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進行性肝纖維化的晚期階段,常見的原因包括慢性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一般認為肝硬化早期可以通過治療逆轉,晚期則不可逆轉,只能進行肝移植。一旦進入肝硬化晚期(失代償期),患者會出現多種并發癥,預期壽命將顯著縮短。肝硬化失代償期主要并發癥包括靜脈曲張出血、腹水、腹膜炎、肝性腦病、肝細胞癌、肝腎綜合征、肝肺綜合征等。本文主要介紹靜脈曲張出血,因為大出血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危及生命。
肝硬化靜脈曲張的危險性肝硬化靜脈出血指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晚期的常見危急重癥,也是肝硬化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每次出血的死亡率高達20%",且出血后一年內有70%的概率再次出血。因此,預防靜脈曲張出血很重要。可以通過篩查明確肝硬化晚期患者是否存在靜脈曲張,篩查手段通常為胃鏡。腿部靜脈曲張很常見,靜脈像蚯蚓一樣彎彎曲曲、突出于皮膚表面。胃鏡下食道的靜脈曲張也是這樣,彎曲且突出于食道表面。
肝硬化靜脈曲張的形成肝硬化患者可導致門靜脈高壓,靜脈曲張形成是為了降低門靜脈系統高壓,以及使血液回流到體循環。門靜脈和肝靜脈之間的壓力梯度12毫米汞柱的患者可能發生靜脈曲張出血,我們可以用超聲檢查間接評估患者是否存在門靜脈高壓。
肝硬化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臨床表現患者通常表現為嘔血或者黑便。血液在胃酸作用下,紅細胞被破壞,顏色變為咖啡色;經過腸道被分解為黑色。若出血量不大,患者可表現為黑便,即大便顏色發黑,甚至為柏油樣便,便意頻頻,一般為不成型便或稀便。因為癥狀不明顯,所以此階段容易被忽視。建議肝硬化患者每次排便后關注大便顏色及性狀。若出血量增大,部分血液來不及被消化,大便可為暗紅色;若出血量繼續增大,出血速度大于胃排空速度,通常發生嘔吐咖啡色物質甚至嘔血,同時伴隨口渴、冷汗、心悸、乏力、煩躁、意識模糊、面色蒼白、視物不清甚至暈厥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現。需要注意的是,意識模糊并非只是表現為叫不醒,頻繁打哈欠、莫名出現明顯困意均需警惕。而且腸道及胃部均可儲存一定量的血液,尤其是腸道,數小時內沒有繼續便血、嘔血,并不代表出血已停止。
肝硬化靜脈曲張的自然病程約一半的患者靜脈曲張出血會自發停止,但很容易再次出血,且較嚴重的出血不太可能自發停止。因此,建議所有出血的患者均應盡快至醫院就診,如出血量較大,則立即平臥,呼叫急救車就診。
肝硬化靜脈曲張的預防策略可通過以下方法預防靜脈曲張出血:治療基礎肝病,如戒酒、接種乙肝疫苗等;評估是否進行肝移植;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內鏡下靜脈曲張套扎術。
急性靜脈曲張出血的治療" 臥床、禁食水。急性失血時,直立位血壓會更低,所以應平臥;無論何種消化道大出血,急性期均需禁食水,不僅可以避免出血加重,還可為后續內鏡治療做準備。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失血患者口渴明顯,喝水欲望強烈,我們應安撫其情緒,充分解釋原因。 血流動力學復蘇,包括輸血、輸液、使用升壓藥等。靜脈出血量大,因此輸液并不能解決貧血問題,甚至會使血液稀釋、貧血加重,故而輸血尤其重要;又因血資源緊張,大量輸血可能需要家屬互助獻血,因此建議肝硬化患者的家屬了解患者血型及當地獻血政策,以便應對突發情況。 藥物止血。確認出血部位需要一定的時間,治療開始時就應予以血管活性藥物止血,而非等找到出血來源后再止血,并且確診期間不應停藥。 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死亡、感染和再出血的風險。 氣囊壓迫法。是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短期止血的一種有效方法,但由于其并發癥和氣囊放氣后的再出血,這一方法只能暫時穩定病情。對藥物止血無效和早期再出血的患者,該方法止血成功率較低。 胃鏡治療。是活動性靜脈曲張出血的首選根治性治療,一般選用內鏡下靜脈曲張套扎術(EVL),術后患者再出血率、死亡率和治療相關并發癥較低。 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IPS)。通過頸靜脈進入肝內門靜脈并放置支架。該方法為微創手術,創傷小且風險低,還可降低死亡率及再出血率。如果接受EVL和/或" 受體阻滯劑治療后出血仍復發,治療應首選TIPS。 肝移植。是一種長期治療方法,但獲得供肝前通常需要等待很長時間,且花費巨大。
營養支持據報道, 50%~100%的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存在疾病相關營養不良,表現為體重減輕、肌肉含量減少等,因此建議肝硬化患者攝入更多的能量,建議多餐、進食早餐和宵夜。此外,還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補充微量元素等。以上均需要專業醫生或營養師根據病情及理想體重計算。存在食管靜脈曲張的肝硬化患者應避免吞咽硬物,以免劃破食道造成出血;止血成功且恢復飲食后,應先少渣或無渣飲食,逐漸過渡至正常飲食;TIPS術后患者恢復飲食后,應緩慢增加蛋白質含量,并監測血氨,警惕發生肝性腦病。
中醫治療肝硬化靜脈出血屬于中醫學“血癥\"的“嘔血”\"吐血\"“便血”范疇。無論寒熱虛實,治療以止血為急務。單味藥中,三七粉、白及粉、大黃炭均可;針刺主穴可選足三里、中皖、胃俞,其他穴位需辨證選取。辨證論治以治火、治氣、治血為總則:胃熱熾盛、絡破血溢,方選三黃瀉心湯加減;脾不統血、血溢脈外,方選歸脾湯加減;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方選甘草人參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