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形螨是一種常見的人體寄生蟲,僅通過肉眼無法觀察到。臨床常見的瞼板腺功能障礙、眼干燥癥、瞼板腺囊腫等多種眼部疾病的發生都與蠕形螨感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它們主要寄生在人的毛囊和皮脂腺內,尤其是在眼部的睫毛囊和瞼板腺中。蠕形螨分為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兩種。在眼部,蠕形螨的感染位置主要在瞼緣。由于瞼緣解剖結構特殊,使得洗臉時難以徹底清洗到位,這就給蠕形螨的寄生提供了便利條件。毛囊蠕形螨寄居在睫毛囊中,常呈多條群居;而皮脂蠕形螨常寄居在皮脂腺和瞼板腺中,一般為單條獨居生活。蠕形螨主要通過接觸傳播,衛生條件差或共用衛生潔具等不良生活習慣可增加蠕形螨的接觸傳染概率。
眼癢,尤其是眼皮的邊緣和眼角部位; 睫毛稀疏、變細甚至反復脫落; 眼睛干澀、異物感、燒灼感;晨起眼屎增多;當炎性反應累及眼角膜時,可導致視物模糊或視力下降; 可伴有面部痤瘡、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等。
蠕形螨以皮膚脫落的皮屑為食,在毛囊和皮脂腺內繁殖并產生代謝廢物。這些廢物可能會引發免疫反應和炎癥反應,導致皮膚問題。當寄生在睫毛毛囊和瞼板腺的蠕形螨數量過多或人體的保護屏障被破壞時,蠕形螨的分泌物以及死亡后的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人體外,就會造成瞼板腺堵塞,導致淚液加速蒸發,從而出現眼干燥的癥狀,又稱為蠕形螨相關性眼干燥癥。此外,蠕形螨在眼部活動的過程中,容易將睫毛及皮膚表面的細菌帶入腺體內部,引起腺體炎癥,導致瞼緣炎,常伴有反復發作的眼癢、眼干燥、眼部燒灼感、異物感、畏光、眼紅、眼分泌物增多以及反復睫毛脫落等癥狀。炎癥累及角膜時,還可能導致視力模糊或下降,嚴重者甚至發生角膜潰瘍。
蠕形螨檢查主要依賴顯微鏡檢查和共聚焦顯微鏡檢查。光學顯微鏡檢查。這是最常用的檢測方法。拔取患者睫毛,置于載玻片上,滴加香柏油或其他透明劑,然后在光學顯微鏡下尋找蠕形螨并計數。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要求操作者有一定的經驗和技巧。活體共聚焦顯微鏡檢查。若睫毛較稀疏或患兒不配合,可使用活體共聚焦顯微鏡直接在瞼緣處查看毛囊和瞼板腺中是否有蠕形螨感染。這種方法更為直觀、準確,但設備成本較高。
以局部祛螨治療為主,療程一般為2~3個月,以避免復發。若伴有眼干燥、瞼緣炎、瞼板腺功能障礙或角結膜病變,應同時予以治療。
物理治療瞼緣清潔。首先要保持眼部清潔,去除瞼緣污垢和分泌物。使用棉簽蘸取滅菌生理鹽水或用眼部清潔濕巾清洗睫毛根部,去除瞼緣鱗屑、結痂等,每日2次。 眼部熱敷及瞼板腺按摩。通過熱敷和按摩軟化并加速瞼酯排出,減輕炎癥;瞼板腺按摩需每1~2 周1次,連續1個月以上;每次按摩后,使用滅菌生理鹽水清潔瞼緣,持續1個月。 強脈沖光治療。主要針對后部蠕形螨瞼緣炎或合并臉板腺功能障礙的患者。利用強脈沖光產生的熱量可一定程度上殺滅蠕形螨,并軟化瞼板腺和皮脂腺內脂質,加速瞼酯排出,減輕炎癥。
藥物治療 驅螨治療:茶樹油濕巾或5%茶樹油眼膏進行驅螨治療。取適量蘸于棉簽上,擦洗上下瞼緣全部睫毛根部,每次8~10個來回,每日2次;或茶樹油眼貼每日貼敷2次,維持 2~3個月;此外,茶樹油制劑擦洗瞼緣聯合毛果蕓香堿凝膠涂抹,可有效減少蠕形螨數量。抗感染治療。對臉緣炎性反應較重的患者,局部給予糖皮質激素眼膏涂抹,每日2次,2周后停用,可以有效減輕瞼緣炎性反應。對伴有系統性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嚴重酒渣鼻、紅斑痤瘡、脂溢性皮炎等,應及時到皮膚科就診,進行全身抗感染、驅螨治療。人工淚液。用于緩解眼部干澀和不適。每只眼晴1次1滴,每日4次;通常持續使用3~4周會有所改善;如果癥狀仍明顯,可增加使用頻率。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使用頻率不建議超過每日8次,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通常不超過每日4次。
調整生活方式盡量避免辛辣及刺激性飲食,注意休息,避免疲勞,改善環境衛生狀況。 對平時所用的枕巾、毛巾等私人物品進行高溫消毒滅螨,不與他人共用洗漱物品,常用香皂洗臉。 建議與患者密切接觸者也應進行蠕形螨檢查,陽性者同時進行驅螨治療。
預防眼部蠕形螨感染的關鍵在于保持眼部的清潔和衛生,避免蠕形螨的滋生和感染。具體措施包括定期更換床單、被褥和枕芯,保持臥室的清潔和通風。螨蟲適宜在潮濕的環境中生長,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干燥,可以阻礙螨蟲生長。避免與寵物親密接觸,尤其是在寵物可能攜帶蠕形螨的情況下。保持面部清潔,定期使用溫和的潔面產品清潔眼部。勤洗手,避免用手揉搓眼睛,減少蠕形螨通過手部接觸眼睛的機會。如果出現眼部不適或疑似蠕形螨感染的癥狀,應及時就醫檢查和治療。
總之,眼部蠕形螨感染癥狀多樣且可能反復發作,需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通過正確的診斷和治療,以及生活方式的調整,可以有效控制眼部蠕形螨感染的癥狀并預防其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