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字字生香,淡雅如幽菊。沒有澎湃的起伏,沒有煽情的引導,更沒有任何語言雕琢的渲染,如涓涓溪流,潤澤入心。哲理和禪意共生,讓人心起旖旎,但又不迷失自己。閱讀先生的《晴窗一扇》,便是如此。
晴,晴朗,多指天空無云,純凈明亮。一扇窗,可指屋子的窗,方寸之地,可視度有限,亦如先生所指,是內心一扇純凈清澈的窗。心有晴窗,才可以透徹之心待己待人。正如先生所寫:“既然是晴窗,就要有進有出:曾擁有的幸福,在失去時窗還是晴的;曾被打擊的重傷,也有能力平復。努力維持著窗的晶明,如此任時空的梭子如百鳥之翔在眼前亂飛,也能有一種自在的心情,不致心亂神迷。”
是啊,一扇心的晴窗,就是內心和外界的過濾鏡,阻擋的是外界所遇的坎坷險境,縱然在人生路上走得磕磕碰碰,傷痕累累,也無法侵襲內心那片純凈自由的天地。遍歷人世間的得與失,輸與贏,擁有過,幸福過,自然也需要接受失去和傷痛。這世間沒有所謂的來日方長,也不會有永久的幸福美滿。傷痕是歲月的勛章,留下它,并不表示你是懦弱的。
花開花落,云卷云舒,四季輪回,人生海海,不過是人生常態。你在或者不在,也會是滄海桑田,生生不息。每個人的存在如一粒沙,起不到驚濤駭浪的作用,何不守著一方晴窗,把日子過成淡泊靜好。你的幽怨,換不了時間的推移,何必為此郁悶傷神?先生說:“到最后竟使得‘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一點也不假。既然這是最終結果,又何苦獨自神傷?
先生還寫道:“許多人回憶過去的快樂,恨不能與舊人重逢,恨不能年華停駐,事實上,卻是天涯遠隔,是韶光飛逝。即便真有一天與故人相會,心情也像冰雪封凍的極地,不免被時空的箭射中而哀傷不已吧!”你看,這就是人生。往前走的人生路,總有需要接受和擁有的事物和情感。總是陷入回憶的旋渦中,總是在過去的情感糾葛中不能自拔,韶華已逝,相聚無期。思念總是美好的,正如這一句:“人的生命雖然渺小短暫,但它像一扇晴窗,是由自己小的心眼里來照見大的世界。”
時間的流逝緩慢而不停留,改變的是人的心境。人無法讓時間加速或停留,但可以透過心的晴窗看世界。學會接納、舍棄、放手、再擁有。喜歡這一句:“一扇晴窗,飛進來春花,就有春花;飄進來螢火,就有螢火;傳進秋聲,就來了秋聲;侵進冬寒,就有冬寒。闖進來情愛,就有情愛;刺進來憂傷,就有憂傷……”你看,無論哪一樣,都是生命最真切的體驗,無論晴窗中進出的哪些,皆是命運的安排,最終的歸宿如何,其實不就是取決于你自己嗎?
心有一扇晴窗,靜看這大千世界。有了春花,便賞它花香四溢;有了螢火,便喜它熒熒點點,趣味無窮;有了秋聲,不必有悲秋憂愁,只看它楓葉紅火;有了冬寒,便可圍爐夜讀,豈不美得很;有了情愛,就歡喜地享受愛情的甜蜜吧;有了傷痛,就積極療傷……人生苦短,不必為難自己。
做一個心有晴窗的人,才懂得真正的愛,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編輯 高倩/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