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區:錨定“三力”推動代表工作發展
杭州市濱江區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新修改代表法,錨定“三力”,持續深化“四建設兩提高體系”建設,推動代表工作高質量發展。
多元賦能強能力。緊扣代表法中密切“兩個聯系”的要求,持續完善“三個全覆蓋”機制,即區人大常委會走訪聯系基層代表全覆蓋、國家機關進站全覆蓋、代表述職全覆蓋。持續完善代表履職學習培訓制度,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化培訓體系,常態化開設“代表大講堂”,圍繞新質生產力等內容開展5次專題培訓,累計200余人次。
協同聯動聚合力。組織全區各級人大代表深入開展主題活動,聚焦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等五大領域,線上線下收集意見建議195條。創新監督聯動機制,制定相關實施意見,明確銜接流程,形成監督合力。
靶向監督提效力。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聚焦重點工作精準發力。圍繞自貿區建設,先后組織人大代表定向視察,3次分組開展“人大協商日”和列席常委會代表座談會,收集整理自貿區建設等意見建議78條,部門當場答復42條。創新大會審議形式,在人代會期間首次組織開展聯組審議,13個小組代表圍繞加快類腦智能產業發展、壯大賽演經濟、促進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等主題發言,形成54條高質量建議。 劉陽莎
南潯區:以“四聯”舉措提升監督質效
湖州市南潯區人大常委會深入實施會議聯審、站點聯建、各方聯動和代表聯督“四聯”舉措。
會議聯審,共商監督方向。固化人大常委會與“一府一委兩院”聯席會議制度。制定與紀檢、審計協同監督工作實施方案,每季度召開工作溝通會。近年來,召開聯席會議、溝通會12次,協同開展村級小額工程等聯合監督活動8次。
站點聯建,共暢監督路徑。拓展代表聯絡站作用,融入“共享法庭”“共聯檢察”“廉情監測點”。創新“人大+N”模式,整合燃氣、快遞等10個垂直部門資源,以29個代表聯絡站為載體形成“29+10+N”站點布局。
各方聯動,共聚監督合力。優化“民呼我為amp;解憂一點通”人大數智監督平臺,在25個部門的政務服務窗口布點85個,在金融網點布點93個,累計收集各類意見訴求3044件。結合代表“潯”憂活動,推廣“24小時不打烊”基層人大工作服務站建設,共推動解決“急難小”事2805件。
代表聯督,共促監督質效。創新探索“代表面對面”活動,深入實施“兩進一調兩辦理”工作機制,推動國家機關進代表聯絡站,代表進國家機關,組織代表參與調研監督、民生實事和建議件辦理。與監委聯合組織開展“代表走進集中整治”專題督評活動。通過調研“校園餐”等整治情況,提出意見建議17條,監委以交辦單形式進行督辦,并閉環反饋。 鐘可光 王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