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蟬爬上樹,這是它蛻殼后的第一天。這只蟬在樹上鳴叫,試圖呼喚它的同類。秋風寒涼,裹挾著枯葉落地的絕唱,沒有蟬聲回應的枯葉林似乎在傳遞一個信息,它可能是今年這片林子里最后一只蟬。
爬上樹的蟬繼續聒噪,蟬聲吸引了幾個路人,他們以為誤聽,炎夏已過去好些時日,在這個清冷的秋天,還會有蟬的出現?
這只蟬注意到了路人好奇搜尋它的目光,卻并沒有太多理會,它依然無所顧忌地鳴叫,沒有同類的呼應不再重要。此時此刻,它不為呼喚誰而鳴,所有的嘶叫,都只為自己吶喊,為了這一聲聲吶喊,它已經在地下蟄伏許多年了。
多年前,這只蟬也在樹上,但那時它還是一粒卵。它被隱藏在樹干里,孵化成一只脆弱的若蟲,然后乘著夏風抵達地面,在沒有被翻找食物的鳥類發現之前,迅速鉆進土壤的縫隙。這片土地從此成了它的藏身之地,樹木根系的汁液成了它的生命之源。冬來暑往,春來秋去,它和它的同類都在地下慢慢生長、變化。這個過程很慢,可能300天,可能3年,或者可能13年甚至更長,直到變成披了一層殼的知了猴兒,這時才會選擇一個夏日,從土里鉆出來,順著樹干往上爬,在樹枝或樹葉下棲息,經過一夜羽化,成為一只人們眼里喜歡聒噪的蟬。
有一種說法,蟬,只能活七天,所以要成為第八天的蟬,便成了眾多蟬的心愿。夏至后,第一批蟬迫不及待羽化出來,它們是這只秋蟬的師兄師姐,這批夏蟬叫得最歡,它們在最好的季節鳴叫,也理所當然地活過了七天,不,是七個七天都不止,因為季節好,雨水浸潤后樹干的枝葉汁水豐潤,這批夏蟬也活得滋潤。
夏蟬之后,更多的蟬一批又一批羽化后爬上樹,它們差不多都度過了許多個七天,從枝葉汁水豐潤的夏季順時來到風和日麗的秋天,在第一股北方的冷空氣到來之前,度過一只蟬最自由快樂的一生。從一年的夏至到中秋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許多蟬的聒噪幾乎從白天到深夜,許多人做夢都會感受到蟬在隨時隨地表達快樂。
蟬聲稀疏的時候,秋涼撲面而至,伴隨幾場秋雨,樹林間霎時清冷下來。誰也不會想到,雨后初霽,秋陽撥開云層,夕陽下,一只掉隊的知了猴兒鉆出了地洞,羽化成這個秋天的最后一只蟬。在試著大聲招呼同類失敗后它明白,之后所有的鳴叫都只為自己,在這個深秋,在這個風吹枯葉落的季節,它得為最后一只蟬短暫的一生而歡呼。
樹下的路人幾經搜尋,終于看到了那只拼命聒噪的蟬。路人們都很振奮,他們深知,陰冷的深秋,一只爬上樹的蟬,可能活不過七天,但它大聲吶喊的模樣,依然很棒。
(編輯 高倩/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