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種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的病毒,尤其在我國,乙型肝炎的發病率相對較高。母嬰傳播是HBV 感染的一個重要途徑,尤其是在孕婦為 HBV 攜帶者或慢性感染者的情況下,胎兒或新生兒在分娩過程中或出生后可能會受到感染。為了降低 HBV的母嬰傳播,及時診斷和進行有效的防控措施至關重要。
HBV標志物檢測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HBV感染的最早期標志,持續存在超過6個月表明感染已經轉為慢性。乙肝e抗原:反映病毒復制活躍狀態。HBeAg陽性通常意味著病毒載量較高,母嬰傳播的風險較大。 HBV-DNA:病毒載量的直接檢測。持續的高HBV-DNA水平常常與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母嬰傳播的高風險相關。
臨床表現CHB 通常表現為肝臟功能慢性損害的長期過程。母嬰傳播感染的兒童許多初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部分患兒可能在成年后因肝硬化或肝癌被發現。因此,CHB 的早期篩查至關重要,尤其是對出生于HBV 攜帶者或慢性感染者的嬰兒。
接觸史和家族史HBV的母嬰傳播主要發生在孕婦為HBV攜帶者或慢性感染者時。因此,具有 HBV 感染家族史的孕婦,特別是HBsAg 陽性的孕婦,其嬰兒更易感染HBV。通過監測母嬰接觸史和家族史,結合血清學檢測,可盡早發現并診斷HBV 感染。
HBV相關并發癥在兒童期,CHB可能沒有明顯癥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感染者可能會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對長期 HBV 感染的患者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肝臟影像學檢查以及肝組織活檢等有助于評估病情的進展,并早期發現可能的并發癥。
HBV母嬰傳播指的是HBV從孕婦傳遞到新生兒的過程,是新生兒感染HBV的主要途徑,尤其是孕婦體內的病毒載量較高時,嬰兒感染風險顯著增加。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不僅能降低HBV母嬰傳播的發生,還能有效減少CHB病例,為預防和控制肝臟疾病奠定基礎。
孕前篩查與孕婦治療 HBV 的母嬰傳播防治工作應從孕前篩查開始。所有準備懷孕的女性,尤其是有乙型肝炎高危因素的女性,如家族中有乙型肝炎患者、曾接受過血液或血制品輸注、曾進行過文身或不規范的針刺操作、性伴侶有 HBV 感染等,都應進行HBV 檢測。篩查項目包括HBsAg、HBeAg、HBV-DNA以及肝功能等。對HBV感染的孕婦,治療的主要目標是降低母嬰傳播風險,并改善孕婦的肝臟健康。治療策略通常包括抗病毒藥物的應用,如口服抗病毒藥物替諾福韋、拉米夫定等。孕婦的抗病毒治療通常會在孕中期開始,并持續到分娩后一定時間,可以顯著減少HBV的血液傳播及母嬰傳播風險,尤其是病毒載量較高的孕婦。此外,孕婦還需定期監測肝功能、病毒載量及其他相關指標,確保治療效果和安全性。
嬰兒出生后疫苗接種 HBV的預防策略之一是為所有新生兒提供及時的疫苗接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推薦,所有新生兒應在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是防止HBV 感染的首要措施。新生兒完成三劑疫苗接種后,能夠獲得有效的免疫保護。對HBsAg 陽性孕婦所生的嬰兒,除了常規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外,還應立即給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HBIG是一種含有高濃度乙肝抗體的免疫制劑,通過被動免疫可以立即為嬰兒提供抗體,減少其感染 HBV的風險。據研究,HBIG與疫苗接種聯合使用,能大大降低嬰兒感染HBV的概率,尤其是在孕婦病毒載量較高的情況下。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乙肝疫苗的接種應按照完整免疫程序進行,通常包括出生后立即接種1劑,1個月時接種第2劑,6個月時接種第3劑。根據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具體規定,部分地區還會推薦加強免疫,以確保嬰兒獲得長期保護。
母乳喂養的注意事項 HBV是否通過母乳傳播,仍是一個研究中的問題。現有研究表明,HBV主要通過血液傳播,而通過母乳傳播的風險較低,尤其是在孕婦沒有乳頭破損的情況下。WHO和CDC均表示,如果孕婦的HBV病毒載量經過治療得到有效控制,且乳頭沒有破損或潰瘍,母乳喂養是安全的。然而,病毒載量較高的孕婦,尤其是HBeAg 陽性和HBV-DNA水平較高的孕婦,應謹慎考慮母乳喂養,根據醫生建議選擇其他喂養方式。此類孕婦應定期監測HBV-DNA水平,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喂養方式。
分娩管理 HBsAg 陽性的孕婦在分娩時需要特別注意操作,以減少母嬰傳播的機會。研究表明,剖宮產與陰道分娩對HBV母嬰傳播的影響沒有顯著差異,關鍵是控制孕婦體內的病毒載量。分娩過程中應重點關注新生兒的防護措施,確保新生兒在出生后盡早接種乙肝疫苗并接受 HBIG 治療。此外,分娩過程中應避免任何可能導致母嬰血液接觸的操作,確保醫療人員無菌操作,避免母嬰間通過血液或體液傳播病毒。若分娩時發現有血液污染情況,應及時清洗和消毒新生兒,并密切觀察其健康狀態。
嬰兒隨訪和監測對接受乙肝疫苗接種的嬰兒,出生后應進行定期隨訪和監測。通常在出生后6個月,嬰兒需檢測HBsAg以及乙肝抗體的水平。如果嬰兒接種疫苗后未產生足夠抗體,可能需進一步加強免疫或注射額外的免疫球蛋白。此外,嬰兒在2歲時應再次進行乙肝疫苗的抗體檢測,確保其獲得了長期免疫保護。通過嬰兒的健康隨訪,可以盡早發現嬰兒是否受到 HBV 感染,尤其是通過母嬰傳播途徑的感染。如果嬰兒在隨訪中被確診為 HBV感染,需進行后續的抗病毒治療與監測,以防止CHB的發生。
嬰兒隨訪和監測對接受乙肝疫苗接種的嬰兒,出生后應進行定期隨訪和監測。通常在出生后6個月,嬰兒需檢測HBsAg以及乙肝抗體的水平。如果嬰兒接種疫苗后未產生足夠抗體,可能需進一步加強免疫或注射額外的免疫球蛋白。此外,嬰兒在2歲時應再次進行乙肝疫苗的抗體檢測,確保其獲得了長期免疫保護。通過嬰兒的健康隨訪,可以盡早發現嬰兒是否受到 HBV 感染,尤其是通過母嬰傳播途徑的感染。如果嬰兒在隨訪中被確診為 HBV感染,需進行后續的抗病毒治療與監測,以防止CHB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