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全面到來,“數字化 .+ 智能化”的“數智化”新理念、新形態,正在成為各行各業轉型發展的新趨向、新突破。對于傳統媒體來講,“數智化”正在成為智媒時代深化系統性改革以及全面實現媒體深度融合的新引擎。近年來,許多報業集團紛紛進行相關實踐探索,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其中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就是先行者。在深耕主業版圖的基礎上,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全面布局數字經濟,不斷提升文教、文旅、文創等產業的實力,形成更具開放性、競爭力的格局。在此基礎上,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與時俱進,積極打造“ AI+ 新聞”生態系統,并與數字化業態進行精準對接,初步形成了“數智化”經營發展格局。2024中國報業傳媒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大會上,河南日報報業集團AI技術應用實驗室《AI重塑采編功能》項目成功獲得“人工智能與傳媒融合發展”優秀案例獎。河南日報報業集團2023年社會責任報告顯示,集團現有全資、控股二級企業34家,總資產近90億元,綜合實力長期位居省級黨報集團前列。截至2023年底,集團已經連續七年獲評“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因此,加強智媒時代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數智化”轉型路徑的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可以為傳統紙媒后續經營改革提供借鑒。
一、聚焦“云端”服務,打造新型傳播生態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應用,云端服務、算法模型成為重塑生產機制、優化服務流程的新支點,也是當前傳統媒體深化媒體融合、適應智媒時代發展要求的突破口。智媒時代,人工智能技術在傳播領域的下沉應用正在深層重塑底層邏輯,如何打造“ ?AI+ ”傳播格局,以深層挖掘釋放更多優勢效能,也是當前新型主流媒體深融改革的新趨向。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聚焦“云端”服務,積極探索“ AI+ ”傳播模式,逐步形成全新的傳播生態,極大提高了傳播效能。
1.打造智能傳播生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發展,“ AI+ ”傳播生態正在成為主流媒體深融改革新的突破口,在挖掘釋放內在創新活力、傳播效能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早在2017年就開始相關探索,經過多年實踐,逐步形成集“AI+新聞生產”“AI+衍生產品”“ AI+ 新聞形態”等為一體的智能傳播生態。從2017年的AI寫作機器人到2023年的AI主播,再到2024年的AI生成式創意報道,該集團已經具備AI寫稿、AI播報、AI創意等多維延展能力,為受眾提供了多模態、沉浸式閱讀體驗,極大地提高了新聞作品的吸引力、傳播力。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河南日報社推出數字中文主播“徐美麗”、雙語主播“童林”、移動端AI主播“高云”“孫貝”等,以逼真的青年記者形象進行訪談、熱點追蹤、提出建議等,發音自然、表情到位、動作流暢,創造了許多新的傳播形態,充分滿足了受眾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其中AI主播“高云”“孫貝”以移動端青年記者為原型打造,聚焦經濟、時政、文化等領域,負責兩會期間快訊、快評、連線三大欄目,可以進行全天候播報,同時還是“三農”、就業、養老等民生領域的評論員,身兼數職、專業過硬,《2024國家立法看點》《讓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便捷養老服務》等報道,風格鮮明、表達精準、解讀專業,為受眾提供了全新的觀看體驗。
2.創新AI傳播形式。利用數智化技術創新傳播形式,是AI傳播生態在具體實踐領域細化延展的路徑選擇,也是主流媒體豐富傳播形態、提高傳播吸引力的重要選擇。集團對于人工智能技術在傳播方式上的創新應用給予了高度重視,特別是在2024年,創新推出了“詩詞遇上AI,感受古人眼中的國家安全”項目,該項目巧妙地結合了“AI+文化海報”的形式,對國家安全戰略進行了富有創意的詩詞式解讀。通過這種新穎的方式,成功地將小麥豐收、航母航行、萬里長城等具有代表性的場景進行了高度還原,獲得了廣大受眾的一致好評。另外,集團還非常注重4 AI+ 衍生產品”的開發。2024年推出的
《微短劇IAI繪軒轅》,就是通過AI技術制作微短劇,全面地再現了黃帝時期的社會圖景,詳細地闡述了黃帝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所作出的偉大貢獻,同時也展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勇于創新的民族精神。作品成功入選2024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AI精品案例征集展播活動優秀作品。這一系列的創新舉措,不僅拓寬了新聞傳播的內容邊界,也拓展了其價值邊界,為集團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發力平臺智媒,賦能社會治理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堅持開放包容的原則,依托移動端渠道優勢發力平臺型智媒建設,構建數據驅動決策機制,打造數智化治理生態系統,并通過輿情智庫反向賦能社會治理,有效提高了平臺流量變現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
1.打造數智化治理生態系統。數智化時代,數據要素作為核心生產要素,已經成為主流媒體內部治理的核心驅動,如何打造數智化治理生態系統,快速積累數據資產,也成為主流媒體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在積極探索內部管理數字化路徑的過程中,始終以現代化管理理念為指導思想,充分發揮技術賦能的優勢,致力于打造一個高度契合戰略目標的數智化治理生態系統。該系統以大河云、技術中心、專業軟件、管理系統等為核心依托,為集團的整體運營提供了全方位、高效化的平臺支持與效能保障,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數據處理與治理的能力。近年來,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通過不斷細化和優化平臺功能、進行集成建設,成功構建起一個集智慧辦公、黨建工作、經營管理、人力管理、資金管理等為一體的數智化治理生態平臺。這一平臺不僅顯著提高了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的數字化治理水平,而且完成了集團數據資產的快速沉淀與高效積累,形成了以數據驅動為核心的運營管理與決策生成機制。依托數智化治理生態平臺,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實現了數據的高效整合與分析,使決策過程更加科學、精準。通過這一平臺,集團能夠更好地洞察市場趨勢,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工作效率,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此外,該平臺還為數據產業化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推動了集團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的持續創新與進步。
2.依托輿情智庫賦能社會治理。在社會治理中,主流媒體作為社會輿情傳播的核心樞紐,依托輿情智庫可以更加精準、有效地進行政策傳達、信息傳達,在提高社會輿論引導效率的同時,為公眾理解和參與社會治理提供更多渠道選擇。2024年,集團依托頂端新聞移動平臺的智媒優勢,推出了“頂端輿情”平臺,致力于政企輿情引導與社會治理。借助該智庫平臺,用戶能夠快速有效地了解最新輿情變化,并提供定制化、專業化的輿情處置方案,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事業單位、企業及相關管理人員的輿情應對能力。平臺成立不久,就承辦了河南省委網信辦主辦的“新時代新趨勢新治理”網絡內容與社會治理研討會,邀請了業內外多名頂尖專家學者,圍繞新時代社會輿情治理的新趨勢展開深入討論,明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及治理重點。目前,該智庫平臺先后為河南省20多家行政事業單位提供了輿情治理支持與服務,有效提高了地方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需要重點指出的是,集團還積極探索算法模型在主流價值觀傳播中的機制路徑,有意識地規避市場化資訊平臺存在的信息不對稱、輿論極端化風險,通過提供深度、優質新聞產品與服務,全面維護地方主流媒體權威性。具體來講,不同于其他商業的算法機制,頂端新聞的算法在精準推薦的同時,強調推薦最貼合受眾訴求及主流價值觀的內容,就是在規避信息繭房風險的同時,強化平臺價值引領作用。
三、注重數智產業延展,構建閉環機制
數智化是數字化的全面升級,也是主流媒體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特別是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塑內部機制、激活產業活力、優化資源配置的關鍵力量,是新時代全面實現系統性變革、完善現代化治理體系的重要抓手。對于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來講,對數智化新聞制播生態進行產業延展,打造多維開放的閉環機制,以培育更多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定位。
1.深耕垂直化數智產品線。要想持續挖掘釋放媒體產品的市場價值,就必須形成統一的、穩定的價值鏈、產業鏈,這就要求主流媒體立足實際,深耕垂直化數智產品線,通過內外聯動實現優質資源整合優化,以夯實媒體數智產業延展的基礎。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高度重視多元化、垂直化數智產品線的開發運營,通過數智化運營機制的全面升級,實現了從傳播生態向產業生態的交互嵌合,產生了十分顯著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大河網與河南省政協合作,主持開發融媒體平臺及相關運維建設工作,實現了對地方智慧政務項目的全過程參與,進而夯實了“新聞 + 政務服務商務”的基礎。河南手機報與中國聯通、中國移動達成戰略合作,對地方5G受眾終端進行全覆蓋,大河全媒體與百度聯手開發數字藏品NFT,并在全省305家博物館進行收錄展示,所發布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文創產品及數字藏品,以全新形態贏得了廣大受眾的喜愛與認可,為文旅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方向。大河系列酒店依托主業營銷,布局數字經濟,提供線上定制產品,進一步提高客戶滿意度。大河全媒體還重點打造智慧文旅平臺,與本地生活商城進行合作,成立“大河樂V會員”俱樂部,上線“大河云景”智慧文旅系統,建設“大河營地”連鎖品牌,進一步提高了數字經濟創收能力。河南傳媒學院依托資源優勢,分批構建虛實交互的沉浸式歷史文化景區,深層賦能黃河文化、中原文化傳承創新。
2.搶占數據產業高地。要想實現主流媒體“數智化”轉型的長效性,就必須全面搶占數據產業高地,通過戰略引領保持傳媒產業的先進性、競爭性,這也是實現主流媒體內外聯動、循環提升的關鍵所在。目前,數據要素已經成為媒體數智化轉型的戰略要素,如何快速搶占數據產業,盡快完成數據資產轉化與沉淀,也是決定后續數智化轉型長效與否的關鍵。近年來,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在全面維護數據安全與用戶隱私的基礎上,深入挖掘與利用存量用戶資源,積極尋求更多的商業機會,依托數據生產力優勢,有意識地與數智化傳播生態進行融合,為集團多元化戰略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經過一系列探索實踐,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已經成功培育出一批具有較大市場潛能的數據產業項目,在數據資源變現上邁出了關鍵一步。此外,集團依托傳統的品牌優勢、資源優勢,全面推進數據產業化發展,成功搶占了數據產業高地。例如,與北京市計算中心合作成立AI基礎數據研究院,定向研發數據標注平臺與工具,以及成立豫北地區數據標注產業基地、數據標注產業學院,進一步增強了數智化轉型的產業滲透性,形成了更加開放、協同的數智化運營閉環。
四、結語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在智媒時代通過數智化轉型,打造云端服務和平臺智媒,布局數智化產業,成功實現了媒體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對于其他主流媒體來講,要主動迎接智媒時代的新機遇、新挑戰,充分學習借鑒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的成功經驗,積極探尋符合自身實際的數智化轉型路徑。一方面,要聚焦“云端”服務,打造新型傳播生態。積極探索“ AI+ 新聞生產”模式,逐步形成集AI寫作、播報、創意報道等于一體的智能傳播生態,通過AI技術,提高新聞作品的吸引力和傳播力,如AI主播的推出和AI生成式創意報道的應用。另一方面,要發力平臺智媒,賦能社會治理。要依托自身核心資源,構建集智慧辦公、經營管理等為一體的數智化治理生態平臺,并積極打造輿情智庫賦能社會治理。同時,要注重產業延展,構建閉環機制。特別要重視多元化、垂直化數智產品線的開發運營,以及深入挖掘利用存量用戶資源,與數智化傳播生態嵌合,培育數據產業項目,搶占數據產業高地。只有如此,才能全面實現主流媒體的“數智化”轉型,進一步挖掘釋放系統性改革優勢效能,深層助力新型主流媒體的高質量發展,以及新時代媒體深度融合戰略的全面落地。
(作者單位:梧洪艷山西廣播電視臺;喬秀峰山西大同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郭全中.新型主流媒體建設的三重誤區與創新路徑[J].新聞大學,2024(08).
[2]李涵.智媒時代傳統媒體形態演進與傳播生態構建[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4(07).
[3]曲雪玉.跨平臺合作背景下媒體“大融合”路徑研究——以央視新聞知乎號為例[].傳媒,2024(10).
[4]郭全中,彭子滔,劉洋.大融合思路下的現代傳媒產業新格局構建——以河南日報社為例[].新聞愛好者,2024(05).
[5]關國鋒.新質生產力引領下省級黨報集團媒體融合發展之路——以頂端新聞為例[].新聞愛好者,2024(05).
[6]李志雄.數智時代主流媒體打造“傳媒航母”的創新實踐]傳媒,2024(21).
【編輯:孫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