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去某地旅游,見大山連綿不絕,好不壯觀,感嘆之余突發(fā)奇想:“在這里養(yǎng)雞應(yīng)該不錯?!庇谑?,他經(jīng)過實地考察后,放棄了在城里的工作,在大山下租了一片樹林,專門養(yǎng)雞。
小伙子眼光果然不錯,此樹林有條小河從中穿過,小河里有小魚小蝦螃蟹;樹林里灌木叢茂盛,有大量蚊蟲和菌菇等可供雞食用;小樹林四季都有野生水果和堅果,成熟后讓雞食無憂。小伙子的雞原生態(tài)放養(yǎng),營養(yǎng)高,味道好,不久便“雞名遠揚”。
不過,小伙子有一個煩惱,雞是散養(yǎng),野性十足,不僅在小樹林里到處跑,并且還會飛上樹,夜宿樹上,很難抓。每抓一只雞都要費不少功夫,小伙子想了很多辦法,收獲都不大。
無奈,小伙子只得請教當?shù)卮迕瘛R晃唤虝壬肓讼胝f:“我有辦法?!苯虝壬』镒佣噘I些火腿腸回來,切成丁,放上多種香料在鍋里炒。小伙子不解,但是照做了。一會兒,一鍋炒制好的火腿丁香飄四溢,滿山的雞好像都聞到了,從遠處飛奔而來。教書先生又讓小伙子準備一筐樹葉和無數(shù)包牙簽過來。小伙子越發(fā)不明白,但很快準備好了。這時候,成百上千的雞都圍了過來。教書先生讓小伙子準備好抓雞的繩子和筐,小伙子照做。
只見教書先生拿一片樹葉,很熟練地用一根牙簽穿在底部,讓樹葉形成一個半弧的形狀,再用牙簽穿一塊火腿丁,放進半弧的樹葉里面。做好一簸箕后,全部丟給不遠處的雞。一只只雞迫不及待地上前叼起樹葉中間的火腿丁就跑,可樹葉像一個臉罩,剛好遮住了它們的眼睛,看不到前面是哪里。有的雞撞在了樹上,有的雞撞在石頭上,有的雞撞在一起,有的雞在原地打轉(zhuǎn)轉(zhuǎn)。雖然這樣,雞一直叼著穿著火腿丁的樹葉,舍不得松口。小伙子一看樂了,趕忙去抓。這些貪吃的雞就像“木雞”一樣好抓。不一會兒,小伙子就抓到了幾十只雞。
事后,小伙子問教書先生:“這是什么方法?”教書先生說:“這是‘一葉障目’抓雞法。”小伙子恍然大悟。原來,一葉障目也可以這么用。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的人和雞一樣,得到好處以后就不愿意放棄,最終被抓個正著,一敗涂地。
(編輯 雪彤/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