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0歲的男子,因近段時間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加班,時常覺得乏力、困倦來找中醫醫生,想服中藥調理。醫生詳細詢問后得知他還常常出現心慌、容易肚子餓、口渴口干、很容易出汗,并且近一個月體重輕了10余斤;倒是正好應了他準備減肥的計劃。四診合參可見:患者神色焦慮,顏面潮紅,口唇鮮紅,舌質紅絳舌體瘦,無舌苔,脈象弦數;再測血壓120/80毫米汞柱,心率115次/分。難道是消渴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醫生馬上安排了進一步檢查,做了血常規、總蛋白、前白蛋白、甲狀腺功能、超敏促甲狀腺激素等。終于明確了是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還存在低蛋白血癥、白細胞下降等并發癥。隨即前往內分泌科開展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規范化治療,經治2周后復診各種癥狀顯著好轉;可惜患者似乎要往胖的方向發展了,因為胃口依舊很好。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是由多種病因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引起的臨床綜合征。最常見病因是Graves 病,這是一種伴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
甲亢常見的癥狀 神經系統癥狀,如容易激動、神經過敏、性情急躁、失眠多夢等。" 高代謝綜合征,如怕熱、多汗、低熱、消瘦、肌肉無力等。眼部癥狀,如眼球突出、眼睛凝視或呈現驚恐眼神等。 運動系統癥狀,如不同程度的肌無力、肌肉消瘦、肌萎縮等。 消化系統癥狀,如食欲亢進、大便次數增多、體重明顯下降等。心血管系統癥狀,臨床發現絕大多數甲亢患者有心悸、氣促的癥狀表現。
甲亢常用的治療方法口服或者外用抗甲狀腺藥物是目前最方便和安全的治療方法之一;藥物控制不佳時可考慮放射性核素碘治療;而在某些情況下,如抗甲狀腺藥物和放射性碘治療無效或不適合時,需要選擇外科手術治療?,F代針對甲狀腺疾病有成熟的多學科會診治療,能更好地根據患者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甲亢生活方式的調理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補充身體高代謝狀態的熱量消耗;補充優質蛋白質,如肉類、乳制品等;補充富含維生素及維生素C的食物,包括新鮮水果、蔬菜,及適量豬肝等;避免食用含碘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海魚等;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濃茶、咖啡、煙酒等引起興奮的食品、飲品。
中醫認為甲亢主要與情志不舒暢導致郁瘀內傷、體虛肝腎不足,或者長期飲食失調或水土失宜等因素有關;其主要癥狀表現符合陰虛火旺的特點,屬于中醫“癭氣”“消渴”“心悸”等疾病范疇。傳統中藥治療可根據甲亢患者的具體情況,結合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常用方劑如《蘭室秘藏》中記載的當歸六黃湯具有養陰、清火等功效,再根據患者的舌象、脈象等特點加減輔助藥物,比如沙參、麥冬、夏枯草、玄參、牡蠣、橘核等具有促進益氣養陰、疏肝理氣、滋陰降火、軟堅散結功效的藥物。還可以運用針灸治療,通過針灸平衡氣血,修復受損器官,改善病情。比如選用內關、勞宮、大陵等穴位改善心慌癥狀,選用太沖、章門、陽陵泉、百會、安眠等穴位改善情緒癥狀,選用太溪、復溜、三陰交等穴位改善汗多癥狀;根據中醫經絡理論調節人體氣血運行,調節患者病情,有標本兼治效果。平時也可以通過自我按摩這些穴位進行保健預防。
中醫調養更注重個體化,講究“因時、因地、因人\"調節個人情緒、生活起居;平時可以適當進行傳統功法“八段錦”的練習,以收獲調理氣血、增強體力、安神助眠等功效,還能通過佩戴香囊、吟唱等方式發揮安神、疏肝理氣等效果。但必須注意按時按量服用甲亢藥物,定期隨訪甲狀腺功能、彩超,觀察疾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