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翅鳳頭鵑體長約38厘米,頂冠及鳳頭黑色,背及尾黑色且帶藍色光澤,翅栗紅色,喉及胸橙褐色,頸圈白色,腹部近白;虹膜淡紅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部接近淡土黃色,腳鉛褐色。主要棲息于低山丘陵和山麓平原等開闊地帶的疏林和灌木林中,多單獨或成對活動,不像杜鵑科其他鳥那樣喜歡藏匿于濃密的枝葉叢中,?;钴S于高處開闊的樹枝間,飛行迅速,但不持久。
作為杜鵑科家族成員,其繁殖習性也頗為相似一一自己不營巢,而是選擇在其他鳥類的巢中產卵,將卵產于畫眉、黑臉噪鹛和鵲鴝等鳥的巢中,產卵之后,悄然離去,任由巢主懵懂地代為孵育。紅翅鳳頭鵑不僅以其絢爛的羽毛吸引人們的關注,更因其對森林的守護而備受贊譽。它們以白蟻、毛蟲、甲蟲等昆蟲為食,偶爾也會品嘗植物的果實,儼然綠色家園的衛士,默默地守護著森林的生態平衡。
紅翅鳳頭鵑有一對色彩斑斕的翅膀,栗紅色的羽翼展開宛若飛翔的火鳳凰,與翠綠蔥郁的山林形成強烈的視覺反差;修長尾羽末端的黑白橫紋帶著一種藍色的光澤,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黑色緞帶般的冠羽流淌著金屬藍綠光澤,也為它平添了幾分神秘。
紅翅鳳頭鵑在湖北省的山區較為常見,但在武漢市區發現還是近幾年的事,這也得益于武漢市持續的環境治理工作,山清了,水秀了,鳥也回來了。我第一次在武漢發現它的蹤跡是2021年夏天。那天我在江夏梁子湖小朱灣的一處荷塘拍水雉,就聽到一陣“ku—kuk—ku”的持續鳥叫聲,由遠而近。隨即一道紅光從眼前閃過,我順著紅光的方向看過去,一只紅翅鳳頭鵑就停在不遠的一棵小樹上,神情嚴肅,緊抓樹枝,頭不停地左右晃動,眼神中閃爍著警惕的目光。其紅藍羽色交織處泛著金屬光澤,尤其是那獨樹一幟的深藍色翹尾,格外引人注目,分外美麗。自此,我就迷戀上了這美麗的“火鳳凰”,每年夏天,必去梁子湖一帶尋覓,拍攝、記錄這神秘的精靈。
今年,驚喜再次傳來,有鳥友發現紅翅鳳頭鵑現身江夏龍泉山,它離我們更近了!沒有猶豫,當即前往??崾钪械凝埲斤L景區植被豐茂,鳥鳴不絕,知了不知疲倦地在樹上高聲鳴唱著,樹下一群鳥友架起相機,沿路排開,坐在農家綠豆地一側,靜候觀察。不多時,密林深處傳來清脆的“ku—kuk—ku\"的鳥叫聲,一抹鮮艷的紅色閃過,紅翅鳳頭鵑頭頂鳳冠,扇動火紅的翅膀,在莊稼地與密林間來回穿梭覓食,時而停留在低枝上,機警地觀望,透亮的眼晴好奇地打量著拍攝的人群。
大家都屏住呼吸,聚焦追拍,生怕驚擾了它。下快門的瞬間,它又展翅飛起,栗紅色的羽翼在霞光中劃出優美的弧線,消失在密林間。鳥友們興奮地交流著自己捕捉的精彩瞬間,有高興,有遺憾。但龍泉山的精靈,總是以自然的方式,給予熱愛生命的人們最美的饋贈。
2025年7月拍于武漢龍泉山
(圖文作者為本刊簽約攝影師)
責編:王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