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應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高中生正處于個性形成與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時期,也是他們學業壓力最為沉重的時期,沉重的學業壓力可能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需要教師重點關注并給予心理疏導,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二、班主任心理輔導工作的重要性
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頗為復雜,而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在管理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開展,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對學生成長成才具有推動作用。一方面,高中階段是學生心理壓力集中暴發時期,學生面臨著多重壓力:如學業負擔、人際關系、自我認知障礙等,這些問題極易引發各種心理問題。班主任若能及時洞察學生的心理變化,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可以有效預防學生心理問題的惡化,為學生學習與生活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面,素質教育背景下,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是教育界的共識,而心理健康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依托信息技術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及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是踐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路徑。
三、目前心理輔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班主任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足
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影響,部分班主任開展工作中,過分關注學生學業問題,而對學生心理健康則有所忽視。此種做法,不僅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被邊緣化,甚至會導致心理健康課程被取消,直接制約了學生心理素養提升,阻礙學生的健康發展。
(二)心理輔導針對性與實效性需提高
目前,部分高中班主任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時,仍過度依賴個人經驗,僅憑借主觀意識對學生心理問題實施判斷與干預,缺乏對學生實際心理需求的深入了解與準確把握。此基礎上設計的心理輔導課程,難以契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種做法忽略學生的獨特性與差異性,難以激發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積極性,也無法實現心理輔導課程的教學目標。
(三)心理輔導資源匱乏,氛圍沉悶
高中班主任在開展心理輔導工作中,需要豐富的資源與多樣化的手段作為支撐,此為開展心理輔導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然而,實際上多數學校在心理輔導的資源投人存在嚴重不足,導致班主任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時,面臨資源短缺困境。同時,部分心理輔導課程缺乏趣味性和互動性,難以營造輕松愉悅氛圍,直接影響學生的參與熱情和教師心理輔導工作的效果。
四、信息化時代高中班主任心理輔導工作的實踐策略
(一)信息技術賦能,豐富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心理輔導工作對心理教育資源的依賴比較明顯,豐富的、高質量的心理教育資源和能夠明顯提升班主任輔導工作的成效。心理教育資源包含人力、物質、課程等多方面資源。因此,班主任應基于信息化時代,充分利用心理教育資源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持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教師應依托互聯網,搜集與整合優質的心理輔導資源,有效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吸引學生參與到心理輔導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其次,教師可制作微課,制作形式多樣且內容豐富的心理輔導教學教案、課件等,傳播心理輔導資源。例如,在制作微課時,班主任可在微課中融入國內外最新的心理輔導案例,提升教學的趣味性與互動性,使學生能在接受教育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過系列舉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利用信息技術洞察學生需求,提升心理輔導精準性
由于學生的文化背景、生活背景、家庭背景不同,其心理問題也具有差異性,需要班主任在心理輔導工作中,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開展個性化與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提高心理輔導的精準性。
首先,利用專業心理測評軟件開展測評服務[3。例如,班主任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時,借助心理測評軟件,快速獲取學生的心理測評報告,全方位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發現學生潛在的心理問題,對學生及時采取干預措施,使學生保持積極與健康的心理。
其次,利用信息技術,跟蹤學生日常行為。例如,利用軟件對學生心理狀況診斷,記錄與監測學生學習行為、日常表現及成長軌跡等,以了解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況。班主任可利用這些數據剖析學生的動態變化,量身定制適合學生的心理輔導方案,提高心理輔導工作的精準性。而針對具有特殊心理問題的學生,班主任開展一對一線上或線下輔導工作,讓心理輔導工作更有效,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三)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多元化心理輔導
班主任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時,要充分運用新技術與新平臺,構建多元化心理輔導體系,以助推學生健康成長,使其成為新時代需求的身心健康發展人才。
首先,設立網絡匿名咨詢室。信息時代下互聯網匿名特性,班主任可結合此特性設置專屬網絡心理咨詢室。例如,心理咨詢室中,學生只需登錄平臺,即可與咨詢師、教師交流,使學生能在安全私密空間中傾訴困擾,咨詢師與教師則第一時間采取在線回復或留言等形式為學生進行專業的解答。這種溝通方式增強了學生積極表達自我與尋求幫助的勇氣,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其次,依托郵件交流,搭建跨越時空的心理橋梁[4]。班主任在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時,可采用電子郵件形式與學生建立聯系。例如,郵件溝通減少學生與老師當面交流時的羞澀、不安等,讓心理輔導工作不再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提高心理輔導工作的有靈活性與有效性,也為學生提供必要心理支持。
最后,依托博客論壇,共享心靈凈土。信息化時代到來,為班主任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提供多樣化選擇,讓輔導工作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例如,班主任可利用博客平臺中的心理論壇模塊,為學生創設開放與隱匿空間,讓學生在論壇中匿名留言,表達與傾訴自身的煩惱與困擾,班主任則發揮好傾聽者與指引者角色,為學生提供及時反饋與指導。通過此平臺,為學生情感表達提供良好支持,也為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態,精準施策提供強力支撐,真正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
(四)信息技術助力,營造良好心理教育環境
信息技術輔助心理健康教育中,構建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有著推動效果。為落實此自標,班主任要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首先,借助信息技術力量,高效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宣傳工作,提升學生的認知與重視度,積極主動參與心理健康教育。例如,班主任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可依托網絡教育平臺發布有關心理健康專業的知識、信息等,為學生營造健康且向上的學習氛圍,顯著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范圍與影響力,調動學生學習的欲望與動力。
其次,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可借鑒“心如明鏡頭,需時時拂拭”哲學理念,融入心理輔導工作中。例如,班主任可設計具有創意性的心理健康宣傳海報,將海報張貼在教室、走廊等顯眼位置,使學生能在潛移默化中認識到心理輔導重要性,持續關注心理健康,逐步提升其心理素質。此過程中,還要發揮計算機技術作用,利用該技術制作多樣化宣傳材料,以遠程教育手段讓學生能深人實際,加深對心理健康知識的了解。
最后,借助網絡平臺,構建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環境,增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例如,班主任可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心理專家的在線講座、分享會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使學生在觀看中結合自身實際生活思考,深化對心理輔導的認識。還可以鼓勵學生借助網絡平臺將個人的見解、感受等發表出來,實現即時溝通與反饋。通過采取系列舉措,顯著提高學生參與心理輔導積極性,增強心理輔導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實現良好教育效果。
(五)依托信息技術,創新心理健康輔導內容
信息技術與心理輔導工作融合,揭示對傳統心理健康輔導模式的升級與變革。傳統的心理健康輔導模式中,學生與教師的心理輔導交流往往缺乏主動性,學生不會主動分享自身在學業與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擾問題,更不愿意在教師、同伴等人的注視下公開討論此類問題。針對此現狀,班主任應借助心理技術優勢,構建系統化與全方位心理健康管理體系。該心理健康管理體系能克服傳統心理輔導模式存在的局限性,為學生建立相應的個性化心理健康檔案,使班主任能在工作中深人、全面且細致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
例如,在構建此心理健康管理體系時,班主任應采用在線問卷、心理測試等工具,精準捕捉學生心理變化,以及拓寬師生溝通渠道。學生則可利用網絡平臺、手機等途徑,尋求班主任的幫助,顯著提高師生交流的靈活性,減輕學生在面對教師時的心理輔導。班主任在信息化時代巧妙運用此技術,不僅契合教育發展潮流,還能對學生個性化成長產生積極影響,依托信息技術優勢精準識別每位學生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極大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源與手段。除此之外,班主任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心理輔導工作中,能激發學生參與心理輔導的積極性,有效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在接觸多樣化心理健康知識與資源中,加深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理解,顯著提高心理素養,為其全面發展奠基。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班主任心理輔導工作中,不僅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還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心理韌性,培養更多身心健康發展人才。因此,高中班主任應意識信息技術重要性,在今后心理輔導工作中積極引入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與心理輔導工作有機結合,以提高心理輔導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促使學生成為新時代所需求的優秀人才。
作者單位:陳曄山東省淄博實驗中學
參考文獻
[1]王健.高中班主任心理輔導的創新與探索[J].互動軟件,2021,(08):1668.
[2]張偉鵬.信息技術時代高中班主任心理輔導方法變革的研究[J].科技風,2020.(29):148-149.
[3]符旺鑫.新時代班主任心理輔導,工作策略探尋[J].魅力中國,2020.(06):233-234.
[4]李大林.高中班主任心理輔導創新探索[J].課堂內外(高中教研),2022.(z1):159-160.
[5]董小玉.信息技術時代高中班主任心理輔導方法的探究[J].中外交流,2021,28(09):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