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發展低空經濟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戰略部署。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加快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是內蒙古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優勢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選擇。
關鍵詞:短板" " "舉措" " "低空經濟
內蒙古發展低空經濟具有空域資源豐富、應用場景潛力大、材料優勢明顯、算電協同保障等比較優勢,但亟需加快補齊空域管理、場景開發、技術裝備、基礎設施等發展短板,在助力辦好兩件大事、“闖新路進中游”、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一、加快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釋放低空經濟空間載體
低空空域有序合規開放是發展低空經濟的前提條件。內蒙古低空空域管理涉及軍方和民航,目前尚未構建起軍地民一體化協同管理低空空域資源的新模式。
(一)建立軍地民協同管理工作體系
充分發揮自治區統籌推動低空經濟工作協調機制的推進作用,統籌產業發展和低空安全,構建跨軍地、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的管理工作體系,形成全區“一盤棋”工作格局,有效滿足軍方、民航管理要求和用戶低空飛行需求。
(二)建立軍地民一體化協同管理工作機制
推動軍地民共同制定自治區低空空域劃設、低空航線網絡構建、低空基礎設施共建、低空飛行審批、低空飛行服務監管等協同管理工作規則及制度規范,定期開展低空空域評估和調整,實現全區低空空域動態管理、靈活使用。
(三)建立低空空域法規制度體系
將低空經濟發展納入自治區“十五五”規劃綱要,加快編制內蒙古低空經濟發展規劃。研究出臺《內蒙古低空經濟促進條例》。制定資金引導、項目建設、用地保障、招商引資等低空領域相關規章或規范性文件。設立自治區低空經濟專家咨詢委員會。
(四)建立低空空域安全監管體系
建立健全覆蓋低空飛行、低空創新、低空標準、低空裝備、低空服務、應急管理、人員資質、低空數據等各環節的低空空域使用全鏈條安全保障相關制度,制定快速預警、精準識別、有效處置的低空空域安全管理綜合解決方案。
(五)開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
積極爭取國家將內蒙古納入低空空域改革試點省份。支持鄂爾多斯、呼倫貝爾、阿拉善等盟市開展空域管理、運行管理、飛行保障、安全監管等低空融合飛行管理試點示范。推動與京津冀及毗鄰省區共建跨省低空飛行聯盟,探索協同劃設和管理跨省低空飛行目視航線,推動跨地區短途運輸、低空航空器交付、轉場常態化飛行,盤活跨省低空空域資源。
二、豐富多元化“低空+”場景,拓展低空經濟市場需求
應用場景打造是發展低空經濟的關鍵所在。目前內蒙古農業植保、地理測繪、電力巡線等低空應用場景開發已具備一定基礎,但低空物流、低空旅游、低空工業應用、城市空中交通、低空邊防等低空應用場景開發潛力尚未挖掘。
(一)開發公共服務及行業場景
建立自治區低空航空器公共服務應用一體化管理平臺,加快發展應急救援、醫療救護、國土測繪、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社會治理、森林防火、城市消防、行政執法、氣象服務、文物保護等公共服務類低空應用場景。推進低空航空器巡檢在探礦、電力、通訊、燃氣等工業行業和播種、施肥、撒藥、除蟲等農牧業領域的應用服務。
(二)培育新興消費業態
支持發展城市快遞和外賣派送、醫療用品配送、偏遠地區物資運輸等低空物流,打造空中游覽、航空運動、飛行表演、賽事直播、影視航拍、飛行培訓等市場化低空商業業態,建設通航小鎮、飛行營地。利用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拓展空中通勤、空中擺渡、商務出行、陸空交通組網等城市空中交通業態。打造低空飛行消費周、低空飛行競賽季等低空經濟消費品牌。
(三)構建運營服務體系
培育通用航空公司、低空飛行俱樂部、低空航空器銷售維修、低空飛行培訓機構等本土低空運營服務主體,積極引進國內低空航空器起降點運營管理、低空飛行、行業應用、文創消費、教育培訓、維修維保等優質低空運營企業落戶。鼓勵各類低空經濟運營服務主體開展無人機操控員培訓。支持有條件的盟市建設低空航空器交易中心,發展產品銷售、融資租賃、金融保險等中介服務。
(四)推動場景供需匹配
堅持政企聯動,建立自治區“低空+”應用場景動態發布機制,推動低空應用場景供給端與需求端融通聯動。建立自治區直升機航空應急救援平臺和無人機公共服務綜合應用平臺,推動各級政府探索開展低空公共服務批量采購和“低空+”公共服務應用場景補貼優惠。
三、推動低空技術裝備創新發展,培育低空經濟增長引擎
技術裝備研發是發展低空經濟的強大動力。目前我區低空經濟專利有效量不足,高校和現有航空類院校均未設置低空航空器研發制造相關專業,低空航空器制造產業體系不完善。
(一)實施低空經濟科技“突圍”
加大低空人才隊伍引育力度,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低空技術創新體系,突破“低空+”應用場景、低空載運和作業裝備制造、低空配套等核心技術,確保起跑即領先。高起點建設內蒙古低空經濟研究院、大中型無人駕駛航空器適航驗證(內蒙古)實驗室、低空智聯立體交通網(內蒙古)實驗室等。高標準打造呼和浩特、鄂爾多斯、阿拉善等低空航空器綜合測試基地,配套試飛、試驗、中試、檢測、驗證、適航和評定等功能。引導重點企業、科研機構積極參與低空領域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研究。
(二)大力發展低空裝備制造業
瞄準eVTOL和民用無人機前沿賽道,打造eVTOL/新能源新構型、載重(影像、感知、噴灑)作業無人機等低空載運裝備整機制造、發動機、航電系統、部件材料等產業鏈,發展監測探測、通信導航、光電吊艙、自動避障、抗風防雨等低空作業裝備。發展低空信創產業,圍繞低空數字飛行和數字空管,研制北斗網格碼、衛星互聯網、低空智聯、AI智能識別等技術裝備。發揮好呼和浩特低空經濟裝備制造產業園產業集聚效應,支持鄂爾多斯等盟市籌建低空經濟產業園。
(三)突出企業創新制造主體地位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集聚一批低空航空器整機、電池、關鍵系統(動力、飛控、導航、通信等)、零部件制造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科技企業和潛力初創企業。支持企業建設各類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參與低空經濟科技“突圍”,牽頭組建體系化、任務型低空經濟創新聯合體。引導低空經濟企業注重場景演進研判,動態開展適合內蒙古的“低空+”應用場景需求特點和市場規模前期論證,推進低空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生產和迭代升級。
四、強化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夯實低空經濟發展基礎
基礎設施是發展低空經濟的重要支撐。目前我區低空航空器垂直起降場、飛行營地、飛行服務站及充換電、維修等基礎設施缺乏,低空導航監視、通信感知、預警反制、氣象監測等監管服務設施還不完善。
(一)建設地面起降設施網
堅持多場景多主體多層次兼顧、有人機與無人機融合,推進地面起降設施網適度超前建設。完善現有通用機場服務保障低空航空器起降、補能、維修等功能,在大型公共交通樞紐、公共服務機構和旅游景區等布局通航起降點。新建一批綜合性起降場所、服務基地和無人機物流配送起降平臺,鼓勵依托草場等建設低成本簡易起降點,支持高層住宅、商業樓宇等配備樓頂起降點。支持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等建設低空航空器適航試飛基地。
(二)建設低空智聯網
聚焦規模化低空飛行中異構、高密度、高頻次、高復雜度感知的需求,發揮5G及5G-A、北斗、衛星互聯網、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雷達、地基遙感等技術牽引作用,構建空天地協同、低空飛行航線全域連續覆蓋的全區通感一體低空智聯網絡。完善無人機識別、通信、定位、導航、監視、氣象、電磁、反制等配套設施,確保低空智聯網絡質量高效滿足各類“低空+”應用場景對于通信與感知識別系統的性能需求。
(三)建設低空航路航線立體交通網
開展全區空域環境普查,編制自治區低空目視航圖、低空目視飛行細則,整合三維地理信息、城市信息模型(CIM)、低空飛行空域、氣象等數據資源,構建一體化低空數字底座。搭建自治區低空飛行服務調度平臺、低空飛行智慧監管平臺,強化低空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服務。建設包頭市、錫林郭勒盟和興安盟等低空飛行服務站,推動與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管理平臺(UOM)數據共享,形成低空飛行申請一網通辦、一鍵送達和管理、服務、救援一體運行管理機制。
參考文獻:
[1]沈映春,趙雨涵.低空經濟:中國經濟發展新引擎[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24.
[2]朱克力.低空經濟:新質革命與場景變革[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24.
[3]金偉,姜洪濤. 低空經濟:以新質生產力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M]. 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24.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宏觀經濟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