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是課堂上學生感知道德問題的第一現場。情境問學是課堂建構的范式,將情境、問題、學科實踐相融合,一方面能夠讓某類情境以適合課堂知識學習的方式呈現,與提問相鏈接;另一方面,能夠讓隱藏在情境中的育人價值浸潤學生心田,達到情境問學的教學目標。筆者在第十屆《初中生世界》名師精品課堂觀摩與研討活動中執教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六課第二框“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力求從情境問學的情境選擇、問題呈現、學科實踐三個維度,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進課堂的教學路徑
一、情境選擇:以生活素材鋪陳課堂底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起著“主心骨”“穩定器”的作用。引導學生深人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和底蘊,領悟傳統文化中的倫理精髓、修養功夫和哲學思維等,需要教師精心備課,從聚焦生活熱點、呈現價值沖突、鏈接核心知識等角度選取與建構情境
情境問學由情境引入,不是把情境與問學截然分為兩個獨立體,而是把情境與問學融匯于一體,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核心思想理念的文化基因。因此,筆者遵循趣味性、價值性、素養導向等原則選擇和建構情境,開啟“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一框教學。從趣味性出發,上課前推出合唱《和合大同》,讓聽課師生沉浸式感受儒家文化傳承的盛世華章;用“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相關視頻,告訴學生冬奧會既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一場文化盛會,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從價值性看,教學中選取毛澤東1948年9月的講話:“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各級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種政權機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向學生展示了開國領袖毛澤東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民本”核心思想理念,從而形成的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民心”,時至今日依舊是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價值取向。從核心素養達成來看,新時代公共政策的民本導向、人販子余華英被判死刑、曾子殺豬、晏子用音樂向齊景公演繹“和而不同”、中山先生“天下為公\"題詞等素材,讓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等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二、問題呈現:以連環追問激發課堂聲音
問題呈現是生活邏輯與知識邏輯的重要關聯點,要關注“情”與“境”,更要基于學情建構問題,形成問題鏈,以教師的追問引導學生發出課堂聲音。本節課設計了兩個主問題,一“尋”一“探”,尋核心思想理念之源,探核心思想理念傳承。
“尋”核心思想理念之源。師生一起從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中尋找中國元素及其蘊含的思想理念,用心感悟這些核心思想理念是怎么形成的;在古典詩文“親親”“仁民\"“愛物”中尋到“講仁愛”,在“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中尋到“重民本”,在“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中尋到“守誠信”,在“見利思義”中尋到“崇正義”,在“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中尋到“尚和合”,在“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中尋到“求大同”。師生在尋找中感悟到,中華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為她經歷了5000年的歷史文化沉淀,更在漫長的生產生活過程中逐漸凝結出具有主導性、根本性意義的核心思想理念。
“探”核心思想理念傳承。這一主問題下設計了由六個問題構成的問題鏈:不同社會圈層對“講仁愛”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在當代中國,“重民本\"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曾子為什么要堅持殺豬?孟子和文天祥在道義面前有何抉擇?晏子用音樂說明“和”與“同”,你對“和”與“同”有什么樣的理解?請用一句古訓概括“求大同\"表達的核心思想理念,并談談它對我們有何啟示。這樣的不斷追問,激起了關于核心思想理念古今傳承的課堂大討論。
三、學科實踐:以優化學法培養學科思維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明確指出:“強化學科實踐。注重‘做中學’,引導學生參與學科探究活動,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構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體會學科思想方法。”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關鍵載體就是學科實踐活動。學生學習方法決定學科實踐活動的深度。本節課融合了合作學習、體驗學習、反思學習等學習方法。以下是教學片段舉例。
[教學片段1]
教師播放春晚歌曲《我的家》。
教師啟思:歌詞通過“青草”“森林”“飛鳥”等元素,描繪綠色家園的美好愿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尚和合”思想的現實體現。什么是“尚和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歌曲中體會老祖宗的智慧和格局一只有多樣性的東西相互作用并達到平衡,即“和”的狀態,世界才能生生不息,發展壯大。
[教學片段2]
學生分小組進行辯論。全班分成8個小組,1—4組代表正方,5—8組代表反方。組內交流3分鐘,形成小組觀點。
正方: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要堅持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建民族共同體。
反方:不同的文化容易造成沖突和誤解,應推動文化走向一致,消除文化差異。
設計意圖:辯題是學科知識與學生生活情境的紐帶,能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辯論的過程中,學生暢所欲言,在思維碰撞中激發傳承核心思想理念的情感
情境問學對教師教學提出更高要求,教學中用情境讓道德體驗活起來,以問題驅動學生深度思考,以學科實踐推動學習方式接地氣。在情境問學的課堂鋪陳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慢”的累積,最終會在某一天厚積薄發。
(作者為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宿遷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現為泗陽中學附屬初級中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