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鏡檢查已成為現代醫療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診斷與治療方法,被譽為消化科醫生的“另一雙眼”。特別是對胃腸道腫瘤的早發現及胃腸道器質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起著重大作用。因此,胃腸鏡是發現消化道早癌的利器,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胃腸鏡檢查的那些事。
胃鏡檢查的注意事項 胃鏡檢查前1天應禁止吸煙,以免因咳嗽影響檢查。前1天晚上8時后禁止飲水、飲食及服藥,但高血壓患者應于清晨用少量(10~15毫升)溫水送服降壓藥,以免因血壓過高增加胃鏡檢查風險。 年齡大于50歲、既往心臟疾病患者或首次就醫未行心電圖檢查者,應當于檢查前行心電圖檢查。 胃鏡檢查過程中避免緊張,配合醫護人員的操作,檢查中緩慢深呼吸可減輕不適反應。 普通胃鏡檢查結束后,為避免因咽部局麻誘發嗆咳,一般需于2個小時后進食飲水。其他特殊情況下術后禁食時間應遵醫囑,如行息肉切除術后。 檢查后1~2天內,患者可無不適癥狀,也可能出現短暫咽喉痛、喉部異物感、咳嗽等,可含潤喉片或西瓜霜片劑等減輕癥狀。行病理組織活檢的患者,檢查當日應進食溫涼不燙的軟食,如稀飯、軟面條、牛奶等,忌食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禁止吸煙,以免加重或誘發創口出血。 內鏡下治療術后患者應臥床休息、禁飲食禁飲水、接受治療。" 無痛胃鏡須家屬全程陪護,檢查前至少4小時禁水,還需進行麻醉評估及其他準備。
胃鏡檢查的適應證及適宜人群有上消化道癥狀,如胃痛、胃脹、反酸、胃灼熱、早飽、惡心、嘔吐、食欲缺乏等,或用藥治療效果不佳或無效者。胃、十二指腸消化道造影檢查未能發現病變或不能確定病變性質者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如嘔血、黑便或僅大便潛血陽性者。 急診出血者應在出血后24~48小時內檢查,以確定出血部位并行內鏡下止血治療。 已確診的胃、十二指腸球部病變及手術后,用于病情隨訪者。" 已確診的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疑似異物殘留者。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者。 短時間內體重下降明顯并伴有消化道癥狀者。出生在胃癌高發區,或曾在高發區長期生活過的人群。長期應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量肝素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者。 12~ 40歲以上健康體檢者。
結腸鏡檢查的準備腸道的清潔度是腸鏡檢查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腸道準備的清潔程度,直接影響進鏡和觀察,甚至是否能順利完成檢查。因此,檢查前腸道的清潔準備十分重要,患者和醫護人員都需要高度重視??诜a藥是臨床上最常用、最可靠和最安全的方法之一。由于絕大多數門診患者在家中進行腸道準備,因此,如何在家中進行安全有效的腸道準備是患者及家屬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檢查前3天建議進食清淡易消化飲食,不吃綠葉蔬菜、紅薯、西紅柿、帶籽的水果及難消化的食物;前1天進食無渣飲食,避免進食粗纖維食物。一般檢查前1天下午6點后禁食,做清潔腸道準備,開始清腸則禁食不禁水,具體清腸方法按各醫院要求執行。 腸道準備應嚴格按照醫囑執行,口服法清腸后需多飲水多走動、輕揉腹部,促進腸道清潔,以排出清水者為最佳的腸道清潔效果。如果腸鏡檢查前仍有糞渣,應及時告知醫生,做進一步的清潔準備。 應盡力適度多飲水,以最大限度地清潔腸道。但也要量力而行,注意飲水不宜過快過猛,忌過量飲水。若喝水期間出現惡心、嘔吐或頭暈,應及時就醫或告知醫生。年齡大于50歲、既往心臟疾病患者或首次就醫未做心電圖檢查者,應于檢查前行心電圖檢查。高血壓患者可正常服用降壓藥;糖尿病患者可提前準備冰糖和糖水,以預防低血糖的發生。建議腸鏡檢查前動態監測隨機血糖。 無痛結腸鏡須家屬全程陪護,檢查前至少4小時禁水,無痛胃鏡還需麻醉評估及其他準備。
腸鏡檢查的適應證及適宜人群有下消化道癥狀,如腹脹、腹痛、腹瀉、便秘、黏液膿血便者。 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者,如便血、黑便或糞便潛血試驗陽性者。 已確診的結腸疾病或結腸鏡下治療術后定期隨訪者。發現結腸息肉或有結腸息肉家族史者。短期內體重明顯下降伴下消化道癥狀者。有結腸惡性腫瘤家族史者。40歲以上健康體檢者。
凡臨床上疑有胃腸道疾病,除絕對禁忌證外,均可做胃、腸鏡檢查,大于75 歲的患者應慎重、根據檢查的必要性決定是否需要檢查。部分國家已將其列入健康體檢的內容。
患者忍著痛苦做胃腸鏡,檢查醫生必須一絲不茍,不可漏過任何一處可疑病變,以便盡早發現問題。胃腸道早癌一般無典型癥狀,即使有癥狀也與慢性胃炎難以鑒別。及時準確診斷消化道早癌,這才是胃腸鏡檢查的最大意義。
很多患者自認為常規體檢沒有任何異常就不需要胃腸鏡檢查,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胃腸鏡是常規體檢無可替代的,超過40歲的健康無癥狀人群,也應進行一次胃腸鏡檢查。因此,建議將胃腸鏡納入健康查體范疇,而且年輕人健康查體時也有必要行胃腸鏡檢查。
胃腸鏡是發現消化道早癌的利器,無可替代。消化道腫瘤防治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而且早防早治是治愈癌癥、提高存活率的唯一有效方法。正如我國著名的內鏡專家李兆申院士曾經提出的“發現一例早癌,挽救一條生命,拯救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