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表明,在女性的身體中,正常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依靠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來調控,呈現出穩定的規律性和自限性。垂體在下丘腦的調控下分泌兩種激素,一種是卵泡刺激素(FSH),可以促進卵巢中卵泡的發育;另一種是黃體生成素(LH),LH 濃度的峰值是卵泡成熟與釋放的關鍵。當卵泡在LH峰值的刺激下從卵巢排出后,機體會進入懷孕準備狀態,卵泡在卵巢中曾經居住的卵泡腔變成黃體,黃體將合成與分泌孕激素;子宮在孕激素作用下會發生一系列生理改變,如內膜增厚、血管增生、組織疏松等,為受精卵的著床做準備。如果在這一時期沒有受精卵著床,激素水平積累到一定值時,下丘腦一垂體—卵巢軸將會被抑制,黃體逐漸萎縮,激素濃度也逐漸降低,子宮內膜的一系列生理改變無法維持,最終子宮內膜剝脫并排出體外,也就是月經來潮。
對青春期女性而言,初潮后1.5~6年(平均4.2年)機體才能建立穩定的月經周期調控機制。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尚未成熟,加之作息不規律、營養不良、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波動急劇等因素,青春期成為無排卵性子宮出血的高發時期。女孩們口中的\"月經量大\"\"周期不規律”,很多時候是無排卵引發的陰道流血,而不是真正的月經。
西醫認為,當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功能不全時,垂體分泌的 FSH、LH處在低水平。FSH低水平會導致卵泡無法成熟,最終發生閉鎖,雌激素濃度驟然下降,子宮內膜失去支持而剝脫出血,我們稱之為撤退性出血。LH的低濃度,不能讓卵子從卵巢中排出,卵泡腔就不能生成黃體,子宮內膜得不到黃體分泌的孕激素的支持,在單純雌激素刺激下增生不止,最終突破內膜的極限發生出血,我們稱之為突破性出血,可表現為間斷性少量出血或出血淋漓不凈。這兩種異常的陰道出血常常會被誤認為是月經。
在中醫的認識中,無排卵性子宮出血一般參照月經病中的崩漏證辨證論治。當女子由于體質、淫邪、情志等誘因引起臟腑功能失調、沖任損傷,導致血海蓄溢失常,沖任二脈失于制約,則經血溢出脈外,非時暴下或淋漓不止則為崩漏。其病因不外乎虛、熱、瘀三類,若腎氣虛弱,封藏失司,或脾虛統攝無權,沖任不固,則經血失于制約而成崩漏;若體內有熱,擾動血海,迫血妄行而成崩漏;情志所傷,肝氣郁結,氣滯成瘀,或感受寒熱外邪,阻沖任,舊血不去,新血難安而成崩漏。其發病原因往往虛實夾雜,多臟腑共同為病。
當然,無排卵性子宮出血并非青春期專屬,在女性絕經過渡期時,卵巢功能衰退或處于生育期的婦女內分泌紊亂等疾病,也會導致無排卵性子宮出血的發生。
多數患者的癥狀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經期長短不一;陰道出血,出血量并無定數,有時呈點狀出血,有時出現大出血,可能伴有貧血表現,諸如面色蒼白,甚至休克,出血期間多無腹痛或其他不適。
在就診過程中,接診醫生通常會詢間相關節,如發病時間、病程經過等,這些問題都是了解病情的必需,本身并不具有任何褒貶含義,患者應盡量配合,如實作答。接下來醫生會通過查體和一系列輔助檢查排除其他器質性改變疾病。檢查包括以下幾典。C)尿妊娠試驗或血IIUI;檢查:排除因妊娠導致的停經。②血常規、凝直功能檢查:榜查有無貧血,排除凝血相關疾病。團盆腔超而檢查;明確是否存在生殖系統器質性病變。①基確體溫測定;孕素對體溫訓節中樞有興奮作用,可使基礎體溫在排卵后升高03℃-0.5%:,單相型體溫提示無排卵。⑤血消數素測定;測定孕激素水平可了解有無排卵。@診斷性刮宮:對青少年黑者一般不應用,除非發生大出血、激素治療無效等情況。
西醫治療本病的治療原則為止血、調整周期,首選藥物治療。具體治療方式應咨詢專業醫師意見。性激素治療。止血的根本在于穩定子宮內膜,而穩定子宮內膜有賴于一定濃度的雌、孕激素,故可給予雌、孕激素聯合治療。對急性大出血的患者,大量雌激素可以促進子宮內膜增生,以短期內修復出血創面。若體內已有一定雌激素水平,可考慮單純孕激素治療。若大量出血且藥物治療無效,可以考慮刮宮。調整月經周期治療。月經周期的生理變化過程中,子宮內膜的改變直接受雌、孕激素濃度改變的調控,故可以模擬月經周期卵巢內分泌變化,應用雌、孕激素以期人工調控月經周期。
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崩漏一般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丹溪心法附余》中提出的\"治崩三法”,至今仍應用于臨床。一是“塞流”,即為止血,首選補氣攝血法。二是\"澄源”,也就是根據不同的證型辨證論治,根據出血的期、量、色、質辨其寒熱虛實,對癥治療。三是“復舊”,固本善后,調理恢復,但并非全為補血,而是整體調補肝腎、補益心脾,復舊的目標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等因素各有側重。對青春期女性而言,主要目的是使腎氣充盛,沖任氣血充沛,建立月經周期,臨證常用左歸丸、右歸丸、加減從蓉菟絲子湯等。
若發現月經紊亂、陰道異常出血,首先應保持正向的心態,對疾病有一定的正確認知。我們知道這些癥狀并不罕見,也從不羞于見人,無非是正常發育過程中一場小小的插曲。患者可及時與親人溝通,并前往醫院婦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