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黨建與事業發展的深度融合是推動黨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客觀要求[1-3]。如何在實際工作中將高校黨的建設與事業發展緊密結合、融為一體,使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益,是一個重要課題。銅陵學院校黨委注重“夯基礎、強機制,提質量、強過程,重實效、強品牌”多措并舉、聯動發力,以“頭雁效應”有力促進教師黨支部建設質量提升,為加快推進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電氣工程學院黨委實施黨建引領、業務創新和制度保障的“三項工程”(如圖1所示),推動理論武裝與實踐指導相融合,隊伍建設與成長服務相融合,示范創建與制度建設相融合,夯實教師黨支部戰斗堡壘。
圖1黨建引領工程
一、實施“黨建引領工程”,推動理論武裝與實踐指導相融合
電氣工程學院黨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緊緊抓住高質量黨建這一核心,發揮其引領作用。每學期,黨委至少會專門研究1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建設工作,確保黨建工作的方向性和實效性。為了優化黨支部設置,學院黨委對“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工作室所在支部和支部班子進行了科學規劃,保證其相對穩定,為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組織保障。同時,嚴格規范“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確保黨內政治生活的嚴肅性和規范性,推動理論武裝與實踐指導的深度融合。
二、實施“業務創新工程”,推動隊伍建設與成長服務相融合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弘揚教育家精神為新的遵循,組建就業指導、網絡思政和共建等團隊,構筑“黨支部一工作室一學習團隊”體系,推進教師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企業黨支部聯建活動,構建教師培養、發展與學生成才、教科研項目賦能、平臺支撐相結合的多維體系,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
三、實施“制度保障工程”,推動示范創建與制度建設相融合
建立完善教師標準體系,納入教師管理評價全過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深化教師隊伍改革創新,加快補齊教師隊伍建設突出短板,強化高素質教師培養供給,優化教師資源配置,打造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引導廣大教師將教育家精神轉化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4]。以第二批“全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創建培育為契機,積極推進“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建設,確保黨建工作制度化,營造風清氣正的教學和科研生態。
銅陵學院電氣工程學院教工第二黨支部成立于2006年11月,2021年分成兩個支部,2023年優化支部建設后分為三個支部,支部于2022年支部入選銅陵學院“基層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2023年獲批校級三星級黨支部,2024年獲批省級樣板支部項目。2022、2023、2024年連續三年獲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在學院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工作中獲得“好”等級。
支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學校黨委和學院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緊扣教師黨支部工作特點,黨建引領,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聚焦“人才培養”“教學提升”“科研創新”“思政育人”等四個方面,將黨建與“黨建聯建”“教育服務”“科技賦能”“實踐育人”四個方面深度融合,對標“七個有力”,構建“ 1+4+4+73 ’基層黨支部工作模式(如圖2所示)。支部教師黨員指導的“紅磚筑岳西”黨史學習實踐團赴岳西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2024年9月14日受到《中國教育在線》報道。支部教師黨員獲得2024年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基礎課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安徽賽區一等獎,2024年5月22日受到銅陵市人民政府網站報道。
(一)以黨建為核心,引領教學提升,管理黨員有力,監督黨員有力
教工第二黨支部深知黨建在教學工作中的引領作用,始終將黨建工作擺在首位,以黨建為核心,全面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支部注重黨員隊伍的建設和管理,通過嚴格的組織生活和制度規范,確保每位黨員都能在政治思想、教學業務上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同時,支部對黨員的監督也毫不放松,確保黨員在教學工作中能夠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5]。在黨支部的精心培育下,一批具有思想政治過硬、教育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學團隊和教學骨干脫穎而出。他們不僅在教學業務上精益求精,更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著深厚的功底和豐富的經驗。支部3名老師憑借出色的教學能力和扎實的思想政治素質,在安徽省級青教賽中脫穎而出,榮獲二等獎,并被評為“省級教壇新秀”。在省級教創賽中獲得1次二等獎、1次三等獎;在省級基礎課程青教賽中獲得1次特等獎、1次一等獎、1次二等獎;在省級智慧教學大賽中獲得1次二等獎。
(二)以黨建為核心,引領科研創新,組織師生有力,教育黨員有力
在校院兩級黨委領導下,本支部始終堅持提高政治站位,把準政治方向,夯實黨建基礎,堅持以高標準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同頻共振、交融互促。支部定期舉辦主題黨日活動、設立科研攻關小組,推動黨建與科研創新雙促進。
在第二批“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建設周期內,獲批5項橫向課題,發表科研論文37篇,其中一類論文24篇;獲批1項外觀設計專利,1名黨員教師參加二類學術會議并做分組報告。支委仰振東老師赴銅陵市組織開展“四送一服”專項行動獲得好評,承擔國家青年自然基金項目(EAST托卡馬克等離子體破裂過程偏濾器能量沉積特征研究)順利結項;仇富強為銅陵宏安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新型空氣能熱水器;支部多名黨員赴企業擔任科技副總和掛職。
(三)以黨建為核心,引領思政育人,教育黨員有力,凝聚師生有力
支部積極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作用。支部老師主編再版的《大學物理教程》(上、下冊)在每章都安排有特色的“思政小課堂”專欄,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融入具體的課堂教學中,以促進學生的精神品質塑造和價值觀引導。物理課程被評為省級示范課,教材為省級一流教材項目資金資助教材。
啟動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順應人才培養的發展趨勢,契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發展規律,堅持“鹽溶于湯”理念,立足辦學定位、專業特點、課程特質和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要求,因課而異、因事而新,探索科學放“鹽”、教學過程放“鹽”,根植應用技術辦學特色構筑鑄魂育人同心圓,解決學校的課程思政建設要育什么德、怎么教、怎么建、怎么用等主要問題。課程思政和實踐相結合,弘揚沈浩精神,著力培養具有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涌現出一批服務基層的先進典型畢業生吳官文2022年被授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近三年共培養省級優秀畢業生61人,校級優秀畢業生208人,應征入伍30人,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5人,畢業生初次去向落實率均為 97% 以上,考研升學率一直保持在 15% 左右。
打造出一系列高水平課程思政建設成果,加強對課程思政優秀案例的宣傳,大力推廣課程思政建設先進經驗和做法,形成廣泛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良好氛圍,全面提高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好學院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提升,推動立德樹人元素融人學院課程與教材建設,并結合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實現為師生技術賦能,做好研究和輸出。
黨員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發揮著模范帶頭作用,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和研討,不斷增強文化自信,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新的貢獻。
(四)以黨建為核心,引領人才培養,服務師生有力,宣傳師生有力
教工第二黨支部始終堅持以學生成才為中心,以學風建設為主線、以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為重點,學院實施導師制,給每位學生配備導師,對學生的學業、科研實踐、大學生活等加強指導,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提高考研成功率。2022年,138名學生被順利錄取,考研錄取率達 19.3% ,名列全校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研究生考試中出現“學霸寢室”,11519宿舍全員考研成功。2023年,錄取人數91人,升學率 13.07% ,名列全校第一,多名學生考取蘇州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知名高校。2024年,錄取人數96人,升學率 14.39% ,名列全校第一,多名同學考取中國地質大學、河海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暨南大學等知名院校。其中,20電子信息工程2班考研率達 33.96% ,創學院單個班級升學率歷史新高。
支部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與銅陵義安經濟開發區機關黨支部開展“校企聯合謀創新,黨建融合促發展聯建活動,夯實與企業合作交流的基礎,在黨建活動、共建實習基地和畢業生就業基地、青年教師掛職鍛煉、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積極推進人才培養、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等。
支部一直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質量攻堅為動力,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推動事業發展為落腳點,堅持培育為基、重在建設、典型引領、整體推進,嚴格對標看齊,勇于改革創新,努力創先爭優,推動黨建工作全面從嚴開展。
樣板支部項目建設以來,支部深入開展“黨建 + ;特色活動,將黨建與學科競賽相融合,構建學生實踐鍛煉平臺,以點帶面將大學生興趣愛好引導到專業學習中去。支部教師帶領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競賽多次獲獎,其中省級二等獎、三等獎各1個,國家二等獎1個、三等獎4個、優秀獎5個,2023年獲得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優秀組織獎”。支部以“黨建 + 學科競賽”為主要抓手,集合各種力量將學科競賽打造成為學院黨建工作的一張靚麗的“名片”,推動學院黨建與育人工作在更高層次上實現融合發展。同時指導學生科研項目和大學生創新創業結項國家級3項,指導學生校級科研項目1項。
四、黨建工作創新總結
在教師黨支部的創建和建設過程中,教工二支部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創新方法:
1.圍繞學院的總體工作思路,深人開展師德師風活動,強調明師道、修師德、強師能。2.打造“黨建引領”新模式,著力抓基層、打基礎,強化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號召力、戰斗力、保障力。3.聚焦示范引領,創先爭優,培育“樣板”支部。4.機制創新方面,教師黨支部通過實施“雙培養”活動,將符合黨員條件的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吸收到黨內,并將優秀模范黨員教師培養成為學科帶頭人。5.方法創新方面,教師黨支部以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為引領,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完善制度機制,探索模式方法,通過媒體載體平臺宣傳優秀案例。
做好優秀黨員事跡推廣工作,發揮先進典型的感召作用,黨支部書記王悅老師先進事跡通過學校官方微信報道,黨支部仰振東老師先進事跡在學校的“點贊良師”中進行報道,充分發揮優秀教師、骨干教師示范輻射作用。
總之,教工二支部開展的“以黨建為核心四大引領工程”,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黨建工作中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亟待改革創新。今后必須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謀劃、努力把黨支部建設成為組織堅強有力、黨員作用突出、工作促進到位、師生滿意的堅強集體,不斷提升支部黨建工作與事業融合發展的質量和內涵。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的通知[EB/OL].(2018-07-05)[2025-03-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0e_1416/m0e_1417/201807/t20180705_342126.html.
[2]中共教育部黨組.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的實施意見[EB/OL].(201805-23)[2025-03-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1416/s255/201805/t20180524_337018.html.
[3]新華社.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EB/OL].(2018-11-26)[2025- 03-05].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Kfe0T.
[4]田萬慧,楊樂,李晨毓.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型樣板黨支部創建實踐與探索—以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4,23(13):274-276.
[5]高孟潔.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學,2024.
本文得到以下項目支持:銅陵學院“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建設項目和安徽省樣板支部項目(2023ybzb178);銅陵學院大學生創新性訓練計劃項目(S2024103833020,tlxy202410383024,tlxy202410383005);銅陵學院2024年度人才研究啟動基金項目(2024xyrc054)。
(作者單位:銅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