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5)08-0142-03
1肉雞常見呼吸道疾病類型
1.1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傳染性較強,常見類型包括: ① 傳染性支氣管炎,病雞主要癥狀為打噴嚏、流鼻涕,呼吸困難及下痢等; ② 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可致肉雞 24h 內死亡率高達 90% ,癥狀為持續高熱,溫度多在 以上,頭部皮下膠凍樣水腫,腳鱗片出血;低致病性禽流感表現為咳嗽、呼吸啰音。
1.2細菌性疾病
細菌性疾病多通過糞便、水源傳播[],常見類型包括: ① 支原體與大腸桿菌疾病,臨床癥狀主要是咳嗽、濕性啰音、鼻腔粘液量增多,單側或雙側眼瞼腫脹,眼內有泡沫樣分泌物; ② 大腸桿菌與沙門氏菌混合感染,癥狀為咳嗽、啰音、精神萎靡不振、食欲減退、體溫升高多在 ,排黃綠色或灰白色稀糞。
1.3混合感染性疾病
由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所致,危害性較大,常見于環境臟、亂、差的雞舍。主要有: ① 敗血性支原體病,病死率高,病雞眼瞼腫脹、淚液增多、眼膜炎癥、呼吸啰音、鼻竇腫大、呼吸困難,嚴重的伴有下痢,排黃綠色稀糞; ② 傳染性鼻炎,病雞精神萎靡不振、食欲減退,初期鼻孔流水樣或漿液粘性分泌物、打噴嚏,后期眼瞼與下頜部水腫、眼結膜發炎。
2肉雞呼吸道疾病發病原因
2.1飼料營養失衡
飼料中的營養物質能改善肉雞品質,增加肉雞重量。部分養殖戶為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經濟效益,選擇使用價格低廉、營養物質不全的飼料,導致肉雞抗病力下降;過量投喂飼料,造成料槽飼料剩料較多而未及時清理,導致飼料變質。
2.2 環境調控不足
肉雞生長對環境質量有著較高要求。若雞舍環境臟亂差、晝夜溫差大、飼養密度過高如布局密集,或未及時環境消毒,均會增加疫病傳播風險。
2.3病原體滋生擴散
肉雞排泄物清理不及時,導致雞舍內空氣污濁,病原體積聚;健康雞與病雞分泌物與糞便中的病原菌接觸,引發疫病大范圍擴散。
2.4疫苗接種不科學
接種疫苗是提高肉雞疾病抵抗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進而增加肉雞質量與產量。然而,部分養殖者缺乏疾病防控意識,選擇的疫苗不合理或接種不及時,可能導致免疫失敗(如ND、IB疫苗使用不當)[2],甚至引發嚴重的疫苗反應,增加病死率。
3肉雞常見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3.1精細化營養管理
飼料營養均衡是提升肉雞抗病力的核心。養殖者需根據肉雞生長階段(雛雞、育成期、育肥期)動態調整飼料配方,確保蛋白質、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 A,D,E )及礦物質(如硒、鋅)的足量供給。建議選擇蛋白質含量高的全價飼料,雛雞階段蛋白質含量不低于 22% ,育肥期保持 18%~20%[3] 。可在飼料中添加 0.1%0.0% 維生素C與 0.05% 硒元素,增強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針對高發期,可短期添加泰妙菌素( 50~100g/ t飼料)預防支原體感染。同時,嚴格把控飼料品質,禁止投喂霉變飼料,存儲時需防潮、防鼠,定期抽檢黃曲霉毒素含量。
3.2優化環境管理
環境管理是防控肉雞呼吸道疾病的另一項關鍵措施。雞舍需配置縱向通風系統,確保每小時換氣6~8次,氨氣濃度控制在 14.15mg/m3 以下,粉塵含量 lt;4mg/m3[4] 。溫濕度需精準管理:1~7日齡溫度保持 ,濕度 65%~70% ;之后每周降溫
,至育肥期穩定在20~22℃,濕度50%~60% 。飼養密度按出欄體重調整:體重 1.4kg 肉雞,17只 /m2 1.8kg ,13只 /m2 : 2.3kg ,10只 /m2[4] 。雞舍長度多在 120m 左右,寬度在 9m 左右,雞舍間距應 ?15m ,周邊種植喬木隔離帶,吸附粉塵與有害氣體。每日清理糞便,每周用 2% 火堿溶液對地面、墻壁消毒,飲水槽、料槽每3d用 0.5% 次氯酸鈉溶液浸泡消毒。
3.3藥物防治
3.3.1 傳染性支氣管炎 急性發病時,選用阿莫西林、泰樂菌素等廣譜抗生素,預防繼發感染[4]。可使用阿莫西林 70% 水溶粉 12g 、鹽酸氨溴索 3g 、丙磺舒 3g ,兌水 75~100kg ,集中飲用。若單獨使用泰樂菌素,常規用藥量是 0.5g 藥兌水 自由飲用,連用 3~5d 。呼吸癥狀較為嚴重的,可在飲水中添加氨溴索等支氣管擴張劑,緩解支氣管痙攣。 30mg 氨溴索片劑兌水 2~2.5kg (或 1g 粉劑兌 7.5~10kg 水),每日使用2次,連續使用3~5d, 0
3.3.2禽流感若確診高致病性禽流感,需及時上報,并按重大疫病應急方案全面撲殺、消毒處理。若確診對低致病性禽流感,按照 1kg 體重注射 30mg 丁胺卡那霉素星,每日注射1次,連續注射 3d ;或清瘟敗毒散 0.5%~0.8% 比例拌料,連續飼喂一周,并使用維生素C按 0.5g/kg 或維生素 E0.15g/kg 混水飲用,連用 5~7d, 0
3.3.3支原體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將 1g 替米考星兌水 5~7.5kg 水,自由飲用,連用 3~5d. 。若腎臟病變者,可加入利腎藥物。嚴重的,可肌肉注射丁胺卡那霉素 5mg/kg 體重,每日1次,連用 3d[5] 。
3.3.4大腸桿菌與沙門氏菌混合感染可用達福100g 兌水 300kg ,自由飲水,連用 3d 。同時每噸飼料加入 200g 強力霉素,連續飼喂 7d[6]
3.3.5敗血性支原體病 0.015% 枝原凈水液或0.05% 泰農連續飲用 3~5d ,配合 0.05% 復方敵菌凈或 0.4% 禽菌靈,連續喂養 7d1g 恩諾沙星兌水 5~10kg 或 1g 大觀霉素兌水 10~15kg ,連續服用 3~5d 。
3.3.6傳染性鼻炎首選藥物是氟苯尼考。 100mg 氟苯尼考溶液兌水1L,供病雞自由飲水,一天1次,連續 3~5d 可聯合 10~20mg/L 羅紅霉素兌水,防止繼發感染。
3.4科學免疫程序
根據當地疫病流行特點制定免疫計劃:7~10日齡肌注H9N2禽流感疫苗( 0.3mL/ 只),14~16日齡接種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二聯苗(點眼、滴鼻)[。種雞需在開產前4~6周接種H5N1禽流感疫苗( 1mL/ 只),確保雛雞獲得母源抗體。免疫前檢查雞群健康狀態,避免在應激期如轉群、換料時接種;疫苗需2~8℃冷藏運輸,使用時生理鹽水稀釋, 2h 內用完。接種后觀察雞群反應,出現呼吸道癥狀加重時,可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 500g /t)緩解應激[2]。
4結語
綜上所述,肉雞呼吸道疾病系統性防治需貫穿營養、環境、藥物及免疫等環節。養殖者應構建完善的疫病防控體系,落實綜合防疫措施,以降低疾病發生率與病死率,保障養殖效益
參考文獻:
[1]冀月,孔祥建.肉雞常見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J].畜牧業環境,2024(6):75-76
[2]杜強.肉雞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J].中國畜牧業,2023(14):107-108.
[3]楊衛華,孫玉林.白羽肉雞規模養殖生產管理要點[J].家禽科學,2025,47(4):119-121.
[4]冀月,孔祥建.肉雞常見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J].畜牧業環境,2024(6):75-76.
[5]杜亞娟.肉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的診斷與防治[J].家禽科學,2024,46(12):101-103.
[6]于秀霞.不同飼養環境對雞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機制研究[J].畜牧業環境,2024(12):27-29
[7]莫文湛,劉磊,顧祖華,等.香菇多糖對蛋雞生長性能、免疫功能及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響[J].中國飼料,2024(10):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