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家中有長期臥床患者的,對“壓瘡”“褥瘡”肯定不陌生。褥瘡,醫學上叫壓力性創傷,本質就是皮膚受壓迫造成的損傷。對長期臥床患者來說,褥瘡可不是小問題,嚴重時甚至會致命!正因如此,如何護理臥床患者的皮膚,成了患者和家屬們極為關注的焦點。
勤翻身
褥瘡容易在骨頭凸出且脂肪、肌肉組織較少的部位發生。由于人體處于不同體位時,身體受壓迫的位置有所差異,褥瘡的好發部位也不盡相同。例如, 平躺時,褥瘡多見于枕骨、骶尾和腳后跟;側臥位時,耳廓、髖骨、膝關節外側及踝部則成為褥瘡的高發區域。為預防褥瘡,家屬需為臥床患者勤翻身。具體來說,日間應每2~3小時為患者翻身一次,夜間則每4~6小時翻身一次。翻身后,可對患者受壓迫部位進行輕柔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注意,按摩力度要適中, 避免用力過度損傷皮膚。此外, 在翻身過程中,要仔細檢查床上用品,確保床單平整,無碎屑、突起或褶皺,防止這些因素對患者皮膚造成摩擦和損傷。
做好皮膚清潔
長期臥床患者中, 老年人占比較大。這個年齡段的人群皮膚較為敏感,不僅容易受到外界刺激,還易受體內代謝產物的影響。而且,許多患者伴有基礎性疾病,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褥瘡的形成風險會顯著增加。因此,在日常護理中,做好皮膚清潔工作至關重要。為患者擦洗身體時,應避免使用堿性強的肥皂,可選用中性洗滌劑或弱酸性香皂。每天用軟布蘸取溫水,動作輕柔地擦洗患者皮膚,防止刮傷。擦洗完皮膚后, 要將其充分擦干,避免在皮膚未干時穿衣服。對于失禁患者,若使用隔尿墊或紙尿褲,需及時更換。每次更換后,要用清水按照會陰、肛周的順序進行擦洗,必要時可使用少量爽身粉,以保持皮膚干爽清潔,降低褥瘡發生概率。
涂抹潤膚露
長期臥床患者因新陳代謝緩慢,皮膚會失去活力,加上房間內空氣濕度可能不足,會出現皮膚干燥,進而引起脫皮。所以,家屬應注意觀察患者的皮膚狀況,并且要按時給患者使用潤膚露。涂抹時要遵循一個特定的方向,通常是順毛發生長的方向,這樣有利于潤膚露的吸收, 不宜一次涂抹過量,每次取硬幣大小的潤膚露進行均勻涂抹、按摩,促進吸收。另外,家屬還可以給患者多補充水分,促進新陳代謝,建議多吃維生素豐富的水果,比如蘋果、橙子等,可以有效地增加皮膚的活力。
防止皮膚破損
對于長期臥床患者來說, 他們的免疫功能通常較弱,且皮膚敏感,如果受到損傷,很容易發生感染。因此,家屬在對患者做護理前,要先進行手指甲、手表、戒指等飾品的檢查,以免刮傷患者的皮膚。另外,家屬還要經常幫患者修剪自己的手指甲和腳指甲,以免患者自己不慎抓傷皮膚。如果需要搬運患者,最好的辦法就是取兩塊較大的長方形布條,放在患者的身體下方,然后由兩人以上分別持布條的兩端將患者抬起來轉移,不能選擇拖、拉、推、拽的方式,以免紐扣、拉鏈、指甲等劃傷患者的皮膚。
選擇柔軟衣物
患者大多因缺乏自主活動能力而長期臥床,因此,壓在身下的衣物也會對患者的皮膚造成壓迫,如果衣物過于堅硬,則壓力更大。家屬要為患者選擇純棉、寬松、柔軟的衣物,尤其是不能有拉鏈、紐扣或裝飾品, 衣物最好選擇簡單的款式,比如和尚服、開襟內衣等,避免選擇難以順利穿脫的樣式。
褥瘡護理
已經有褥瘡的患者,家屬要注意創面護理。對于輕微受壓所致的皮膚紅腫,可以使用褥瘡膜貼,用碘伏消毒后貼上。對于紅紫色皮膚或水皰,則需要使用營養膜。深層褥瘡是比較少見的, 但是一定要做好預防,一旦出現膿液狀分泌物且有惡臭味,要及時帶患者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