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念是深層次的、可遷移的核心觀念,體現英語學科本質、思維方式和核心觀點。其特點包括:核心性,處于英語學科中心,統攝教學內容;聚合性,將離散知識關聯,形成結構化認知;可遷移性,促進知識在不同情境中的應用。大觀念視域下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注重整體性和系統性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對單元主題的完整認知,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的發展。基于大觀念的指引,教師首先需提煉承載育人目標的主題意義,圍繞主題意義進一步提煉單元大觀念,將其貫穿于整個單元教學;其次將單元大觀念分解為一系列相互關聯、層層遞進的小觀念,為各模塊教學提供抓手;最后引導學生借助語言大觀念理解主題意義,內化大小觀念,實現深度學習和有效遷移,進而實現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與英語學科育人價值的實現。下面以譯林版英語教材七(上)Unit8教學為例,探討大觀念視域下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策略。
一、梳理單元教學內容,提煉單元主題意義
基于大觀念指引,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認真梳理單元主要內容,并結合單元主要內容提煉單元主題意義,帶領學生系統實施教學活動,并鼓勵學生從全局視角學習課程內容,提高綜合學習成效。
1.系統重構單元內容
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英語教師應該把握大觀念教學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整合與結構化設計,使教學更加系統、高效、有深度。同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興趣等挖掘單元板塊之間的內在聯系,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對單元內容進行整合,確保單元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連貫性。
例如,在譯林版英語教材七(上)Unit8Let'scelebrate!的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在Welcometotheunit模塊引入單元主題,激發學生對節日慶祝的興趣;在Reading模塊介紹土耳其、希臘、丹麥和哥倫比亞四個國家慶祝新年的傳統習俗及其文化內涵;在Grammar模塊帶領學生學習“現在進行時”,并用“現在進行時”描述人們的慶祝活動;在Pronunciation模塊借助本單元話題帶領學生學習并區分輔音/w/和/v/;在Integration模塊讓學生通過閱讀獲取重陽節相關信息,通過聽和說獲取母親節、父親節、春節和圣誕節相關信息,并模仿范文進行寫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Welcometotheunit,Reading和Integration模塊進行整合,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人慶祝各自國家的節日的方式。
2.深度提煉主題意義
在對本單元主要內容進行系統梳理并確定單元教學要點后,教師應深入分析文本,理解單元各個語篇的主題意義,從整體角度探究語篇所傳達的主題意義之間的關聯,并站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高度提煉單元主題意義。
例如,七(上)Unit8的單元教學主題意義是“文化理解和尊重”。教師通過帶領學生學習不同節日的慶祝方式和文化背景,增進學生對世界各地文化的了解,引導學生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讓學生形成開放和包容的文化態度。根據本單元教學內容和教學主題意義,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節日慶祝活動,領略不同文化的魅力,加深對文化的理解。
二、把握單元教學主線,提煉單元大小觀念
在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解析單元線索,分別提煉單元的大小觀念,促進各項教學活動的系統實施。
1.“大觀”為綱,引領教學
單元大觀念是指單元主題所蘊含的核心思想和價值觀念。英語教師在開展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應以單元大觀念為綱,開展有效教學。同時,教師需要深人研讀教材,理解單元主題的內涵和外延,挖掘主題所蘊含的文化、情感、態度等方面的教育價值,優化教學內容,促進單元教學活動全面、系統開展。
例如,教師可以將七(上)Unit8的單元大觀念提煉為“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節日慶祝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這一大觀念貫穿于整個單元教學的始終,引導學生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節日慶祝方式,理解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國際視野。
2.“小觀”為目,聚焦落實
單元小觀念是指構成單元大觀念的具體內容。教師解析單元小觀念,以單元小觀念為教學切入點,細化教學內容,突出學習重點,促進學生對各模塊內容進行深度探究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解析單元小觀念時,教師需要分析教材內容和語言知識,將單元內容劃分為若干個相互聯系、層層遞進的小觀念,為教學提供有力支撐
例如,教師根據七(上)Unit8的單元大觀念以及Reading這一模塊的教學內容,確定單元小觀念為“了解不同節日的慶祝方式,學習與節日相關的詞匯”,幫助學生了解土耳其、希臘、丹麥和哥倫比亞四國人慶祝新年的方式,指導學生學習“spread salton his doorstep”“hang onions on her door\"“carry suitcases around the block”等短語和詞匯。
三、建立單元內容框架,提煉語言大觀念
在開展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建立單元內容框架,提煉語言大觀念,促進學生對單元內容的系統學習,增強單元教學效果
1.詞匯解讀,感知文化
在學生學習與主題相關的詞匯后,教師應進一步引導學生感知詞匯背后蘊含的文化,實現語言學習與文化意識發展的有機結合。例如,教師在七(上)Unit8的單元教學中,帶領學生學習與節日相關的描述性詞匯,如“celebrate”“tradition”“custom”“decorate\"\"festival\"等,并進一步解讀這些單詞背后的文化內涵,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對節日文化的基本認知。
2.思維訓練,理解文化
為了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與分析,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對單元閱讀素材進行深度解讀,解析閱讀素材的思維架構;再指導學生運用詞匯進行描述,鍛煉其描述性思維。例如,教師根據閱讀板塊的內容設計如下問題:Howmanycountriesarementioned?What are they? How do people inthesecountriescelebrateNewYear?Why?學生根據問題對閱讀素材進行分析并回答。在學生學習閱讀文本的思維架構后,教師請他們嘗試使用已學詞匯對我國傳統節日春節進行介紹,幫助學生提升思維能力。
3.語用實踐,傳播文化
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能讓學生使用英語表達思想,傳遞信息,并在此過程中理解、尊重多元文化。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交際活動,如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文化展示等,讓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運用所學詞匯和表達方式進行口語交際,提升語言素養。例如,教師組織一個“FestivalMarket\"活動,讓學生扮演來自不同國家的小販或游客,用英語詢問或介紹各自國家的節日文化,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英語學科大觀念的引領下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串聯和思維理解的深層化,發揮英語語言學習的育人價值。在未來的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需進一步探索這一教學策略,不斷增強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培育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揚子江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