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縣:打好非遺傳承發展“組合拳”
三門縣人大常委會突出非遺保護、傳承、利用,助推非遺系統性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
在“研”上下功夫,守護傳承非遺根脈。成立專項調研組,由常委會分管領導牽頭,組織常委會委員、代表及專家,深度調研全縣10個鄉鎮(街道)的16個點位、20個非遺項目。采用“實地查看+數據核查+民意走訪”模式,與20余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座談,征集意見建議35條。形成三門縣非遺文化保護傳承情況調研報告,精準提出針對性保護傳承建議22條。
在“推”上出實招,活化利用非遺文化。聚焦非遺文化產業發展,發揮代表優勢,推行“代表+”助力共富行動,組織“1(人大代表)+1(專業小組成員)+1(志愿服務隊)”聯動模式。如亭旁鎮人大組建“共富紅車”隊伍,聯合丹邱紅茶傳承人打造“丹邱山茶文化+紅色文化”旅游新線路。
在“宣”上做文章,厚植涵養非遺氛圍。舉辦“了不起的三門手藝人”系列活動,代表、非遺傳承人在社區授課。今年累計開展5次活動,吸引600余名市民參加。推動校地合作,在校園開展非遺文化專題講座與手工課堂。常委會提出加強“非遺+旅游”載體建設的建議,推進扶持非遺特色村鎮、特色街區建設。在常委會監督下,全縣扎實推進3個省級非遺旅游景區建設。 陳紅轉
奉化區江口街道:三舉措賦能營商環境優化
寧波市奉化區人大常委會江口街道工委立足轄區工業聚集的特色,建立“引跑”代表聯絡站點,賦能區域營商環境優化。
陣地前移,聯絡點嵌入企業一線。在中信、啟迪等工業園區及恒基永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設立4個“引跑”聯絡點,與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形成“一站四點”服企新格局。通過“與你‘鏈’一起”主題接待、“每月企跑”等活動,開展政策宣講、問題收集等。將17名人大代表編組進點,配備點長和聯絡員,吸納專家組建智囊團,常態化提供專業服務。
精準代言,持續打造更優營商環境。以區營商環境觀察站在街道聯絡站建立為契機,創建“1+4+N”模式,即1處人大代表營商環境監測站、4個“引跑”代表聯絡點、輻射和服務N個企業。每季度組織人大代表、企業、街道相關科室召開人大代表營商環境監測站座談會。今年累計提出優化園區服務等意見建議32條,推動舉辦各類涉企座談會40余場。
數字賦能,打造問題解決高效閉環。在車間一線等建立“代表接待會客廳”,開展流動接訪、座談交流等活動。推行“135”焦點服務模式,即1名點長負責,聚焦政策落地、要素保障、民生需求3大領域,建立“問題收集—面商會客—試點先行—總結提升—線上推廣”5步機制。建立“碼上提報—分類辦理—跟蹤督辦—線上反饋”的數字化閉環解決機制。今年累計助力解決企業招工難、員工就餐渠道單一等難題30余個。 洪盈煥 楊濱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