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如何讓理論春風化雨、讓信仰浸潤心靈?2025年5月,中共北京市委前線雜志社調研團一行走進廣東,深入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5所高校,探尋思政教育創新的廣東實踐。《大學生》雜志2025年8月刊全景式記錄了此行的所見所感,從不同側面展現廣東在建設教育強省過程中,推動思政教育守正創新的實踐探索。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欄目聚焦暨南大學,回溯學校從南京初創到扎根粵港澳大灣區的世紀征程,全面呈現其作為“華僑最高學府”的獨特辦學特色。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暨大人以“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的信念,踐行著“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的莊嚴承諾。
本期思政版塊的5個欄目,深入記錄5所各具特色的廣東高校中那一場場“讓理論活起來”的生動實踐。其中,“科研強擔當”聚焦華南師范大學“讓思政課走進學生心坎”的理論和實踐探索,當教育者用青年語言實現理論敘事的“破壁”,思政課便成為照亮信仰的熊熊火炬;“實踐尋真知”聚焦佛山大學學子以“自找苦吃”的韌勁,在邊疆支教、鄉村振興、社區服務等一堂堂“行走的成長課”中躬身實踐,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文化潤初心”聚焦華南農業大學“讓校園成為立德樹人鮮活課堂”的創新實踐,展現“五湖四海一片林”的校園之美、“一門三院士”的人文之美如何成為文化育人和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撐;“校史育品格”聚焦暨南大學原創大師劇《振鐸》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打造思政教育新場景,以光輝校史增強青年志氣、涵養家國情懷;“師心引征途”聚焦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堅持職業技能培養與人格塑造并重,將產業需求、心理關懷融入校園服務,用無微不至、無處不在的校園服務和思政教育厚培育人沃土。
“封面故事”欄目記錄了2024年北京市優秀退役大學生士兵楊遠哲的從戎之路,講述新時代青年如何把專業知識和青春熱血注入部隊文化建設的洪流之中,以青春之我擔當時代責任。
“專題報道”欄目繼續聚焦AI賦能教育教學改革話題,展現高校推出AI通識課、AI+專業教育應用場景典型案例等生動實踐,探討如何讓AI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嶺南沃土育新苗,思政創新譜華章。敬請關注2025年第8期《大學生》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