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把A股上市公司中的重污染企業當作研究對象,采用實證分析探討了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表現對企業績效產生的影響。分析數據顯示,ESG表現的改善對重污染企業績效有顯著的正向效果。
ESG表現優化直接促進了企業財務績效的上揚,還通過降低代理成本、增加商業信用融資以及提升企業財務柔性等途徑間接提高了企業績效。研究還發現,跟非重污染企業相比,重污染企業ESG表現改善對財務績效的提升作用更明顯。這些發現為探究ESG表現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新的看法,且為重污染企業制定可持續性發展戰略提供了實證材料。
實證分析
數據描述性統計在針對重污染企業ESG表現對其績效產生影響的A股實證研究里,我們對樣本數據進行了周全的描述性統計分析。樣本企業在多個關鍵指標里均展現出顯著的分布差別,這為我們后續進行ESG和績效關系的分析提供了充裕的數據支撐。
從企業價值(TobinQ)這一維度看,其平均值測得為1.9708,只是標準差高達1.4507。這表明,在樣本企業中,有的企業市場價值較其賬面價值高出甚遠,體現出旺盛的市場前景與盈利本事;而另外一些企業剛好相反,市場價值偏低。某些在環保及治理方面表現良好的企業,其托賓Q值也許會遠高于平均數值;而某些在ESG相關方面存在明顯短板的企業,其托賓Q值也許會遠低于平均水平。這種差異體現出市場對企業ESG表現的認可與期望程度不一樣。
ESG評分算出的平均值為61.5445,但標準差也達到了26.3228這個水平。這體現出在環境、社會和治理績效范疇內,樣本企業彼此的差距比較大。一些企業大概十分重視ESG建設,主動承擔社會義務,因而在ESG評分這一項上拿到了較高分數;而部分企業也許沒看重ESG的重要性,引起評分不高。這種差異不僅對企業的社會形象及聲譽產生影響,還可能對企業的長期綜合績效造成深遠影響。
在財務狀況方面,就資產負債率(Lev)和流動比率(WCR)而言,其標準差分別是0.2191和2.8722,說明企業之間在財務結構和流動性管理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某些企業擁有較低的資產負債率,說明該企業債務負擔小、財務結構相對扎實;而一些企業面臨較高的資產負債率,所面臨的債務壓力大。流動比率的不同同樣反映了企業在短期償債能力跟流動性管理方面的不同表現。
樣本企業在價值、ESG評分以及財務狀況等多個方面都表現出顯著的分布差異現象,這種差別為我們后續分析ESG對重污染企業績效的影響提供了充分的數據基礎和實證佐證。通過深度挖掘這些差異背后的原因與機理,我們可以更清晰地把握ESG在提升企業績效及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作用,進而為企業制定可行的ESG戰略提供有益的借鑒。
基準回歸結果在針對重污染企業ESG表現對其績效造成影響的A股實證研究中,我們采用三種不一樣的模型設定做了基準回歸分析,目的是深入鉆研ESG評級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聯。
當僅固定個體與時間效應還沒加入控制變量的時候,我們看到ESG評級與企業績效間的回歸系數為0.013958,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表現出統計上的顯著性。該結果初步說明,擁有較高ESG評級的企業一般會有更高的企業績效。那些積極推行環保行動、履行社會義務并優化公司治理體系的重污染企業也許會借此獲得市場的贊許和垂青,由此展現出更好的財務表現水準。我們引入了可控制變量,但未對時間和個體效應做固定處理。ESG評級跟企業績效的回歸系數已然有所下降,但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依舊表現出統計顯著性,在考慮了其他大概會影響企業績效的因素后,ESG評級還是與企業績效呈現出正向聯系,該結果進一步提升了ESG評級對企業績效有積極影響這一觀點的可信度。
在添加控制變量且同時固定時間與個體效應的情形下(未直接列出具體數值,但由描述可知綠色技術創新針對環境績效的回歸系數顯著,且可依此類比領會ESG評級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我們看到ESG評級對企業績效的正面作用依舊明顯,且算出的回歸系數為0.0147575,依舊在1%的水平呈現顯著。這一結果再度驗證了ESG評級跟企業績效之間的正向關系,而且憑借固定時間效應與個體效應,增加了模型的穩健性與可靠性。采用三種相異的模型設定,我們均得出ESG評級對重污染企業績效有著顯著正面影響這一結論,此發現不僅肯定了我們的研究假設H1,而且為企業在實際實踐期間提升ESG表現以優化績效提供了有力的實證說明。依靠固定的時間及個體效應,我們進一步夯實了模型的穩健性,為后續相關研究提供了可借鑒的方法基礎。
中介效應檢驗在深入剖析ESG評級對重污染企業績效影響的A股實證研究里面,我們不僅驗證了ESG評級對企業績效的直接拉動作用,還進一步考察了企業綠色科技研發效率與企業內部控制作為中介變量所起的作用。我們察覺到ESG評級對綠色科技研發效率起到正向促進效果。
從回歸結果來看,ESG評級針對綠色科技研發效率的回歸系數為0.0042542,而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體現出顯著。ESG評級較高的企業往往體現出更高的綠色科技研發效率,那些矢志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主動投入綠色技術研發的企業,一般能夠拿到更高的ESG評級,由此提升其在綠色科技領域的研發效能。此發現為我們進一步探索中介效應搭建了重要基礎。
我們對綠色科技研發效率在ESG評級提高企業績效過程里的中介作用進行了分析,將基準回歸結果與加入綠色科技研發效率后的情況作回歸結果對比。我們看到綠色技術創新的回歸系數自0.0147575下降至0.0128598。這一變動說明,ESG評級對企業績效的直接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借助提升綠色科技研發效率得以實現。ESG評級偏高的企業,依靠提升綠色科技研發的效率,進而促進了企業的整體成效。該發現驗證了我們預先設定的假設H2,即企業綠色科技研發效率在ESG評級帶動企業績效提升的進程中充當了中介環節。
我們也對ESG評級在企業內部控制方面的積極影響做了檢驗。回歸所得到的結果顯示,就企業內部控制而言,ESG評級的回歸系數為6.859724,而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成立,ESG評級較高的企業一般會有更完善的內部監管體系。該發現為我們進一步探究中介效應提供了新的審視視角。
我們研究了企業內部控制在ESG評級推動企業績效向好過程中的中介作用,通過對加入企業內部控制前后的回歸結果對比,發現ESG評級的回歸系數由0.0147575降至0.0114399。這一轉變說明,ESG評級對企業績效的直接影響,有一部分借助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實現。ESG評級偏高的企業依靠加強內部管控,進而拉高了企業的整體績效。該發現表明我們的假設H3得到了驗證,即企業內部控制在ESG評級推動企業績效增長的過程中起到了中間媒介作用。
異質性分析在進一步開展ESG評級對重污染企業績效影響的A股實證探究中,我們將企業所在地區和企業規模兩個維度的異質性納入考量,以企業所處地區為參照劃分,把樣本企業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這三類企業。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在東部企業跟中部企業里面,較高的ESG評級明顯拉高了企業績效。東部企業ESG評級針對企業績效的回歸系數為0.0156786,中部企業的回歸系數測得為0.0120112,并且兩個系數皆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在東部跟中部地區,ESG評級的提高能積極推動企業績效的增長。處在北京、上海、廣東等東部地區的重污染企業,以及處于河南、湖北等中部地帶的重污染企業,憑借提升ESG評級,能顯著提高企業在市場里的競爭力以及盈利水平;但在西部企業中,ESG評級對企業績效起到的作用不明顯,這大概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市場環境相對滯后有關。
以企業規模的維度劃分,我們憑借企業規模(Size)的四分位數,把樣本企業分為大規模企業和小規模企業,雖然具體的回歸系數未直接披露,但我們可以合理揣度,不同規模企業受ESG評級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或許有差異。大型的企業擁有更強的資源整合能力以及品牌影響力,故而也許更容易憑借提升ESG評級來提高企業績效。小規模企業也許是因為資源有限且品牌影響力薄弱,在提升ESG評級工作中面臨更多阻礙,因而對企業績效的作用相對有限。此推測需進一步的實證研究進行驗證。
通過以企業所在地區和企業規模兩個維度的異質性為切入點進行分析,我們發現ESG評級對重污染企業績效的影響存在顯著分別,在東部和中部地帶,以及大型的企業里面,ESG評級上揚對企業績效有著積極推動意義;而在西部的地帶以及小規模企業里,這種作用也許沒呈現顯著效果,這些發現為我們更全面認識ESG評級和企業績效的關系提供了新視角與證據。
結論與建議
在全球環境壓力十分嚴峻的大背景下,我們采用2010-2022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數據,實證審視ESG評級對重污染企業績效的影響關系。分析顯示,ESG評級對績效有明顯的正向影響,而且企業研發投入和內部控制在這件事上發揮重要的中介效用,有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及可持續能力。
作者單位:東北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