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緒論
快遞物流行業的迅猛發展,使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障問題逐漸凸顯,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障時常被忽視,不僅關系到從業人員的切身利益,也影響著整個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快遞物流行業從業人員的勞動權益保障問題。通過綜合運用問卷調查、訪談、案例分析等手段,結合實證研究和理論分析,力求精準揭示現狀、深入剖析成因,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與建議。
二、快遞物流行業從業人員勞動權益現狀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實證研究方法,廣泛收集了從業人員的工作情況、勞動條件、薪酬待遇、勞動保障、職業流動以及人力資源檔案管理等方面的數據和信息。
(一)工作情況與勞動條件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快遞物流行業的從業人員普遍面臨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往往超過法定工作時間。工作環境也亟待改善,特別是在極端天氣條件下,他們仍需堅持在戶外工作,但許多從業人員表示,因為擔心丟失工作而不得不忍受這樣惡劣的工作環境。這種高強度的勞動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二)薪酬待遇
薪酬待遇是反映勞動權益的重要指標之一。數據分析發現,快遞物流行業從業人員的薪酬待遇普遍偏低,不同地區存在顯著差異,一線城市薪酬較高,二、三線城市薪酬偏低。根據調查數據繪制的月薪分布情況如下圖所示:
圖1快遞物流行業從業人員月薪分布情況
(三)勞動保障
調查發現,快遞物流行業從業人員的勞動保障存在諸多問題,勞動合同簽訂率普遍較低,許多從業人員與雇主之間并未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未建立正規的人力資源檔案,在遇到勞動糾紛時難以維權。由于種種原因,從業人員不能參加社會保險,一旦遭遇工傷或其他意外,權益將無法得到保障。
三、快遞物流行業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障問題成因分析
(一)法律法規不完善
當前,針對快遞物流行業從業人員的勞動權益保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對勞動者權益有所規定,但這些法律在快遞物流行業的具體應用和解釋上仍存在空白和模糊地帶[1]。關于快遞員的工時制度、加班費計算、社會保險繳納等方面,缺乏明確法規指導,導致在實際操作中難以有效保障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2]。
(二)政府監管不到位
政府在快遞物流行業的監管力度直接關系到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障程度。目前政府在該行業的監管存在不到位情況[3]。一方面,政府部門對快遞物流企業的執法檢查頻次不夠,且檢查深度不足,難以及時發現并糾正企業侵犯勞動者權益的行為;另一方面,政府監管手段相對單一,缺乏創新性和針對性,難以有效應對快遞物流行業復雜多變的勞動關系問題。
(三)企業經營管理不規范
快遞物流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不規范現象,是導致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障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4]。一些企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忽視對勞動者權益的尊重和保護,如違規延長工作時間、削減福利待遇、逃避社會保險責任等。大部分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如勞動合同簽訂不嚴謹、薪酬福利制度設計不合理、不建立人力資源檔案等,進一步加劇了從業人員勞動權益受損現象。
(四)從業人員自身素質和能力不足
除了外部因素外,快遞物流行業從業人員自身素質和能力的不足也是導致其勞動權益保障問題的原因之一。該行業從業人員的學歷相對較低,不懂得人力資源檔案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和維權意識,在權益受損時,因缺乏相關檔案資料而無法維權,往往選擇忍氣吞聲或采取非理性維權方式。從業人員在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方面也存在欠缺,影響了其在職場中的競爭力和話語權[5]。
四、快遞物流行業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障對策與建議
(一)完善法律法規與規范企業管理
針對快遞物流行業這一勞動密集型且快速發展的領域,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確保其從業人員的勞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首先,明確并提升從業人員的最低工資標準。本行業具有工作強度高、節奏快、環境復雜等特點,應當基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行業特點及勞動力市場供需狀況,科學設定最低工資標準,確保從業人員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其次,需嚴格遵循國家法律法規保障工作時長與休息休假權益,確保從業人員享有合理的工時安排。鼓勵企業實施彈性工作制度,以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同時,確保法定節假日及帶薪年休假等制度得到落實,讓從業人員有足夠的時間與家人團聚、融人社會。第三,細化、落實法律法規中關于人力資源檔案管理的規定,全面貫徹《企業職工檔案管理工作規定》,制定區域性、行業性人力資源管理標準,要求各平臺企業建立符合標準的人力資源檔案。
推動行業內部的規范化管理同樣不可或缺。應加快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和操作規范,涵蓋快遞分揀、配送、客戶服務等各個環節,減少因操作不當引發的勞動糾紛。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減少勞動爭議糾紛。通過建立行業協會或聯盟加強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行業自律,促進行業與員工共同發展。
(二)加強行政監管與政策支持
為了確保企業遵守法律法規,保障從業人員合法權益,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加強監管和支持[。首先,應通過專門的監管機構對企業遵守法律法規開展全面監管。第二,監管內容應包括勞動合同簽訂情況、工資支付、工時安排、社會保險繳納、人力資源檔案建立保管、勞動安全衛生條件等多個方面,確保企業合規經營。第三,監管手段包括責令改正、整頓、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行政處罰,對嚴重違法企業實施市場退出機制,形成有效的震懾效應。第四,應建立信息公開和失信懲戒機制,將違法企業名單向社會公布,降低其市場信譽,增加違法成本。
除了加強監管,還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改善從業人員的勞動條件,提高薪酬待遇,降低勞動強度。一方面,可以通過稅收優惠、資金扶持等激勵措施,引導企業加大投入,改善勞動環境,提升員工福利。例如,對投入資金改善勞動安全設施、提高員工福利的企業給予稅收減免或補貼;對采用先進物流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的企業提供研發資金支持等。另一方面,可以設立行業獎勵機制,對在保障從業人員勞動權益方面表現突出的企業進行表彰和獎勵。這不僅可以激勵企業主動遵守法律法規,還可以樹立行業標桿,推動整個行業向更加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此外,還應加強與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和從業人員的溝通與協作,建立多元化的權益保護機制。鼓勵行業協會制定行業自律規范,加強行業內部監督;支持社會組織開展法律援助、職業培訓等活動,為從業人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
(三)規范企業經營管理與提高員工福利
快遞物流企業在保障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促進員工福祉方面扮演著核心角色。為了構建一個公平、健康、可持續的工作環境,企業不僅需要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還需主動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規范自身經營管理行為,切實保障并提升從業人員的勞動權益和福利待遇[8。首先,企業應依法與所有從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這是保障雙方權益的基礎。合同中應明確列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資待遇、社會保險、休息休假、勞動保護等關鍵條款。這不僅有助于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也為企業提供了明確的法律框架,減少了潛在的勞動糾紛。
(四)提升從業人員自身素質與能力
快遞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不僅帶來了業務量的激增,也對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更好地適應這一行業的發展需求,從業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這不僅有助于個人職業發展,也是推動整個行業進步的重要力量。第一,參加職業培訓、繼續教育。第二,緊跟時代步伐,學習掌握智能化技術,如物流管理系統、智能倉儲設備、無人機配送等,以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第三,增強法律素養。應熟悉關于勞動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勞動合同、工時制度、工資支付、社會保險、休息休假、檔案管理等關鍵條款,以及在遇到勞動糾紛時,尋求依法維權,避免問題惡化。
(五)政府主導建立云端行業性人力資源檔案管理體系
企業職工檔案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依據《企業職工檔案管理工作規定》第九條的規定,包括了履歷材料;自傳材料;鑒定、考核、考察材料;評定崗位技能和學歷材料(包括學歷、學位、培訓結業成績表和評定技能的考績、審批等材料);政審材料;參加中國共產黨、共青團及民主黨派的材料;獎勵材料;處分材料;招用、勞動合同,調動、聘用、復員退伍、轉業、工資、保險福利待遇、出國、退休、退職等材料;其他可供組織參考的材料。每一項都與勞動權益密切相關。
人力資源檔案管理缺位是一個多方面的問題,需要從管理理念、硬件設施、檔案材料、管理技術、管理制度、人才流動、政府支持、行業協會介入、社會力量引進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進和優化。第一,企業和行業協會應提高對檔案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主動投入必要的資源,完善硬件設施,規范檔案管理流程,提升管理人員素質,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以適應市場經濟對人才管理的需求。第二,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建立云端行業性人力資源檔案管理體系,用大數據手段解決平臺企業的困難,為快遞從業人員保留完整的人力資源檔案。第三,快遞行業人員流動性大,部分企業跨區域作業,導致企業自身建立完整的人力資源檔案管理體系面臨很大困難,可以嘗試在政府主導下,依托行業協會引進社會力量建立區域性行業性新型云端人力資源檔案庫。
新型云端人力資源檔案庫應具備下列特征:
第一,易于使用者訪問和管理,提升企業管理效能。主要采用客戶端—服務器模式(Client—ServerModel),瀏覽器作為客戶端。企業用戶、職工用戶通過HTTP協議(瀏覽器)向服務器發送請求即可完成數據維護、查詢,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可以實現檔案信息的智能分析,為企業決策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無須安裝額外的客戶端軟件,不需要企業增加人力成本、設備成本。
第二,易于快速部署多種功能,便于系統維護。本系統應具備人力資源數據錄人審核、統計查詢、權限管理、與社保系統數據交換等基本功能,后續根據需要開發新功能,既可隨時達到政府監管與服務功能需求,又可提升企業和員工使用體驗。
第三,易于與行業監管融合,降低行政管理成本。云端服務器端的更新和維護不需要用戶端進行相應的操作,管理員直接在云端即可完成。采用云存儲與共享技術,打破不同監管部門之間以及不同企業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人力資源檔案信息的安全共享,實現全行業人力資源檔案管理與行業監管部門的數據對接,有助于監管部門實時掌握行業從業人員信息,規范行業秩序。
第四,具有高擴展性:快遞行業市場變化迅速、人力流動性極高,數據系統需要及時擴展性能??蛻舳恕掌髂J剑–lient—ServerModel)的服務器可以輕松地擴展以支持更多的用戶和更高的并發請求,支持管理機構的管理需求和用戶的服務需求。
第五,尊重企業自主管理權。例如,為了防止企業擔心運營信息泄露,本檔案庫建立在政府數據庫系統中,與運營系統獨立,僅錄入企業和員工的必要、關鍵信息,是否與其他數據庫交互數據由企業決定,給企業設置選擇開關。
五、結語
技術的進步和行業模式的創新將會對從業人員的就業形態和權益保障帶來新的影響,勞動權益保障將面臨更多挑戰。因此需要持續關注行業動態,及時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與措施,確保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朱曉燕.服務推動現代快遞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快遞物流糾紛案件研究為視角[J].人民司法,2023(19):35-37,57.
[2]劉中梅,韓建行.遼寧省平臺物流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障研究[J].遼寧經濟,2022(03):44-49.
[3]孫潔.快遞配送青年權益保障現狀、瓶頸與對策建議[J].中國青年研究,2022(01):28-34,52.
[4]王寶桂.關于互聯網經濟下新業態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障的分析[J].商業觀察,2021(17):44-46.
[5]吉紅立,王艷萌,雷英杰.快遞從業人員社會關愛問題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22):168-171.
[6]王奎長,張昭.快遞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障情況調研[J].山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19(07):36-39.
[7]褚宸舸.快遞從業青年生存發展權益研究報告——以陜西省為例[J].國家治理,2019(06):37-50.
[8]王秋文,邵旻.快遞員社會保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8(27):9-11,13.
(作者:許樹林,秦皇島市撫寧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通訊作者孫佳奇,秦皇島市海港區醫療保障局;劉妍,秦皇島市撫寧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