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是指因腦卒中引起的吞咽活動異常,是將食物從口內轉移至胃內過程的功能障礙,可引起飲水嗆咳、吞咽黏滯感、進食困難、吞咽乏力等癥狀。相關研究數據顯示,50%~67%的卒中患者有吞咽功能障礙,可引起多種并發癥,如肺炎、營養障礙、體重減輕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腦卒中患者出現吞咽困難的現象,應立即進行檢查和專業的治療,不要置之不理,以免加重病情。
對吞咽功能障礙人群/患者進行營養和吞咽功能篩查評估,為制定合理的營養支持計劃提供依據。通過食物質構(通過力學和觸覺,可能還包括視覺和聽覺方法所能感知的食物流變學特性的綜合感覺)調整,降低吞咽功能障礙人群/患者經口進食的難度,防治營養不良,預防誤吸、脫水,延緩吞咽功能的退化。在安全攝食前提下,兼顧吞咽功能障礙人群/患者的食物喜好,使吞咽功能障礙人群/患者食之有味,享受食物樂趣,改善生活質量。
首先保證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質供給。能量 25~35千卡/千克體重;蛋白質1.0~2.0克/千克體重,如伴有慢性腎臟病(CKD)1~2期為0.8~1.0克/千克體重,CKD3~5期為0.6~0.8克/千克體重。當機體處于應激、創傷或感染狀態時,可酌情增加蛋白質攝入量。其他營養素攝入量應達到《中國居民膳食營養參考攝入量》的要求。當膳食攝入不足時,可以適當添加營養組件,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膳食纖維及微量營養素等。
營養途徑首選食物質構調整和營養教育,當每日經口飲食不能滿足80%能量需求目標時,應增加經質構調整的口服營養補充(ONS);當每日經口(包括ONS)攝入不足目標能量的60%,或因意識障礙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應給予管飼腸內營養;當腸內營養不能滿足60%的營養需求時,應通過腸外營養予以補充。
吞咽功能障礙食品質構調整原則稀的增稠。在液體中加入質構調整劑(以淀粉類或食品添加劑為基礎,或者淀粉類和食品添加劑兩類組合為基礎的用于食物質構調整的一類物質),增加液體的黏度,降低其在口咽部和食管中流動的速度。 硬的變軟。將較硬的食物攪拌粉碎,應有內聚性,使其易于形成食團,并有變形能力,能夠順滑地通過口腔和咽部。避免異相夾雜。避免把固體食物和液體食物混合在一起,以及容易液固分相的食物。
吞咽功能障礙食品分級標準吞咽功能障礙食品可分為吞咽功能障礙液體食品和吞咽功能障礙固體食品。吞咽功能障礙液體食品分為3個級別,即B1高稠型、B2中稠型、B3低稠型。B1高稠型質構均一、順滑,無法在餐盤上獨立成型,不能用吸管或杯子飲用,需用勺子挖取送食;即使傾斜杯子也不會流出。適用于重度吞咽功能障礙患者。B2中稠型是質構均一的液體,可通過吸管或杯子飲用;從杯子倒出時會有一層液體附著在杯子表面。適用于開始治療性經口進食的患者。B3低稠型是質構均一的液體,可以用吸管輕松吸取;用杯子飲用后會在杯內留下模糊痕跡。適用于輕度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吞咽功能障礙固體食品分為3個級別,即A1軟質型、A2細碎型、A3細泥型。A1軟質型質構松軟、濕潤,不易分散、不粘連;可以用湯匙邊緣或筷子將此類食品切斷或分成小塊;固體顆粒粒徑不超過1.5厘米;可以用牙齒輕松碾碎。適于具有一定咀嚼和吞咽能力的輕度吞咽功能障礙患者。A2 細碎型質構松軟、濕潤,易形成食團;食品中可見塊狀固體,其顆粒粒徑不超過0.5厘米;可以用牙齦碾碎。適用于中度吞咽功能障礙患者,他們咀嚼能力相對較弱,無法很好處理較大塊或較硬的食物,但能進行一定程度的口腔運動輔助吞咽。A3細泥型可在餐盤獨立成型、質構均一的泥狀,不含塊狀、光滑,易聚集,可以用湯匙舀起;可以用舌頭和上顓碾碎,不需要咀嚼。適用于重度吞咽功能障礙患者。
在意識清醒狀態下進食; 取坐位或半坐臥位進食,應把食物放在口中最能感受食物的位置; 采用適宜的一口量進食; 控制進食速度,前一口吞咽完成后再進食下一口,避免食物重疊入口; 有義齒的患者進食時應戴義齒進食;有認知障礙的患者可適當給予口令提示 若出現嗆咳應停止進食; 保持口腔清潔; 餐后保持坐位或半坐臥位30分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