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大多數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是“學生要動”。教師的關注點多聚焦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其教學方法以示范講解為主。雖然這樣的體育課堂教學教師操作起來簡單,學生也能夠“動”起來,但難以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多元化需求,也不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而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一方面能夠助力教師革新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從“動”起來走向“活”起來;另一方面也能助力培養小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意識,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意義
(一)助推小學體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改革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微課和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將學生難以理解的動作要領、體育健康知識和精彩的競賽片段予以呈現,既能減輕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壓力,也能提高他們學習體育學科的興趣,還能助力小學體育課堂實現由“靜”到“動”、由“動”到“活”的轉變;此外,應用信息技術可構建一個多維度的小學體育課堂,使小學生從聽覺、視覺乃至體感上全方位地沉浸于體育的學習中。可以說,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運用,既給了小學體育教師引領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壓力,也使得小學體育教師有了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動力[1]。
(二)促進小學體育課堂差異化教學的落實
每個小學生在體質、體能、體力和興趣愛好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別。不關心學生體能、不注重教法改變的傳統體育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時還會給學生帶來傷害。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教師一方面可以在備課時查看學生的“體質健康監測數據”,掌握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和特長愛好,并做好教學方案的預設和處理;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實時監測學生的運動數據,如步瀕、運動量、心率等,從而對學生的健康狀況和體能進行科學的分析與評估。這種基于數據的反饋機制,能夠使教師更加準確地了解每位學生的身體狀況與運動能力,從而為身體比較特殊的或有疾病的學生制定個性化的運動方案。同時,大數據技術的運用,還能幫助教師發現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共性問題與個性差異,從而為教學策略的調整與優化提供有力支持[2]
三、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運用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
(一)運用信息技術助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意識不強
雖然信息技術已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運用,如白板、課件室、多媒體教室、錄播室等已在各學校正常使用,國家也對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進行了提升培訓,還有“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和各學校的教學研討等。這些不同級別、不同科目和不同內容的培訓,都旨在提升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學水平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3]。但是,由于受學校管理理念和體育學科特性的影響,小學體育教師未能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也未能真正走進小學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對白板、微課和PPT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大多數局限于陰雨天的內堂課上,其運用方式也是不結合教學進度的體育動畫、體育競技、網絡上的名師優課等。筆者在調查和訪談中也發現,絕大多數學校的體育課教學沒有明確的教學任務,課堂教學的隨機性很大,教學方案的備寫與實際的課堂教學呈現“兩張皮”的現象,內堂課與外堂課由教師隨機確定,教師的教學業績得不到管理層的肯定。以上現象表明,體育教師對應用信息技術研究課堂教育教學方法和策略的意識不強。
(二)體育教師運用信息技術保護學生的意識不強
一是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之前,總是疏于掌握和分析學生的運動軌跡和體能數據,既不查看“體質健康監測數據”,也沒有在候課時段與學生進行交流,導致一些身心不夠健康的學生得不到特別照顧。在沒有個性化的、劇烈的體育活動中,極有可能引起突發性疾病,使得個別學生不能健康成長。
二是教師在運用網絡平臺為學生播放名師優課時,只是一股腦將所要播放的內容呈現給學生,既不講解名師優課的來龍去脈,也不說明播放該課的目標和所要學習的內容,至于網絡安全知識更是一字不提。小學體育教師課堂教學的健康意識不強,網絡安全意識不強,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4。
四、利用信息技術激活小學體育課堂的策略
(一)利用互聯網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在互聯網上,有小學體育教師備課需要的課件資源,也有專業體育教練精細的講解示范;有小學生喜歡的體育競賽,也有傳遞體育文化的體育新聞豐富的網絡資源,既解決了小學體育教師備課、上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問題,也為小學生全面認識體育、全身心投人體育鍛煉提供了助力。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改變課堂教學策略,引領小學生愛上體育,愛上鍛煉身體,愛上體育文化[5]。
例如,在開展“安全運動促健康”(部編版小學三至四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來豐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進一步知曉體育運動的好處,以激發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從而能積極主動地投人體育鍛煉之中。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進行如下教學設計:
1.教師為學生布置預習作業:請學生利用網絡,搜索自己喜歡的體育明星的故事,在課堂上給大家分享。2.教師利用網絡制作《運動中的傷害》視頻,讓學生發現視頻中的傷害事故,并啟發學生回憶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傷害事故。3.教師展示制作的課件《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引領學生深人了解運動安全的相關知識。
又如,在開展“民族民間體育活動”(部編版小學三至四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搜集當地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規則和操作要領,如踢毽子、踩高蹺、拔河、跳大繩等,還可以將這些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概念和特點、起源和發展、在民間的作用和地位等融人自己制作的教學課件中。
總之,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利用互聯網資源有助于教師對教學視頻、多媒體素材等優質課堂資源進行整合,從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有效激發小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進而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在小學生對電子設備的興趣有增無減之時,將信息技術融入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助力教師設計教學方案,還能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加熱愛體育課堂和體育活動。以下幾種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1.多媒體素材創意應用激趣
教師根據教學需要,精選或制作富有創意的視頻、動畫來講解體育知識,展示動作要領,或播放動感十足、節奏明快的音樂來營造運動氛圍,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參與感。例如,在開展部編版小學三至四年級“體育與健康”第三部分中的“跑”“跳躍”和“投擲”等內容時,教師可以將“跑”“跳躍”和“投擲”的正確姿勢、動作要領和運動原理等,通過3D動畫和慢動作回放,讓學生更直觀、更清楚地觀察到動作狀態,從而助力學生對這些動作的理解,使學生的操作練習更有效。又如,在開展“乒乓球”(部編版小學五至六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我國第一個獲得乒乓球世界冠軍的容國團的乒乓球打法和獲獎視頻進行整合,制作成營造教學氛圍的PPT課件,也可以將我國乒乓球的發展歷程通過視頻展示給學生,還可以將我國乒乓球代表團參加奧運會的實況再一次進行分享。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制作助力課堂教學的多媒體課件,既能培養學生對乒乓球這一運動項目的愛好和興趣,也能培養他們永不言敗、敢于挑戰和團隊協作的優良品質。
2.現有體育游戲軟件相機應用提升
體育游戲軟件通過設計豐富多樣的游戲任務和場景,將體育活動項目轉化為充滿趣味性的游戲體驗。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可以學習體育知識,掌握體育項目運用技能,從而激發他們對體育學科學習的濃厚興趣。例如,鑒于小學生喜歡操作《實況足球手游》《NBA絕對巨星》《足球小將翼夢之隊伍國際服》《灌籃軍團》《節奏足球》《海賊新時代》《新海盜的起航》等體育游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和教學目標達成情況,安排3~5分鐘的游戲時間。這不僅能激活課堂氣氛,還能激發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學習或動作訓練的熱情。
3.創建虛擬現實(VR),感受刺激與樂趣
教師可以利用VR技術,設計充滿趣味性的體育挑戰場景,如穿越障礙賽、足球賽、籃球賽、高空繩索挑戰等,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參與體育競賽,從而在提高學生反應能力的基礎上讓其感受體育運動的新奇感和趣味性。其次,教師還可以利用AR眼鏡,讓學生觀看并學習體育項目的競技規則、訓練技巧和難點突破等內容。更直觀、更新奇的視聽體驗,既能夠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增添樂趣,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科目的興趣[8]。
(三)實現個性化教學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的活動特點、愛好特長、體能水平等各不相同。在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常常采用單一的、班級式的教學方式,而對個性化教學不屑一顧,導致學生在體育方面的特長不能得到及早培養。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小學體育的個性化教學,教師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軟件”、智能體育器材(智能跑道、智能籃球架、智能足球場等)、智能穿戴設備(運動追蹤手表、心率檢測手環)等,實時監測學生的身體狀況和運動數據,并做好備案和分析。二是根據這些設備提供的數據,為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資源和路徑。譬如,教師通過綜合分析各類監測數據后發現,班級中有2名學生不宜劇烈運動。根據這一情況,在開展“跑”(部編版小學三至四年級“體育與健康”)
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2套教學方案:
方案一(適用于全體):1.教學目標:利用多媒體,引領學生掌握正確的跑步姿勢與呼吸方法,以及不同類型的跑步;通過示范講解、分組練習等方式,提高學生身體的耐力和協調性;培養學生勇于挑戰自我的精神。2.教學內容:跑步姿勢、呼吸技巧。3.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多媒體播放勵志故事) $$ 示范講解(課件)一分組練習 $$ 總結反饋 $$ 放松拉伸。
方案二(適用于個別):1.教學目標:利用多媒體,引領學生了解并掌握適合自身條件的跑步姿勢與呼吸方法;通過低強度、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體驗跑步的樂趣;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堅韌不拔的精神。2.教學內容:低強度跑步姿勢、呼吸技巧。3.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多媒體播放勵志故事) $$ 示范講解(低強度跑步課件) $$ 自由練習 $$ 互動分享。
總之,通過個性化教學,教師能為每個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搭建適宜的學習平臺,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體育學科的活力,激活每一個體育課堂。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運用,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不僅使體育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還有力地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今后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利用信息科技和數字化教學資源,在充實課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不斷實現從傳統教學向現代課堂的跨越,真正讓小學體育課堂“活”起來。
參考文獻
[1]張偉.新課標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融合[J].小學教學研究,2024,(22):93-94.
[2]胡會寧.信息技術視野下小學體育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新通信,2024,26(15):236-238.
[3]梁斌.信息技術助力小學體育作業提質增效[J].福建教育,2024,(32):61-62.
[4]柯璐.動中學,學中動:小學教學模式探索——以體育與信息技術融合為例[J].家長,2024,(21):16-18.
[5]孫蘇成.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J].江西教育,2023,(43):83-84.
[6]王曉琴,李文.教學學術:核心素養導向下體育教學方式的創新[J].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21,33(01):115-120.
[7]黃華.小學體育也要“動靜結合”——淺談小學體育的教學方式[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S2):226.
[8]屈俊杰.淺論小學體育教育中“靜”與“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65.
[9]趙玉輝.怎樣通過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J].赤子(上中旬),2016,(2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