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5)16-1201-04
心力衰竭(CHF)是指因為多種因素損傷心臟功能或者結構,降低心泵或心室充盈功能,使機體組織代謝需求得不到滿足而誘發的一種綜合征,其臨床表現以組織、器官灌注不足以及體循環淤血為主,且具有進行性加重的特點。臨床上以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為基本依據,劃分CHF類型為3種,分別是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射血分數中間值的心力衰竭(HFmrEF)以及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其中HFpEF是CHF的一個重要類型,其所占比例超過 50%[2] 。其因病理生理機制復雜,共病較多,治療策略有限。當前臨床上在治療HFpEF時,藥物治療方案以利尿劑、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以及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等為主,雖然可以減輕患者癥狀,控制病情進展,但是對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和預后改善效果較差。而中醫藥在心衰防治中的干預具有多途徑、多靶點的特點,且中醫學上認為HFpEF屬“心衰病”范疇,作為一種本虛標實之證,其治療以活血、益氣等辨證治療為主。因此,本研究系統分析了中藥在HFpEF治療中的效果,以期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文獻檢索
運用計算機對國內外數據庫如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EMbase、PubMed、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SinoMed)、維普(VIP)、萬方(Wangfang)、中國知網(CNKI)以及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等進行檢索,時限為2011年1月1日-2024年5月31日,其中中文關鍵詞包括“心力衰竭”“中藥”“射血分數保留”以及“隨機對照研究”,而英文關鍵詞則為\"HeartFailure\"\"ChineseMedicine\" \"Ejection fraction preserved\" and \"Randomizedcontrol trail\"。
1.2納入標準
① 研究類型:隨機對照試驗(RCT)。 ② 研究對象:符合《中國心衰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或《左室舒張功能障礙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4]。 ③ 干預措施:對照組以常規西藥治療為主;而試驗組則聯合中藥方案治療。 ④ 結局指標:B型利鈉肽前體(BNP)、6min步行試驗(6MWD)、中醫證候評分、E/A比值等。
1.3排除標準
① 非RCT文獻; ② 全文不能下載文獻; ③ 文獻數據錯誤或者重復發表; ④ HFpEF診斷不明確文獻;⑤ 未提及隨機分組文獻。
1.4篩選文獻與提取資料
在篩選文獻期間,全程由2名人員獨自進行,對摘要和標題進行閱讀后初篩,對已選文獻進行下載并詳細查閱復篩,互相核對后,匯總篩選文獻,提取數據。需要注意的是,在篩選期間,若2人存在分歧,則由第三人判定,并且提取數據內容包括結局指標、發表年份、作者、干預措施、研究對象特征以及療程等。
1.5文獻質量評價
采用 RevMan5.4 軟件的風險偏倚評價工具來判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定,內容包括選擇性報告、數據完整性、結局評價者施盲、分配隱藏以及隨機序列等。根據條目風險判定為3個等級,即“偏倚風險高”“偏倚風險低”以及“偏倚風險不清楚”。
1.6數據分析方法
基于Stata18.0軟件開展統計分析,采用標準均方差(SMD)及 95% 置信區間( 95%CI )表示連續變量合并效應量。異質性檢驗結果,當 I2gt;50% ,則選擇隨機效應模型;當 I2?50% ,則運用固定效應模型。
2結果
2.1文獻篩選
初步篩選檢出256篇文獻,其中10篇英文文獻,246篇中文文獻,在對摘要和題目進行閱讀后,排除199篇文獻,剩余57篇文獻,再對全文進行閱讀后,排除40篇,最后納人17篇隨機對照試驗文獻,均為中文文獻,其基線資料如表1。
表1納入文獻基本特征

注: ①E/A 比值; ② 6MWD; ③ 中醫證候評分; ④ BNP
2.2Meta分析結果
2.2.1中醫證候評分在納入的17篇報道中,有4篇報道了中醫證候積分,研究間存在異質性( I2=85.9% , Plt;0.05 ),所以運用隨機效應模型開展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的中醫證候積分下降明顯( SMD=-1.16 95%CI :-1.834-0.493),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圖1。
圖1中醫證候評分比較森林圖

2.2.2BNP水平在納入的17篇報道中,有4篇報道了BNP水平,研究間存在異質性( I2=95.1% ),所以運用隨機效應模型開展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BNP水平明顯下降( SMD=-1.15 : 95%CI . -2.269- 0.040),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圖2。
圖2BNP水平比較森林圖

2.2.36MWD文中研究6MWD的文獻有10篇,研究間的異質性不明顯( 12=44.2% ),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Meta分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的6MWD改善明顯( SMD=0.78 ; 95%CI 為0.642-0.91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圖3。
圖36MWD比較森林圖

2.2.4E/A比值文中研究E/A比值的文獻有10篇,并且研究間的異質性明顯( I2=94.9% )。故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發現,相比對照組,試驗組的E/A值治療后改善明顯( SMD=1.27 ; 95%CI 為 0.592-1.958 ),說明中藥治療能夠促進患者心臟舒張功能恢復( Plt;0.05 )。見圖4。
圖4E/A比值比較森林圖

3討論
HFpEF是CHF的重要類型之一,HFpEF在CHF患者中的占比超過 50%[22] 。HFpEF的病理生理機制復雜,常伴有多種共病,且目前的治療策略相對有限。傳統西藥治療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但對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效果不佳。近年來,中醫藥在心力衰竭防治中的應用逐漸受到關注。中醫藥具有多途徑、多靶點的干預特點,能夠從整體上調節患者的機體功能,改善癥狀和預后。因此,本研究通過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探討中藥治療HFpE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中醫認為HFpEF應屬于“心痹”“心脹”“喘證”“心水”以及“心衰”等范疇,病位以心為主,與肺脾肝腎密切相關,病證以本虛標實為特點,本虛以心氣(陽)血虛為主,標實多為血瘀、水飲以及痰濁[23]。本次研究在進行Meta分析時,納入文獻17篇,治療方藥主要遵循補氣、活血、利水、溫陽的原則,其中比較多見的是益氣活血方、參芪益氣滴丸以及通心絡膠囊等。氣虛是HFpEF患者常見的中醫證候之一,補氣中藥如黃芪、人參等能夠增強心肺功能,改善患者的乏力、氣短等癥狀;活血化瘀中藥如丹參、川芎等能夠改善心肌微循環,減輕心肌纖維化,從而改善心臟的舒張功能;利水中藥如茯苓、澤瀉等能夠減輕水腫,降低心臟的前后負荷,從而減輕心臟負擔,改善心功能;溫陽中藥如附子、桂枝等能夠增強心陽,改善心肌收縮功能,從而提高患者的運動耐力[24。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中藥中的多種活性成分可能通過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改善炎癥反應、減輕氧化應激等多種途徑,發揮對心力衰竭的治療作用[25]。黃芪中的黃芪甲苷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夠減輕心肌損傷[2%;丹參中的水溶性成分能夠改善心肌微循環,減輕心肌纖維化[27]。這些藥物機制的發現為中醫藥在HFpEF治療中的應用提供了現代醫學的理論支持。本研究納入了17篇RCT,共1278例患者。通過Meta分析,本結果顯示,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中藥治療,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多項臨床指標,包括中醫證候評分、B型利鈉肽水平、6分鐘步行試驗結果以及左心室舒張早期E/A比值。其中,試驗組的中醫證候評分顯著下降,表明中藥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中醫癥狀,如氣短、乏力、心悸等。BNP是反映心力衰竭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試驗組的BNP水平顯著降低,說明中藥聯合治療能夠減輕心臟負擔,改善心功能。6MWD是評估患者運動耐力的重要指標,試驗組的6MWD結果顯著提高,表明中藥治療能夠顯著增強患者的運動耐力。E/A比值是反映左心室舒張功能的重要指標,試驗組的E/A比值顯著改善,說明中藥治療能夠促進心臟舒張功能的恢復。
本研究局限性在于納人的部分RCT質量欠佳,隨機化、盲法及數據完整性不足,導致結果的可信度受影響。此外,納人研究文獻樣本量小且缺乏多中心參與,使得研究結論的普適性受限。未來需開展更大樣本量、多中心的高質量RCT進行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認為中藥治療HFpEF在改善中醫證候評分、降低BNP水平、提高6MWD結果和改善E/A比值方面有一定效果。中醫藥在HFpEF治療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仍需進一步高質量的研究來驗證其臨床效果和機制。
4參考文獻
[1]黃鈺婷,張愷,王笑,等.中醫藥在射血分數保留型心力衰竭防治研究中的思考[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22,52(6):840-848.
[2]李依璇,楊賢,嚴思敏,等.全球射血分數保留型心力衰竭藥物治療指南的系統評價[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22,42(19):2057-2063.
[3]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心力衰竭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8,46(10):760.
[4]陳國偉.左心室舒張功能障礙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J].中國社區醫師,2002,18(20):20.
[5]張宇.新生脈散片治療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1,18(5):75-76.
[6]袁天慧,李曉.益氣活血化痰方治療老年舒張性心力衰竭氣虛血瘀痰滯證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11):1747-1748.
[7」趙桂峰,王占武,馬學鵬.益氣活血法治療左心室射血分數正常心力衰竭4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2,34(2):181-183.
[8]趙穎.舒張性心衰氣虛血瘀證超聲心動相關指標研究及益氣瀉肺湯干預的臨床觀察[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3.
[9]溫嘉瑋.益氣活血方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氣虛血型)的臨床觀察[D].沈陽:遼寧中醫藥大學,2013.
[10]張云府.芪藶強心膠囊加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評估[D].青島:青島大學,2015.
[11]覃裕旺,盧健祺,朱智德,等.養心通脈飲對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舒張功能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7):187-188.
[12]夏建文.生血通便顆粒輔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血腸燥證的臨床研究[D].長沙:湖南中醫藥大學,2017.
[I5」東亦玉,趙又濘,鮑木珣,寸,心兒膠裴劉別皿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治療作用[J].中國中醫急癥,2015,24(9):1610-1611.
[14]黃飛翔,許楊,葉盈,等.健心顆粒干預左室射血分數正常的心衰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10):1155-1157.
[15」郭建平,王竹堂.益氣活血利水法治療左室射血分數正常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24):88-89.
[16]楊璐璐.中藥干預氣虛血瘀型舒張期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D].太原: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2016.
[17]杜小杰,楊陽,楊寶元.益氣化瘀沖劑治療氣虛血瘀型慢性舒張性心力衰竭60例[J].湖南中醫雜志,2016,32(8):52-54.
[18]陳偉濤,王靜,徐希勝,等.“益氣活血方”治療舒張性心衰118例[J].環球中醫藥,2017,10(11):1351-1354.
[19]喬思雨,李廣浩,丁林委,等.參蛤散輔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心腎陽虛證36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2020,61(17):1536-1540.
[20]陳學彬,吉鋒,李聯社,等.溫陽利水化瘀方聯合西醫常規療法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陽虛血瘀證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9,26(11):31-25.
[21]胡連根.歐陽枝磊教授辨治慢性心衰經驗總結及臨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5.
[22]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心力衰竭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24[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24,52(3):235-255.
[23]黃鈺婷,張愷,王笑,等.中醫藥在射血分數保留型心力衰竭防治研究中的思考[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22,52(6):840-848.
[24]馬健,朱橋.溫陽補心膠囊治療90例緩慢性心律失常心腎陽虛型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0,22(6):532-535.
[25]陳卓,徐浩.芪參益氣滴丸治療射血分數保留心力衰竭的網絡藥理學研究[J].中醫雜志,2025,56(4):56-60.
[26]王麗娟,沈潔,王麗華.黃芪甲苷對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內質網應激及炎性反應的影響[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9,31(12):6-11.
[27]馬耀磊,周鳳潔,李霄,等.丹參酚酸改善心肌纖維化的潛在機制研究[J].天津中醫藥,2025,42(5):621-629.
[2024-11-21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