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構了人類知識版圖,學習者無需再為知識記憶而花費大量時間,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更多地轉變為學習的激發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新一輪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帶來教育生態的變化,浙江大學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提出大學生人工智能素養的內涵、培養載體、行動及策略,并以此為依據推進改革創新,將技術賦能落地轉化為教育教學新的增量。在浙江大學的課堂上,一系列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AI助教智慧多
在浙江大學“計算機體系結構”課上,有一位AI助教。它會講課,能夠系統講解課程知識要點;它會梳理,根據已有資料,能夠自動生成PPT、講義等教學參考材料;它會答疑,是同學們7x24小時的智能學伴、個性化學習的好幫手。
這門“計算機體系結構”課程的任課老師陳文智,是國家教學名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AI賦能教育教學領域的技術專家。他把多項AI技術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大膽嘗試,“培養了”一位AI助教,如同是陳文智的“數字分身”。
有賴于被“投喂”的課程知識庫,它足夠“智慧”,可以輔助任課老師的教學工作。它根據從以往課堂錄像中抓取的多重特征,創建了陳文智的數字人形象,并自動生成授課視頻、章節摘要和多語種字幕。
“在AI助教的幫助下,我知識點掌握得更快、更好了,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庇嬎銠C科學與技術學院2022級本科生馬欣言說。
AI助教能做的還遠不止這些。在與同學們的交互中,它不僅提供一對一的學習支持,也有的放矢地為課堂教學創造更多條件。在PPT、視頻等課程資料中,它智能出題,檢驗同學們的預習效果并把答題結果實時反饋給任課老師?!罢莆胀瑢W們的預習情況后,我在課堂教學中會花更多時間講解大家公認的知識難點。AI助教讓我的課堂效率更高,也更具針對性了?!标愇闹钦f。
既見樹木也要見森林。AI助教把零散的知識點有機串聯,生成課程知識圖譜,并把教學資源關聯其中。對復雜的知識體系進行可視化展示,幫助同學們厘清邏輯關系,建立更為清晰的知識網絡,同時支持同學們探索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在特定知識點的學習中,AI助教還能推薦視頻、PPT、教材、試題等相關課程資源,讓學習更為高效。任課老師則可以根據對應資源的學習完成度,全面了解同學們的知識點掌握情況,及時調整課堂教學。
AI助教在資源匯聚、課程設計、教學組織和效果評價等環節展現“十八般”武藝,持續賦能教師智能化教學,讓規?;囊虿氖┙讨饾u成為可能。
案例教學生動化
如何運用AI案例創新課堂教學內容?經濟學院教授俞彬在其講授的“政治經濟學”課堂上引入AIGC(AI生成內容)技術,提供多樣的教學資源,帶來嶄新的教學體驗。

“同學們,土地兼并就像一道暗流,我們剛剛已對明朝略窺一二,現在讓我們把目光轉向唐朝,通過一段AI輔助生成的視頻,一起探索唐朝土地制度的演變。”待到同學們饒有興致地抬起頭,俞彬按下播放鍵。由繁華的長安到邊關的冷月,唐朝從初期得民心的均田制,轉向后期嚴重的土地兼并,一幅從四方豐稔到民生凋敝的歷史畫卷在同學們眼前徐徐展開。
這一系列教學視頻是俞彬依托浙江大學“啟真問學”創新平臺,與6位本科生一起運用AI生成技術制作的。師生共創團隊收集歷史上的重要史料,整理歷代改革家的生平事跡,撰寫了10萬字文稿,再利用AIGC技術制作圖片和視頻。
作為教學案例,這些AI生成視頻鏈接起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幫助同學們直觀了解中國古代經濟政策實踐及其對當前共同富裕政策的啟示。
經濟學院2022級本科生鄭可涵既是“啟真問學”項目組成員,也曾是“政治經濟學”課程的學生。從授課對象到課程資源的創作者,她感觸頗深:“我們制作的AI視頻兼具理論性與趣味性,努力把相對抽象的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講明白?!?/p>
除了AI生成視頻,“政治經濟學”課程還利用AI譜寫的歌曲串聯起課程知識點。朗朗上口的旋律、入腦入心的歌詞,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幫助同學們增強了知識記憶,提升了學習興趣。
“從傳統的板書、PPT到如今的AI技術,我堅信未來必將是AI的時代。以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在教學中融入AI案例,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課堂內容?!庇岜蛘f。
人工智能變革了知識生產模式,生成的AI案例豐富了教學內容,在沉浸式的體驗中,知識傳遞更直觀、更有趣,課堂氛圍更鮮活、更熱烈。
AI技能助力學習與研究
掌握AI相關技術和知識,樹立正確的AI價值觀,學會與AI共存和協作,在人工智能時代尤為重要。課程學習是大學生AI技能培養的重要載體之一。2024年下半年,浙江大學首次面向不同學科專業的本科生開設多層次的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幫助學生掌握人工智能概念、技術、操作與案例,助力后續學習和研究。
不少專業課程也進行了迭代更新,融入人工智能前沿知識?!叭斯ぶ悄茏屵b感變得更‘聰明’?!弊哌M“遙感星球”課堂,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東正在介紹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在遙感領域的創新應用。從“衛星遙感大數據驅動的近岸氣象災害預報模型”到“基于深度學習的海面艦船目標檢測技術”,這些最新案例讓同學們感受到AI+遙感的學科發展新趨勢,了解AI在學科交叉中帶來的新理論、新視野、新技術和新方法。
在課堂中,同學們上手實踐,習得AI技能。在提問AI的過程中,同學們梳理關鍵知識概念,完成對知識的查漏補缺。在課程實操案例環節,同學們在AI的支持下編寫代碼,用于仿真建模實驗,加深對關鍵知識的理解。
AI出錯了怎么辦?這樣的情況在“自動控制理論”任課老師、能源工程學院特聘副研究員林小杰的課堂教學中時有發生。這些案例被專門收集起來,嵌入到課程作業中,讓同學們加以辨別和修正,深化規范使用AI的意識?!拔蚁M瑢W們能夠明白,駕馭AI的前提是要有自己的專業判斷?!绷中〗苷f。
生成式探究學習新路徑
基于“醫藥人工智能”課程開發的“生成式”學習平臺,同學們對藥物設計、靶標發現的思考擁有了更多選擇與可能。從啟發式提問,到生成式探究,再到集中研討,同學們獲得系統、專業的藥學相關信息,更好地理解專業問題,不斷拓展知識維度。
課堂環節的巧妙設置,使同學們除了獲得專業技能的提升,還強化了自己的辯證思維,特別是在運用AI處理日常學習生活場景的時候。
“AI+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有一項特別的設置: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需要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來輔助完成主題研究,并在課堂中分享使用的心得和階段性研究進展。
當AI輔助寫作成為課程訓練的內容,同學們發現運用AI達到想要的結果并不簡單,而甄別人工智能提供的信息真偽更是一項技術活?!霸谡n堂作業使用AI的過程當中,我有遇到過數據造假的情況,甚至AI提供的文獻也有可能造假,之后我們就會更加謹慎地去查證,不再盲目地相信AI?!闭憬髮W丹青學園2024級本科生陳虹霖說。
從理論到實踐,從了解人工智能、使用人工智能,到創新人工智能并恪守人與人造物的關系,同學們不斷解鎖與AI共舞的新場景,提升適應未來發展的AI技能。
(陳琿夏,浙江大學黨委宣傳部;譚帥,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浙江大學融媒體中心學生記者團李銘詠、楊柳、阿依孜巴、王翊茗、林前旭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樸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