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那個既遙遠又切近的世界:重讀《十日談》

2025-09-02 00:00:00黃昱寧
上海文學 2025年9期

去年最有意思的收獲之一,是重讀了《十日談》。

《十日談》究竟是怎樣一本書?我們可以在各種文學史上輕易找到關于這本巨著的定評。它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巨著,是塑造歐洲小說——尤其是短篇小說傳統的開創性文本。換句話說,盡管體裁各不相同,但《十日談》常常是被拿來和《荷馬史詩》《神曲》《一千零一夜》《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及《堂·吉訶德》相提并論的古典名著,它們都屬于對如今的世界文學版圖產生過無可替代的重大影響的源頭作品——我們完全可以這么說:沒有一部文學史能繞開這些源頭,來談論文學何以成其為文學。

不過,與此同時,對《十日談》這部書的解讀與闡釋也是相當艱巨的。這并不是因為這部名著的文字有多么晦澀艱深——恰恰相反,我們現在看到的中譯本都是明白曉暢的白話文,小說里的故事也通俗易懂,比起其他“源頭作品”來,《十日談》算是可讀性非常強的。但是,《十日談》的“難”,表現在別的層面:一方面,因為寫作年代與當下相隔久遠,現代讀者往往不易代入古典時空產生共情,甚至對于小說在嬉笑怒罵中表達的“三觀”深感疑惑;另一方面,這部巨著的框架很特殊,大故事里套著一百個小故事,梳理這些故事的價值和敘事特點常常會陷入散亂蕪雜的局面,不容易抓住重點。因此我們今天的解讀,也要從這兩個難點入手。首先,讓我們來想象一個與現實迥然不同的時空,回到十四世紀的歐洲,來看看誕生這部巨著的時代大致是什么樣子。

《十日談》的寫作年代大約在一三四九到一三五三年間。這段時間在歷史坐標系上的位置,屬于中世紀的晚期,具備了這個時代的重要特征。長話短說,這個年代的歐洲在政治上實行封建統治,經濟上以封建制莊園的自然經濟為主,天主教的控制力達到了空前的強度,其影響滲入歐洲人的日常生態,當然也留下了許多關于宗教裁判所的恐怖傳說。相對于現代,中世紀的科技生產水平發展平穩而緩慢,黑死病頻繁席卷全球,根據估算前后吞噬了歐洲兩千多萬人口。人們之所以給中世紀貼上“黑暗時期”的標簽,往往與上面提到的這些因素有關。不過,中世紀并不是鐵板一塊,在它陰郁、肅穆、僵硬的表面下埋藏著多元化的可能,也孕育著現代社會的萌芽。無論是商業社會的興起,主權國家和現代政治的雛形,還是宗教改革的發軔,乃至人們在瘟疫陰影中艱難發展的公共衛生系統,都是在中世紀——尤其是中世紀中晚期逐漸形成的。在這段時間里,文化上的突破甚至更為鮮明,高等教育在中世紀悄然成形,偉大的文藝復興以及隨之而來的思想解放也都在十四世紀揭開了帷幕?!妒照劇氛俏乃噺团d早期的代表性作品。

以上談到的時代特征在《十日談》里不僅都有清晰的痕跡,甚至常常體現在故事的核心價值和文本意圖中。我們甚至可以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這些時代因素,《十日談》就不可能是現在這個樣子,甚至根本不會誕生。比如說,中世紀天主教控制下的歐洲生活,當時正在興起的商業階層與教權統治的矛盾,人性與所謂“神性”的沖突,時刻被黑死病威脅的無常人生,以及文藝復興初期生機勃勃卻又蘊含著認知矛盾的創作環境,都是理解這部巨著的關鍵詞。

當然,哪怕是像《十日談》這樣時代性烙印鮮明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這樣的故事,這樣的題材,必須在合適的時間遇上合適的作者,才可能產生合適的文本。如果我們稍稍梳理一下創作這部小說的卜伽丘的人生軌跡,就能發現,他既是時代的產物,也有其獨特的經歷與背景。

關于喬凡尼·卜伽丘的生平細節,還存在不少爭議。公認度比較高的說法是,卜伽丘生于一三一三年,父親是佛羅倫薩的一個商人。卜伽丘很可能是他的私生子,童年時代在佛羅倫薩度過,直到父親被派駐那不勒斯。老卜伽丘對小卜伽丘的設定是繼承自己的衣缽,從那不勒斯銀行的學徒開始走上商業道路,但小卜伽丘堅決不從,最后他走了一條折中道路,到那不勒斯大學學了六年的教會法典。

不過,后來的事實證明,法學仍然無法喚起卜伽丘真正的熱情。在求學期間,卜伽丘的收獲大多來自別的方面:他與國王的一個已經出嫁的女兒暗通款曲,后者成了后來卜伽丘很多詩文的靈感源泉;此外,卜伽丘在那段時間里出入宮廷、學府和商界。像當時那位比較開明的那不勒斯國王一樣,卜伽丘一生廣泛結交,無論是貴族、商人還是神學家、天文航海學家、詩人和文學家,都在他的朋友圈里。在他們的影響下,卜伽丘博覽群書,創作力旺盛,寫了大量長詩和散文體的長篇傳奇。這些早期作品盡管大多取材于古典神話,但文本中充滿現實感和對世俗生活的飽滿熱情。我們在這些作品的字里行間,能捕捉到作者對于禁欲主義的質疑與諷刺,也能看得出作者在敘事技術上的成熟度。我們甚至能從他寫在一三四一年的傳奇故事《亞梅托的女神們》里看到多人輪流講故事的結構。種種跡象表明,《十日談》的創作思路在卜伽丘的早期寫作中依稀可見。

不過,與卜伽丘的創作道路同時進行的,還有他本人及家庭并不平坦的人生際遇。父親在那不勒斯的破產迫使卜伽丘只能跟隨他一起回到佛羅倫薩。在此后的時間里,動蕩的政局、不穩定的經濟乃至晚年多病的身體,都給卜伽丘的創作生涯投下過重重陰影。不過也有對他的寫作和思想產生巨大影響的事件發生——比如他在一三五○年與意大利詩人、被譽為“文藝復興之父”的弗蘭齊斯科·彼得拉克的歷史性會面。彼得拉克比卜伽丘年長將近十歲,其深厚的古典造詣和“復興古典”的主張令當時的卜伽丘深為折服,將其奉為終身導師。但丁、彼得拉克和卜伽丘被并稱為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巨頭,因此,其中這兩位巨頭的交會與碰撞,無論是在文學史上,還是在卜伽丘的個人創作生涯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不過,回過頭來看,彼得拉克與卜伽丘的性格和觀念其實也存在不小的分歧——甚至有研究表明,卜伽丘晚年對于自己的作品的動搖和反思,以及他后來退回保守陣營的傾向,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彼得拉克的影響。不過,據說也正是彼得拉克,在卜伽丘產生嚴重自我懷疑,甚至想將《十日談》付之一炬的時候及時阻止了他,使得我們今天還能看到《十日談》文本的全貌。

時代風云與個體經歷的齒輪在一三四九年終于轉到了一個互相咬合的位置:卜伽丘開始創作《十日談》,寫了五年才完工。《十日談》譯成中文后將近五十萬字,篇幅很長,但卜伽丘打造了一個精巧的結構,把一百個故事組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小說的開篇,他就用一個膾炙人口的引子將這種結構呈現在讀者面前。

敘述者在引子里把時間設置在一三四八年,也就是卜伽丘開始創作的前一年,地點在佛羅倫薩,故事的緣起就是在那一年里真實發生的大瘟疫。卜伽丘以寥寥數筆便勾勒出一幅仿佛世界末日般慘絕人寰的景象:城里哀鴻遍野,十室九空,從三月到七月就死了超過十萬人。接著,他筆鋒一轉,將視線從恐怖的場面轉向世態人心的轉變,最后聚焦到一群在這場浩劫中幸存的貴族青年。他們一共有十個人,七女三男,彼此相識或相戀,在教堂參加完彌撒之后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攢出了一個極具浪漫色彩的想法,并且立刻付諸實施——帶著他們的仆人一起組團奔赴城外的莊園。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引子的后半段,無論是情節的走向還是敘述的筆調都與前半段完全不同,充滿愁云慘霧的現實世界陡然煥發出亦真亦幻的烏托邦色彩。莊園里鳥語花香,無憂無慮,應有盡有。青年男女們非但擺脫了瘟疫的危險,而且豐衣足食,開始尋求精神上的慰藉。從他們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既希望在經歷劫后余生時感受生活的美好,“由著自己的心意尋求快樂”,但又不想陷入虛無而墮落的精神狀態,希望能“并不越出理性的規范”。有趣的是,他們一致決定,圍在一起講故事是重構精神家園的有效手段。

這個思路有點像我們熟悉的《一千零一夜》里山魯佐德每天講一個故事,用故事的懸念來換取國王延遲執行死刑的決定。但是,在結構上,《十日談》顯然更為復雜。十個青年,每人每天都必須講一個故事。但每天的故事會都有人輪值,在那一天里他(她)就是王者,規定故事的主題,決定講故事的順序。我們到后面會發現,從全書的結構來考量,這樣的安排至少有兩個功能:其一,每天的故事能擁有相對集中的主題,通過互相補充延伸,小故事就連綴成了大故事。我們既可以把整部書看成一個大故事,也可以看成十個中故事,或者一百個小故事。其二,輪流講故事的過程既有故事里的視角,也有故事外的視角,敘述者與聆聽者、評論者的互動一直穿插其中,文本創作的意圖、技巧和傳播效果與文本本身形成饒有趣味的對照,讓《十日談》從一開始就帶著相當強烈的“元小說”的色彩。

通常對《十日談》主題的分析都是從卜伽丘對天主教會的諷刺抨擊開始的,因為在第一天大家“自由發揮”的十個故事里,有一半都跟天主教以及修道院有關,其中第二個故事更是《十日談》里的名篇之一。話說巴黎商人楊諾一心想勸說猶太人亞伯拉罕放棄猶太教改信天主教,亞伯拉罕不愿順從,就想出一個借口敷衍,說不妨讓他到天主教的大本營羅馬去走一遭,看看教皇和大紅衣主教的氣派有沒有可能讓自己幡然感悟。楊諾聞言大驚失色,因為他雖然是虔誠的天主教信徒,卻深知羅馬修道院內部的虛偽腐敗是經不起細看的,貪財好色的修道士們足以讓亞伯拉罕對天主教望而卻步。然而,亞伯拉罕并不理會楊諾含糊其辭的辯解,執意要奔赴羅馬。

不出楊諾所料,亞伯拉罕在羅馬幾乎把教會上上下下荒淫無度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修道士們貪得無厭的嘴臉與天主教教義標榜的禁欲主義背道而馳,形成讓人震撼的反差。不僅如此,作為一個精明的猶太商人,亞伯拉罕還敏銳地覺察到了其中一本萬利的生意經:“不論是教堂里的職位,祭壇上的神器,都可以任意作價買賣。貿易之大、手下經紀人之多,決不是巴黎這許多綢商呢賈或是其他行業的商人所能望其項背。修道士借著‘委任代理’的美名來盜賣圣職,拿‘保養身體’做口實,好大吃大喝;仿佛天主也跟我們凡人一樣,可以用動聽的字眼蒙蔽過去?!?/p>

故事寫到這里,無論是先前楊諾的心虛,還是此刻亞伯拉罕的揭穿,都已經鋪陳了足夠的筆墨。就在我們都以為故事會像楊諾預料的那樣結束時,亞伯拉罕最終的決定卻來了一個意外的反轉,而且他的理由也是自洽的。在他看來,羅馬不是什么“神圣的京城”,而是容納一切罪惡的大熔爐。那些本該充當天主教的支柱和基礎的“牧羊者”正在日以繼夜、千方百計地好讓天主教早些垮臺。然而,即便如此,天主教還是在日益發揚光大,這只能說明“一定有圣靈在給它做支柱、做基石”,所以它當然就比其他教派更為偉大神圣。這一點讓亞伯拉罕幡然醒悟,決定馬上接受洗禮。從此以后,“再也沒有什么可以阻擋他成為天主教徒了”。

耐人尋味的是,亞伯拉罕的這套以“圣靈”為名的邏輯看起來冠冕堂皇、不容反駁,但我們還可以多想一層:當亞伯拉罕親眼見識了這個罪惡的熔爐如何生財有道之后,吸引他皈依的究竟是“圣靈”的支持,還是“生意”的前景?在羅馬的修道院里,究竟是所謂的神圣性還是幾乎規避了所有約束的世俗性讓人們趨之若鶩?故事沒有給出任何直接的答案,但可供聯想的空間是多重的。在這一則精巧、幽默得如同當代脫口秀的小故事里,卜伽丘對于“神權”與“人性”之間矛盾的洞察力,不僅異常準確,而且達到了相當可觀的深度和力度。后來,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曾在著作中引用過這個聰明而深刻的故事。

我們一般喜歡站在今天的視角,給卜伽丘貼上反抗天主教統治的標簽。不過,要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還是離不開那個時代的具體語境。當時的意大利,既是被教皇和紅衣主教牢牢控制的天主教中心,同時也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最早興起的地區之一。封建體制、宗教信條和中世紀意識形態對于新興的商業和資產階級的約束,在十四世紀已經越來越明顯。對個性的張揚,對世俗生活的重視,以及有意無意地凸顯“人性”獨立于“神性”之外的價值,不僅呼應了在瘟疫后幸存的人們的心理需求,而且也是新興的經濟秩序倒逼意識形態的產物。在整部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出商業倫理漸漸在城鎮中占據主導地位的過程。機智、老練和所謂“以人為本”的商業及城市價值觀與保守、遲鈍和狹隘的傳統勢力形成競爭關系,并且隨著城市中心的興起和貨幣化的經濟體系發展,即將取而代之。

在那個醞釀變革的時代,處在沖突漩渦里的創作者究竟有沒有特別清醒、明確、堅定且前后一致的觀念和主張?這個問題并不存在一個標準答案。無論是但丁、彼得拉克還是卜伽丘,我們都能在他們的作品和經歷中找到彷徨、痛苦和懷疑的痕跡,卜伽丘晚年嚴重的自我否定就很能說明問題。因此,與其把卜伽丘形容成一個反封建反宗教的斗士,倒不如說《十日談》是卜伽丘觀察和記錄世俗百態的手段。他對于新興商業階層的同情,對于僵化腐敗的教會的抨擊,更多地出于直覺,而不是出于系統而自覺的批判意圖。對于人世間既有的秩序和規范,他不像但丁那樣飽含憤怒與絕望,而是更愿意用一種嬉笑怒罵的心態來看待它、玩味它。當我們考慮到這一點以后,對于卜伽丘在這些諷刺故事背后所持的作者立場,就會有更全面客觀的看法。

比方說,除了第二個故事之外,《十日談》里還有大量拿教會、修道士以及修女們開刀的故事,大部分情節都是通過揭穿他們表里不一的騙局來展開的。比如在第三天的第四個故事和第八個故事里,修道士或者修道院院長為了占有信眾的妻子,都采取了虛構修行要求的辦法,達到蒙蔽虔誠丈夫的目的——甚至在地窖中虛構了地獄場景,讓丈夫以為自己已經身故,然后在妻子懷孕之后又安排了丈夫的“復活”,其套路的復雜性令人嘆為觀止。我們把這些辛辣、滑稽而又不無酸澀的故事看完以后,會發現卜伽丘的態度其實是有兩重性的:一方面,他往往會表明抨擊和諷刺的立場,以“勸喻”和“警示”的口吻引導信眾破除對教會的執念和迷信,同時也半真半假地期待教會的自我修正機制發生作用;另一方面,對于故事里涉及的人們(包括神職人員)對于欲望和享樂——尤其是對性與愛的追求——他始終抱著寬容、理解和同情的態度。卜伽丘的敘述似乎總包含著這樣的潛臺詞:教會表面上對欲望的壓制與這些從業者實際上樂此不疲的行為之間構成了巨大的反差,而這種反差恰好有力地證明了人間欲望是正當的,也是美好的。

這樣的潛臺詞在另一部分同樣占比較大的故事里,就轉化成了更為直接且鮮明的態度。卜伽丘對于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的觀察,始終帶著珍貴的好奇心和同理心,對于那些游離于社會規范之外的男歡女愛,常常不吝惜熱烈的贊美——而包裹在贊美之外的,常常是一襲凄美而憂傷的長袍。

典型的例子出現在《十日談》的第四天,在那天輪值的國王規定大家都得講一個結局悲慘的愛情故事。第一個故事是《十日談》的名篇,講述出身高貴的郡主綺思夢達與地位卑微的紀斯卡多墜入愛河卻被父親棒打鴛鴦的故事。父親為了彰顯父權的威嚴,不僅絞死了紀斯卡多,而且把他的心臟盛在金色的杯子里給郡主送去??ぶ髟缬辛烁八赖臎Q心,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毒藥,將毒液傾注在愛人的心臟上,隨即將毒汁一飲而盡,毅然“擺脫了這苦惱的人生”。除了這極具儀式感的悲慘結局之外,這則故事令人特別難忘的是綺思夢達和紀斯卡多自始至終不卑不亢、慨然赴死的態度。尤其是綺思夢達前后幾大段與父親交鋒的臺詞,如同戲劇舞臺上的獨白一般氣勢磅礴,我們仿佛能看到卜伽丘借著這位美麗而勇敢的女性之口,吶喊出他自己的心聲:“我們人類本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區分人類的標準……所以凡是有品德的人就證明了自己的高貴,如果這樣的人被人說成卑賤,那么這不是他的錯,而是這樣看待他的人的錯?!痹谡w基調都偏重喜劇色彩、甚至時時流露玩世不恭傾向的《十日談》里,這一篇顯得如此嚴肅又如此動人,好像作者在這一刻終于撕開層層敘事機關,流露出某種不容戲謔的真實意圖。

意大利近代文藝評論家??颂崴乖选妒照劇泛偷〉摹渡袂穬上鄬φ眨瑢⑵湫稳轂椤叭饲?。這一點也許今天看起來不足為奇,放在當時的語境中就具有真正的開創意義。因為在此之前,無論是《荷馬史詩》還是《神曲》,虛構藝術表現的對象,還是以神話故事為主。《十日談》的一百個故事,除了極少數略微涉及神靈鬼魂,絕大部分都植根于現實——對于日常生活的飽含熱情地描繪,正是《十日談》最迷人的特質。小說中塑造的人物既有國王、貴族和神職人員,也有大量新涌現的商人、銀行家、放高利貸者,更有形形色色的販夫走卒。有史以來,以這樣大規模全景展現當下(十四世紀)的日常生活,這在歐洲文學中還是第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卜伽丘自己的虛構之外,這部小說也融匯了不少作者收集來的素材。其中既有真實的歷史事件,口口相傳的中世紀傳說,也有很多東方民間故事——特別是來自阿拉伯、印度和中國的故事,我們可以在《一千零一夜》《七哲人書》以及《馬可·波羅游記》里找到這些故事的雛形。不過,卜伽丘并沒有簡單地照搬這些故事,而是移植到當下的時空,以他的視角做了較大幅度的改寫和更新。我們在最終的文本中并沒有感覺到明顯的割裂與違和——在卜伽丘筆下,古典文學和民間文學熔于一爐,遙遠的傳奇軼聞被處理得如同街談巷議般自然而切近,甚至在同一個故事里也會借用兩個以上來自不同背景的故事原型,將其巧妙糅合。古往今來,故事就是通過這樣的傳承和創新煥發出越來越迷人的魅力。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樣的敘事觀念是具有先鋒性的。

說到這里,就自然引出了下面一個重要問題:《十日談》為什么在小說發展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第一個原因就得接著上面的話題講——因為經過《十日談》的再創作和二次傳播,這些被注入新生命的故事被更為廣泛地化用到之后的虛構藝術中,這些文本對于此后的敘事具有很大的啟發性。比如說,有證據表明,莎士比亞的名劇《皆大歡喜》跌宕起伏的情節線受到了《十日談》第三天第九個故事的直接影響,莫里哀的戲劇《馬里斯學院》則從第三天的第三個故事改編,而“英國文學之父”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無論是敘事框架、情節設定、現實主義的傾向以及對于多元文化的態度,乃至其中的至少五個故事,都深受《十日談》的影響。事實上,從十八世紀晚期到十九世紀,《十日談》在英語詩人中的受關注程度明顯增強,來自《十日談》的那些充滿思辨意味的故事,都曾被濟慈、雪萊、丁尼生等人引用。此外,像《十日談》這樣將短故事融進大框架,里外兩層都展開各自的情節線的方法在小說史上也具有標志性的意義。時至今日,“十日談”早已成為一個典故,一個代名詞,一種組織文本的方式和結構,以“十日談”命名的專欄或者文章合集不勝枚舉。

除此之外,《十日談》至少在以下這兩個方面對小說技術的發展居功至偉:其一,反諷是卜伽丘運用得出神入化的修辭手段,這貫徹始終的態度不僅讓最終呈現的文本妙趣橫生,而且為后來的小說家找到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觀察視角和敘述口吻。在長歌當哭、浪漫想象之外,卜伽丘引導人們沉浸于當下的時空,在笑聲中思索人生,在諷刺中化解矛盾,這種方法即便不是卜伽丘的獨家發明,也是在他筆下得到空前放大的。其二,卜伽丘用一百個故事示范了如何在短小精悍的篇幅里蘊藏豐富的社會信息,完成過目難忘的人物塑造。如果要追溯短篇小說的寫作傳統,《十日談》是不可能被忽略的經典。

在時代語境之下,我們還要花一點時間處理一個問題:作為現代的讀者,我們怎么看待《十日談》里有時出現的可能會讓我們產生困惑甚至反感的價值觀?

比如說,在小說中出現的故事有相當部分都與命運無常有關,人的主觀意志常常在命運的撥弄下被瓦解,被逆轉。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跟風靡中世紀的命理學和神秘主義有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類作品中也不時出現令人贊嘆和深思的力作,比如美國詩人朗費羅和英國詩人丁尼生都曾在自己作品中使用過的“獵鷹”意象,就出自《十日談》第五天的第九個故事——“命運之輪”在這個充滿悖論的故事里充當了重要的背景音樂。

簡單說,這個故事講述了青年費代里哥為一位已婚喪夫的女性耗盡了家財,卻總不能得到她的歡心,唯有一只獵鷹與他相依相伴。那位太太的兒子被獵鷹吸引,以至思念成疾,太太為了撫慰兒子,親自上門找費代里哥,想替兒子要這件珍貴的禮物。但此時一貧如洗的費代里哥苦于拿不出什么東西款待心上人,竟然殺了鷹烹制成一道菜送上餐桌。這樣陰差陽錯的結構多少有點像后來歐·亨利筆下的著名故事《麥琪的禮物》,但殺鷹的情節更具有震撼力,充滿黑色幽默感,仿佛命運的車輪在懸崖前打了個滑,來了個悲愴而滑稽的急轉彎。這個故事的結局很荒誕:鷹死了,得不到鷹的男孩也死了,而寡居的太太終于感受到費代里哥對她的一片近乎癡愚的赤誠,以及他的讓人啼笑皆非的自我犧牲——現在他倆都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伙伴,除了廝守在一起,已經別無選擇。在這個故事里,深重的宿命意味與充滿反諷和荒誕的情節自然交織,因此經常被后來的評論家討論,它的神秘魅力啟發了古今中外的不少作家。

再比如,《十日談》雖然總體上對女性的智慧和勇氣頗為贊賞,對她們的欲望和需求也頗為同情,但也有些故事強調女性應該賢德而順從,對于她們的德行和力量的界定和約束,顯然受制于時代局限,與現代價值觀大不相同。如果我們光看其中某些頗有“糟粕”氣息的言論,確實很容易心生反感。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卜伽丘往往會安排讓特定的角色講述這樣的故事,并且還在此人講完之后特意指出這個故事引發的爭論。比如在第九天輪值的女王愛米莉亞的思想一貫保守,因此她講述的第九個故事一開頭就是一番訓誡,說“一個女人如果希望享受安樂寧靜的生活,就該對主宰她的男人俯首聽命、事事順從,而且還要保守貞操”,然后她講的故事也圍繞男人如何制服“悍妻”展開。不過,當愛米莉亞把故事講完之后,卜伽丘意味深長地指出——“女王的故事惹得小伙子們笑個不停,卻多少引起了小姐們的不滿”。這時候,故事外的評論就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愛米莉亞的陳腐說教是否代表作者的全部立場?“小姐們的不滿”是否暗示著當時的社會思潮中涌動著挑戰這些陳規陋習的力量?我們應該意識到,這樣的暗示和由此激發的思索和討論,也是《十日談》文本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貫徹著一部分作者的意圖。唯有注意到這些含蓄周密的細節,我們才可能真正接近卜伽丘,觸摸到《十日談》構建的那個既遙遠又切近的世界的質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亚洲αv毛片|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国产区网址|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高清不卡毛片|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欧美第二区| 国产精品浪潮Av| 国内精品视频|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欧美黄色a|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国产精品中文免费福利| 人妖无码第一页| 高清视频一区|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在线毛片| 91精品专区| 色婷婷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婷婷色狠狠干|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国产在线|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 国产在线观看99|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538国产视频| 亚洲h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制服丝袜亚洲|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亚洲视频四区|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亚洲一区网站|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www.av男人.com|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亚洲天堂久久久|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91精品专区| www.精品国产|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欧美日韩专区|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麻豆精品在线|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一二区|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