了。
回到家,即便再忙,唐玲都會早上5點多起床給兒子做早餐。黎明體貼地讓她忙完后睡個回籠覺,堅持自己開車送兒子上學。
唐玲站在陽臺上,看父子倆趕路的樣子,心中踏實篤定。人生有無數個山峰要攀登,事業的,家庭的,她不再迷茫,因為只需發力向前,遠處自然有風景!
編輯/余映
24722564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