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活下去。我猜想,在老之將至的最后幾年,秦始皇會不會千萬遍問自己:這就是我的一生嗎?
8歲以前的童年時光,他隨著父親在趙國邯鄲,度過屈辱的人質生活,這段不愉快的記憶,深埋在他心底。13歲繼位為君之后,國家政事的決策權力仍然牢牢掌握在呂不韋、等少數人手中,大權旁落的少年王者,選擇隱藏自己的企圖心,他不動聲色地靜待時機,學習政治本領,厚植自已的斗爭技巧,歷練出手硬心狠、多疑貪婪和殘酷無情的性格。開始親政后,他大權獨攬,一呼百諾,萬民馴服,權力無人可再威脅。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了一統六國的大業,廣筑宮室,大興土木,修筑陵墓,焚書坑儒。在沙丘平臺駕崩時,秦始皇會不會仰天痛呼:不,這不是我的一生,我不甘心,我還要擁有更多的時間?可是,在這個充滿變動的世界里,唯一不可阻擋的就是時間。它像一把利刃,無聲地切開了堅硬和柔軟的一切,恒定地向前推進著,沒有任何東西能夠使它的行進出現絲毫顛簸,它卻改變著一切。即使人類不甘心。
“城墻、城門、陪葬坑、地宮、陵寢天下最偉大的陵墓,由最偉大的皇帝,自公元前246年他即位開始,花用了一生的時間和精力,直至公元前210年冬入葬,歷時37年,動用了72萬人力,還沒徹底完成。這是一個深沉的、沒有晨暮的世界。在一座城內。每一個埋葬在此的生命都不甘心。”
這是作家李碧華,以秦始皇兵馬俑為素材創作的穿越小說《秦俑》的開篇。《秦俑》可謂穿越時空玄幻文學的開山鼻祖,講述上下三千年,冥冥三生緣,已多次被改編為影視作品。沒錯,我所生活的西安,有一個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歷史遺址一—秦始皇陵兵馬俑,那是不甘心的杰作。
不甘心的根本,是人類的欲望無盡。人被時間所創造,但又被時間所淹沒。在時間中,一切有生也有滅,人當然不會甘心只活區區幾十年,人不愿在短暫的時間中死亡,而渴望
歸根到底,欲望與不甘心,這就是人生。人類本來就是一種不甘心的動物,所以目前貌似統治了地球。可是,再偉大的生命也終有盡頭,在生命的真相面前,在時間的永恒洪流中,甘心,未必不是一種智慧。
多少父母不甘心自己平凡一生,他們往往把這愿望嫁接到了孩子的身上。他們接受不了大部分的孩子長大后終將平凡。但許多被父母寄予重望的孩子,如果不出意外,他們都終將平凡。我們太害怕平庸了。其實絕大多數的人、生命中的絕大部分日子,我們都得甘心。
(源自《意林雜志》,方可薦稿,標題有改動)
責編:小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