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58.31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5)08-0062-03
雞慢性呼吸道病主要由支原體感染引起,具有發病急、傳播慢、病程長的特點,常在產蛋前后的雞群和幼齡雞群中出現。其臨床癥狀包括采食量下降、咳嗽、呼吸音增強、氣管有啰音,有時伴有臉腫,產蛋雞的產蛋量也會下降。而傳染性鼻炎則是由副雞嗜血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為鼻腔、眶下竇發炎、面部腫脹、流水樣鼻液,具有傳播迅速、發病率高的特點,且易繼發感染其他疾病。在實際養殖過程中,由于飼養管理不當、環境衛生條件差、免疫程序不完善等多種因素,雞群往往容易同時感染這兩種疾病,形成雞慢性呼吸道病繼發傳染性鼻炎的復雜病情,這種情況不僅會加劇雞群的病情,提高死亡率,還會給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更大挑戰。因此,深人研究雞慢性呼吸道病繼發傳染性鼻炎的發病機理、臨床癥狀、病理變化以及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對于保障養雞業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1流行特點
1.1雞慢性呼吸道病
雞慢性呼吸道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在寒冷季節發病最為嚴重。特別是11月至次年2月,由于氣溫較低、通風不良等因素,是該病的高發期。每個雞場都可發生,且病情連綿不斷。幾乎每批肉雞都會感染,蛋雞在一個飼養周期內也可能多次發病。各個日齡的雞都有患慢性呼吸道病的可能,但以10~60日齡的雞最為常見,尤其是在大群飼養的環境中更容易流行。此外,4~8周齡的雞也極易感染該病。雞慢性呼吸道病既可以通過水平傳播,也能夠通過垂直傳播。該病常常與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新城疫、大腸桿菌病、傳染性鼻炎等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進一步加劇病情,提高死亡率。
1.2雞傳染性鼻炎
隨著集約化養雞業的快速發展,雞傳染性鼻炎的發生和流行呈現出一些新特點。比如,鼻炎免疫后的雞群發病比例有所增加,發病日齡范圍不斷擴大。以往認為該病主要感染蛋雞和種雞,肉雞很少發病,但現在肉雞、三黃肉雞等品種的發病率也在上升。同時,20~30日齡的雛雞發病率增加,300日齡以上的雞群發病率也有所上升,而且發病后的死淘率高達 10%~15% 。副雞嗜血桿菌是雞傳染性鼻炎的病原體,該菌存在多種血清型。近年來,優勢流行菌株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區域呈現動態變化。例如,2019年B型菌株為優勢菌株,到了2020年C型菌株成為主要優勢菌株;進入2021年后,A型、B型和C型菌株均在流行,并且C型菌株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1]。
2 臨床癥狀
病雞會出現咳嗽、打噴嚏的癥狀,呼吸道有啰音,呼吸困難,張口呼吸,伴有喘鳴聲。鼻孔流出漿液性或粘液性鼻液,鼻液濃稠且有惡臭味。眼瞼腫脹,流淚,眼結膜發炎。如果病程較長,眼內會出現干酪樣物,嚴重時眼球突出。病雞食欲不佳,體重下降,生長發育停滯。對于產蛋雞來說,產蛋率會下降,軟殼蛋或畸形蛋增多。
3剖檢變化
剖檢時可見鼻腔內有大量鼻液和黃色滲出物,干燥后會形成結痂;鼻腔黏膜充血、水腫,有時還會出血;病程較長的病雞,鼻腔會被干酪樣物堵塞。氣管和支氣管內有滲出物,黏膜充血、腫脹,有時會出現出血或潰瘍。眼結膜充血、腫脹,嚴重時可導致失明[2;病程長的雞,眼內會存在干酪樣物,眼球突出。顏面部腫脹,下頜或肉垂水腫。氣囊膜渾濁、增厚,有黃色滲出物。肺充血、出血,有時會出現肺炎病變。產蛋雞的卵泡松軟易碎,會引發腹膜炎。
4中西醫結合治療
相較于單一療法,雞慢性呼吸道病繼發感染傳染性鼻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具有顯著優勢,發揮二者的優勢并形成互補效應。西醫的抗生素、對癥治療可以迅速殺滅病原體,控制病情發展,減輕癥狀;而中醫的辨證施治和整體調理則能夠改善機體的內環境,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病雞康復。因此,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4.1西藥治療
磺胺類藥物是治療雞傳染性鼻炎的首選藥物。常用的有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間甲氧嘧啶等藥物,對副雞嗜血桿菌等病原體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磺胺二甲嘧啶,內服,首次量為 0.14~0.2g/kg 體重,維持量為 0.07~0.1g/kg 體重,一日1~2次,連用 3~5d 磺胺間甲氧嘧啶,內服,首次量為 50~100mg/kg 體重,維持量為 25~50mg/kg 體重,一日1~2次,連用3~5d[3]
對于雞慢性呼吸道病,可以選用多西環素,每升飲水中添加 50~100mg 藥物,每日1次,連用 3~5d 針對眼部腫脹、流淚等癥狀,可用硼酸水沖洗眼部,或者涂抹紅霉素藥膏進行局部治療。
4.2中藥治療
中醫認為,雞慢性呼吸道病繼發感染傳染性鼻炎多因外感風寒邪氣,寒邪郁閉肺衛所致。
治療的關鍵在于疏風清熱、止咳宣肺。方劑1:取魚腥草 100g 、蘇葉 60g 、石膏 150g 、桔梗 50g 、陳皮 40g 、黃藥子 45g 、三仙 30g 、大黃 40g 、梔子 35g 、草白藥子 45g 、麻黃 30g 、苦杏仁 30g 、甘草 30g ,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粉,拌料后混飼,劑量 20g/Ω 只,連用3d,治療效果顯著[4。方劑2:金蕎麥 120g ,魚腥草 80g ,麻黃 40g ,桔梗 60g 野菊花 100g ,桂枝 60g ,黃芩 30g 、半夏 30g 、南星 30g. 。將藥物研末后與飼料混合,按 1.0% 的藥量給藥,連用 5~7d[5] 。
5預防措施
5.1改善飼養環境
要保持雞舍內空氣清新,合理進行通風換氣,降低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濃度,避免刺激雞只的呼吸道黏膜,防止其免疫力下降,進而誘發慢性呼吸道疾病。可以采用縱向通風或橫向通風方式,確保空氣均勻分布,避免局部通風不良。雞舍內應保持干燥,避免濕度過大,因為潮濕環境有利于病原體的滋生和傳播,會對雞只的呼吸道造成不良影響。定期清理雞舍內的糞便、墊料和污物,保持雞舍清潔,減少病原體的傳播途徑。
5.2飼料與飲水管理
確保飼料營養均衡,含有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以滿足雞只的生長和免疫需求。避免使用發霉變質的飼料,因為霉菌毒素會損害雞只的免疫系統,增加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風險。根據雞只的生長階段、健康狀況和季節變化,合理調整飼料配方,以滿足其不同的營養需求。在疾病高發季節,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一些能夠提高免疫力的添加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鋅等[。要確保飲水清潔衛生,定期更換飲水設備中的水,避免水源污染。必要時,可以在飲水中添加一些藥物或保健品,如抗生素、維生素等,以預防和治療呼吸道疾病。
5.3疫苗接種預防
雞慢性呼吸道病疫苗主要有弱毒疫苗和滅活疫苗兩種。首選雞毒支原體油乳劑滅活疫苗。首次接種通常在雞5~10日齡時進行,二次免疫在15~25日齡進行。之后可在春秋兩季分別進行免疫接種,或者在母雞產蛋前、產蛋中期各接種一次。此外,種雞也可在適宜日齡進行接種,以減少經蛋傳播的風險。劑量為 0.3~0.5mL/ 只[。我國已研制出雞傳染性鼻炎油佐劑滅活苗,對預防本病有較好的保護作用。疫苗應選擇在雞群健康時進行接種,首次接種通常在5~6周齡進行,第二次接種在雞產蛋前的3~4周進行。采用頸部皮下注射,劑量為 0.3~0.5mL/ 只[8]。
5.4嚴格消毒
定期消毒是預防和控制雞慢性呼吸道病混合感染傳染性鼻炎的重要手段。要對雞舍內外環境、養殖設備、用具等進行全面消毒。消毒前應先清潔環境,去除有機物、糞便等污染物,用 0.2%~0.5% 過氧乙酸或 5%~10% 次氯酸鈉噴霧,每周至少一次。特別是在疫情高發期或發現疫情后,應增加消毒次數。在雞群健康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帶雞消毒。但應選擇對雞只刺激性小的消毒劑,并按照說明書稀釋后使用。
6總結
雞慢性呼吸道病混合感染傳染性鼻炎對雞群的健康和養殖業產生了重大影響。通過加強飼養管理、定期消毒以及疫苗接種等綜合預防措施的實施,可以有效降低該病的發病率和傳播風險。養殖場應高度重視雞慢性呼吸道病混合感染傳染性鼻炎的預防工作,確保雞群健康成長、穩定提高生產性能。
參考文獻:
[1]吳憶春,苗立中.雞傳染性鼻炎的診斷與防控措施[J]山東畜牧獸醫,2024(5):54-56.
[2]吳營霞,胡歡鑫,劉怡寧,等.不同地區臨床樣本中副雞禽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致病性試驗[J].中國獸醫科學,2022(4):450-457.
[3]武玲玲.雞傳染性鼻炎的臨床癥狀與診治進展[J].中國畜牧業,2023(10):115-116.
[4]盧秀創.雞慢性呼吸道病的中西醫防治措施[J].農業工程技術,2024(6):114-115.
[5] 楊文辰,李文超.雞慢性呼吸道病的中西藥結合治療及預防措施[J].養殖與飼料,2024(9):107-109
[6]張永芬.雞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療分析[J].中國動物保健,2024(8):36-38.
[7]易建中,馬國海.雞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臨床癥狀與中藥防治[J].家禽科學,2022(6):69-70.
[8]韓利萍.一例臨床疑似肉雞傳染性鼻炎的防治[J].家禽科學,2024,46(10):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