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區:探索基層人大工作創新“九法”
紹興市越城區人大常委會探索形成人大工作創新“九法”,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實踐。
確保基層人大特色創新方向不偏。貫上對標法,對標上級要求找準著力點。例如,聚焦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探索培育“人大·企業心連心”做法。融下破難法,聚焦基層“急難愁盼”問題。例如,針對代表線上履職新要求,創新“代表直播議事”機制。特色植入法,依托本地資源稟賦增強辨識度。例如,結合越城區“契約化共建”發源地優勢,謀劃“聯絡站點+契約共建”。
確保基層人大特色創新力度不減。延伸站點法,拓展延伸人大代表聯絡站點。例如,在集成電路產業園等延伸站點,探索產業鏈上建站。擴碼集智法,在人流密集處設置代表聯絡站和代表“二維碼”。應用集成法,加強對省、市、區人大數字化應用的綜合集成和推廣使用。
確保基層人大特色創新質效不降。常態問診法,組織代表開展“問診議事”等活動。目前,代表共走訪企業和村(社區)、小區600余個,收集意見建議1000余條。閉環處置法,按照“分級負責、歸口辦理”原則,督促完善建議“閉環處置”機制。協同跟蹤法,運用集中視察、專題調研等手段,強化“跟蹤督辦”。例如,組織對100余家重點企業視察,推動解決員工就近入住等30余個問題。 徐 峰
普陀區:監督賦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舟山市普陀區人大常委會創新運用“深、實、聯”三字監督訣,賦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字筑基:直插一線聽“海聲”。將《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執法檢查作為年度監督重點,深入沈家門等重點鎮(街)代表聯絡站,與相關企業和部門座談調研。精準鎖定制約海島營商環境優化的核心癥結:政策存在“海陸溫差”,小微、水產加工等特定行業政策覆蓋不足;要素存在“海島瓶頸”,高端海洋人才引留難、涉海項目審批繁等;法治保障“涉海特性”,海事海商專業調解力量弱等。
“實”字發力:法治護航解“海憂”。常委會會議專題審議報告,審議意見聚焦實效:要求政策精準普惠,向小微、水產加工等傾斜;疏通要素,優化融資、人才引留、涉海項目流程等;提升法治“涉海適配”,規范涉企執法、做強專業解紛等。
“聯”字增效:閉環整改聚“海力”。建立“審議意見+問題清單”雙交辦機制。依托“舟到助企”平臺2.0版,構建涉企問題“發現—交辦—解決—反饋—評價”高效聯動閉環,累計解決融資等難題66個,攻克疑難訴求18件。創新“代表+”聯動監督模式,組建“法治護航觀察團”,設立“人大代表營商環境監督崗”。推動整改成果制度化,深化“綜合查一次”改革,擴大“雙隨機一公開”覆蓋面;完善府院聯動常態化機制,優化破產審判與援助資金池運作;推動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機制深化(惠企資金撥付8658萬元)。 王達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