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泌尿系統的健康維護中,輸尿管支架管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就像一位忠誠的“支撐衛士”,守護著輸尿管的暢通。對于許多患有泌尿系統疾病的患者來說,輸尿管支架管的植入可能是治療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支架管植入后的護理工作同樣不容忽視,科學、合理的護理不僅能確保支架管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還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的康復。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輸尿管支架管的相關知識以及護理秘籍。
輸尿管支架管有三大作用
輸尿管是連接腎臟和膀胱的細長管道,其主要功能是將腎臟產生的尿液輸送到膀胱。當輸尿管因各種原因(如結石、腫瘤、狹窄等)出現梗阻時,尿液排出受阻,可能導致腎積水、感染等嚴重后果。輸尿管支架管,通常是一種由特殊材料制成的細長管道,其形狀多樣,常見的有雙J管(因其形狀像兩個背對背的“J”"而得名)。
輸尿管支架管的主要作用包括:(1)解除梗阻。當輸尿管被結石、血塊或其他異物堵塞時, 支架管可以在輸尿管內開辟一條通道,使尿液能夠順利通過,從而緩解腎積水,保護腎臟功能。例如,對于輸尿管結石患者,在碎石治療前后,植入支架管可以幫助碎石排出,防止碎石堵塞輸尿管;(2)支撐輸尿管。在一些手術(如輸尿管狹窄修復術、輸尿管腫瘤切除術等)后,輸尿管的結構和功能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支架管可以起到支撐輸尿管的作用,保持輸尿管的通暢,促進輸尿管的愈合;(3)引流尿液:對于一些腎功能受損或膀胱功能障礙的患者,支架管可以將尿液從腎臟直接引流到膀胱或體外,減輕腎臟的負擔,維持尿液的正常排出。
植入前做好兩準備
心理準備:患者在得知需要植入輸尿管支架管時,往往會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這些情緒可能會影響患者的睡眠和食欲, 進而影響手術的進行和術后的恢復。因此,醫護人員應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輸尿管支架管植入的目的、過程、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讓患者對手術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減輕其心理負擔。同時,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擔憂和想法,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給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身體準備:在手術前,患者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如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心電圖、泌尿系統超聲或CT等,以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和手術的可行性。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制定個性化的手術方案。此外,患者還需要遵循醫生的建議,做好術前的準備工作,如禁食禁水、清潔皮膚等。
植入后常見三類不適
血尿: 這是輸尿管支架管植入后常見的癥狀之一。由于支架管在輸尿管內摩擦,可能會導致輸尿管黏膜損傷,從而引起血尿。一般來說,血尿的程度較輕,顏色為淡紅色或洗肉水樣, 通常在術后1~2天內會逐漸減輕。但如果血尿顏色較深,呈鮮紅色,或伴有血塊形成,應及時告知醫生。
尿頻、尿急、尿痛:支架管的存在可能會刺激膀胱黏膜,導致膀胱黏膜敏感性增加,從而引起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此外,支架管還可能影響膀胱的正常收縮和舒張功能,進一步加重這些癥狀。這些癥狀一般在術后幾天內會逐漸緩解,但如果癥狀持續不減輕或加重,應考慮是否存在感染等并發癥。
腰部疼痛:部分患者在植入支架管后可能會出現腰部疼痛的癥狀,這可能是由于支架管刺激輸尿管平滑肌,引起輸尿管痙攣所致。此外,支架管的位置不當或移位,也可能導致腰部疼痛。如果腰部疼痛較輕,可以通過休息、多飲水等方法緩解,但如果疼痛嚴重,應及時就醫。
日常護理八要點
(1)休息與活動:術后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以免支架管移位或損傷輸尿管黏膜。一般來說,術后1~2天內,患者應盡量臥床休息;2天后,可以逐漸增加活動量,如散步、緩慢上下樓梯等。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以免影響尿液的引流。
( 2 ) 飲食調理: 患者應多飲水, 每天的飲水量應在2000~30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起到沖洗尿路的作用,減少尿液中雜質在支架管上的沉積, 降低感染的風險。同時,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以免刺激尿路黏膜,加重不適癥狀。此外, 還應限制高鈣、高草酸食物的攝入,如牛奶、菠菜、巧克力等, 以減少結石的形成。
(3)保持會陰部清潔:每天用溫水清洗會陰部,保持會陰部的清潔衛生,防止細菌滋生, 引起尿路感染。女性患者在月經期間更要注意會陰部的清潔,及時更換衛生巾。
(4)觀察尿液情況:患者及家屬應密切觀察尿液的顏色、量和性狀。正常情況下,尿液應為淡黃色、清亮的液體。如果發現尿液顏色變紅、變渾濁,或出現血塊、絮狀物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告知醫生。同時,要記錄每天的尿量,以便醫生了解腎臟的功能和尿液的引流情況。
(5)預防感染:輸尿管支架管的存在增加了尿路感染的風險,因此預防感染是護理的重要環節。此外,患者還應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服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的發生。如果患者出現發熱、寒戰、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尿常規、尿培養等檢查,明確是否存在感染,并給予相應的治療。
(6)防止支架管移位或脫落:支架管移位或脫落是輸尿管支架管植入后的嚴重并發癥之一,可能會導致輸尿管梗阻、腎積水等不良后果。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避免劇烈運動、突然的體位變化和腹部用力,如咳嗽、打噴嚏、用力排便等。如果患者出現腰部疼痛、血尿加重等癥狀,應考慮支架管移位或脫落的可能,及時就醫進行檢查。
(7)定期復查:患者應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一般在術后1周、1個月、3個月等時間點進行復查。復查的項目包括尿常規、泌尿系統超聲或CT等,以了解支架管的位置、腎臟的功能和尿液的引流情況。醫生會根據復查結果,決定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案或取出支架管。
(8)特殊情況下的護理: 對于妊娠期患者,由于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和子宮的增大,可能會增加輸尿管梗阻的風險。在植入輸尿管支架管后,護理工作需要更加謹慎。患者應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仰臥,以免壓迫輸尿管, 影響尿液的引流。同時,要密切觀察胎兒的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此外,妊娠期患者在飲食上需要更加注意營養均衡,以滿足自身和胎兒的需求。老年患者由于身體機能下降,免疫力較低,更容易發生感染等并發癥。在護理老年患者時,要特別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癥狀變化,如體溫、血壓、心率等。同時,要鼓勵老年患者適當活動, 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但要避免過度勞累。此外,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多種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在護理過程中要注意綜合管理,控制好基礎疾病。
支架管取出應謹慎
輸尿管支架管一般在體內留置一段時間后需要取出,留置時間的長短取決于患者的病情和治療需要。一般來說,單純為了引流尿液或解除梗阻的支架管,留置時間較短,可能為1~2周;而對于一些手術后需要支撐輸尿管的支架管,留置時間可能較長, 為1~3個月甚至更長。
在支架管取出前, 患者需要進行相關的檢查,如尿常規、泌尿系統超聲等,以了解支架管的位置和周圍組織的情況。支架管的取出通常在膀胱鏡下進行, 手術過程相對簡單,患者一般不需要住院。在取出支架管后,患者可能會出現短暫的血尿、尿頻等癥狀,這是正常現象,一般在1~2天內會逐漸緩解。患者在取出支架管后,仍需要注意休息, 多飲水,保持會陰部清潔,避免感染。
通過了解輸尿管支架管的相關知識,掌握正確的護理方法, 患者和家屬可以更好地應對支架管植入后的各種情況,提高生活質量,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