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5)16-1205-03
糖尿病是一種以長期血糖水平異常升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其并發癥可以影響身體的多個器官和系統,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護理理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糖尿病的護理方法已從以往的單純疾病護理模式,轉變為更加注重患者個體需求、以促進健康為目標的全面管理模式[1-3]?,F將深入探討糖尿病護理的核心要素,并結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討論如何建立一個科學、規范且高效的糖尿病護理體系,旨在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個性化的護理服務。
1糖尿病護理評估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其管理需要綜合性的護理措施。為了確?;颊吣軌虻玫角‘數淖o理,進行全面和準確的護理評估至關重要,它是制定個性化護理計劃的基礎[2]。
1.1生理評估
這是糖尿病護理評估的核心部分,需要持續監測患者的血糖水平,確保其在正常范圍內。此外,血壓、血脂、體重等指標的監測也必不可少,這些因素直接關系到糖尿病的控制和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并發癥的篩查和評估同樣重要,有助于早期發現并處理可能對患者健康造成威脅的問題。
1.2心理社會評估
糖尿病不僅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還可能對其心理狀態產生重大影響[5。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社會支持系統、疾病認知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等至關重要。這有助于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疾病帶來的變化。
1.3行為評估
患者的日常行為習慣對糖尿病控制有直接影響[評估患者的飲食、運動、用藥、血糖監測等行為習慣,可以幫助護理人員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供針對性的建議和干預措施,以促進患者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1.4環境評估
環境因素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狀況和自我管理能力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了解患者的居住環境、工作環境、醫療資源可及性等,可以幫助護理人員識別可能的障礙,并協助患者改善環境條件,以便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狀況。
2個性化護理計劃制定
個性化護理計劃的制定是現代護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要求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提供個體化的護理服務[8。在制定個性化護理計劃時,首先需要進行詳盡的護理評估,評估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生理狀況、心理狀態、社會支持系統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通過評估,護理人員能夠了解患者的具體需求和存在的問題。隨后,結合患者的個體差異,如年齡、性別、文化背景、疾病特點等因素,制定出符合患者實際情況的個性化護理計劃。因此,一個完善的個性化護理計劃應包含以下幾個關鍵要素: ① 明確的護理目標:在計劃中需要設定具體、可衡量的護理目標,以便后續跟蹤和評估; ② 詳細的護理措施:這些措施需要具體到每一個步驟,確保護理人員能夠準確無誤地執行; ③ 預期效果:通過實施護理計劃所期望達到的健康改善結果; ④ 評價指標:用于衡量護理計劃的實施效果,確保護理目標的實現。此外,個性化護理計劃還應注重患者的參與和合作,鼓勵患者積極參與護理計劃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護理計劃的執行效果。
3多元化護理干預措施
在糖尿病的管理過程中,實施多元化護理干預措施顯得尤為重要[10,這些措施應當全面覆蓋多個關鍵領域。
3.1健康教育
通過向患者及其家屬普及糖尿病相關知識,可以顯著提高他們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從而增強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是糖尿病護理干預的基礎,包括對疾病的了解、治療方法、日常生活的調整以及如何預防并發癥等方面的知識普及。
3.2飲食指導
針對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以控制總熱量攝入,并合理搭配各種營養素[12]。飲食指導不僅要關注食物的種類和分量,還包括教育患者如何閱讀食品標簽,選擇低糖、低脂肪的食物,以及如何在日常飲食中實現營養均衡。
3.3運動指導
鼓勵患者根據自身條件和興趣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并在運動過程中注意安全[13]。運動指導旨在幫助患者建立長期的運動計劃,包括運動的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同時強調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后的放松
3.4用藥指導
指導患者正確使用降糖藥物,無論是口服降糖藥還是胰島素,并強調對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用藥指導還包括教育患者識別和處理低血糖事件,以及在使用胰島素時如何正確進行注射和儲存[14]。
3.5血糖監測
教會患者自我血糖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15]。血糖監測的指導包括使用血糖儀的正確方法、解讀血糖監測結果以及如何根據血糖變化調整飲食和運動計劃。
3.6心理支持
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提供心理疏導和支持,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心理支持涉及識別和處理糖尿病引起的情緒問題,如焦慮、抑郁,并通過咨詢、支持小組等方式提供情感上的幫助。
3.7并發癥預防
強化并發癥的篩查與預防機制,確保早期發現并及時干預,從而有效延緩并發癥的發生發展進程。并發癥預防包括定期進行眼底檢查、足部檢查和腎功能測試等,以及教育患者如何識別并發癥的早期癥狀[7]。
4延續性護理
延續性護理是指在患者出院后繼續提供的一系列護理服務,以確?;颊咴谠和庖材艿玫竭m當的醫療和護理支持。延續性護理是糖尿病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為患者提供持續性的護理服務[18],具體內容如下。
4.1出院計劃
制定詳細的出院計劃,確?;颊咴陔x開醫院后能夠繼續得到適當的醫療和護理。這包括出院后的飲食、運動、用藥、隨訪等安排,以幫助患者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19]
4.2社區護理
與社區醫療機構合作,為患者提供便捷的護理服務[20]。社區護理團隊可以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提供必要的健康監測和護理,確?;颊咴谏鐓^中也能得到及時的醫療支持。
4.3遠程護理
利用互聯網技術為患者提供遠程咨詢、指導和支持[21]。遠程護理可以跨越地理限制,使患者即使在家中也能獲得專業的醫療建議和護理服務,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4.4患者自我管理
積極倡導患者主動參與自我管理,通過教育和指導不斷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包括監測血糖水平、調整飲食和運動計劃、管理藥物治療等,幫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22]。
5糖尿病護理前沿趨勢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護理理念的持續更新,糖尿病護理領域正在迎來一系列前沿趨勢,這些趨勢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5.1精準護理
利用基因檢測、生物標志物等先進技術可實現糖尿病的精準分型和個體化治療[23-24]。這種趨勢旨在通過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遺傳背景和生物特征,為其提供更加精確的治療方案,從而提高治療的有效性,減少不良反應發生。
5.2智能化護理
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開發智能化的糖尿病管理系統,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包括實時監測血糖水平、自動調整胰島素劑量以及提供健康建議等,從而幫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25-26]
5.3互聯網 + 護理
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線上咨詢、健康教育、遠程監測等服務,提高護理服務的可及性和便捷性[27-28]。這種趨勢使得患者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夠及時獲得專業的醫療建議和護理支持,極大地提升了護理服務的覆蓋面和效率。
5.4多學科協作
加強內分泌科、營養科、心理科等多學科之間的協作,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診療和護理服務[29-30]。這種協作模式能夠確保患者在生理、營養和心理等多方面得到均衡的關照,從而獲得更全面的治療和護理。
6結語
糖尿病護理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不僅需要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也需要患者及其家屬的積極參與。通過構建一個科學、規范、高效的糖尿病護理體系,可以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預防各種可能的并發癥,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此外,完善的護理體系還能夠使患者在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支持,最終實現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使其更好地融入社會。
7參考文獻
[1]胡娜,李燕,周淑紅.人性化護理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婦兒健康導刊,2025,4(1):128-131.
[2]熊鳳仙,李勤,楊錦湄,等.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營養狀況及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25,23(1):55-58.
[3]鐘華蘭.糖尿病患者應用延續性護理對其依從性血糖水平自護能力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4,28(36):97-99,106.
[4]王占華,周紅蔚.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早期評估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12):1107-1110.
[5]胡麗葉,楊少玲,王秀慧,等.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評估及影響因素探討[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23,51(6):667-669.
[6]任旅萍,孫曉,陳婷婷,等.老年2型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相關影響因素及健康行為評估的研究進展[J].國際老年醫學雜志,2024,45(6):743-747.
[7]梁琳,唐小娟,游金華,等.細節護理聯合引導式教育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信息,2024,37(22):177-180.
[8]朱穎嬌,甄淑貞,徐文慧.個性化健康教育與護理干預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15):143-146.
[9]孫小梅,陳圓圓.成人糖尿病病人低血糖評估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24,22(22):4195-4199.
[10]黃溢,王月萍,丁舟玲.多元化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2023.9(12):91-93.
[11]王秀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干預中的效果[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4,39(12):114-116.
[12]林新海,黃帆,鄭翔,等.“杯指數體系”糖尿病飲食指導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4,22(26):15-18.
[13]劉霞,屈薇.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護理和運動指導[J].豕庭生沽指南,2024,40(12):/0-71.
[14]曹雅琴.用藥指導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作用及安全性的影響[J].婚育與健康,2024,30(24):166-168.
[15]黃惠英,張蘇珍.動態血糖監測與5A護理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J].安徽醫專學報,2024,23(6):48-51.
[16]王霞,李巍,李淑鋒.心理彈性支持結合時效激勵干預對首診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進展恐懼、自我效能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5,33(1):106-110.
[17]劉莉,任琪.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篩查方法及預防護理措施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16):151-154.
[18]熊亞莉,朱莉紅,黃琦.“醫院-家庭一體化”延續性護理聯合個案管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沈陽醫學院學報,2024,26(5):454-458.
[19]王雨萌,衡艷林.糖尿病病人出院準備度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23,21(35):4966-4969.
[20]李文葉,李文紅,麥柱輝.社區護理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健康知識掌握的影響[J].生命科學儀器,2024,22(6):217-219.
[21]陸敏婷,黃潔微.遠程醫療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循證護理,2023,9(13):2356-2361.
[22]周慧.老年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罕少疾病雜志,2024,31(12):140-142.
[23]高姊璇,劉建鳳.成人糖尿病分型及應用研究進展[J]臨床薈萃,2024,39(7):650-653.
[24]王欽先,李佳智,曾婷.個體化醫學營養治療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18):26-29.
[25]曹玲玲.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統在2型糖尿病患者隨訪中的應用[J].智慧健康,2024,10(27):8-10.
[26]陳文,牛雨楠,晉溶辰,等.基于物聯網的糖尿病管理應用現狀與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護理,2024,16(3):192-195.
[27]王小英,謝菲飛,王淑珍,等.基于互聯網進行院內與院外延伸護理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24,21(36):97-102.
[28]王璐,朱亞紅,段春輝.基于“互聯網 + ”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響研究[J].黑龍江醫學,2024,48(21):2673-2676.
[29]陳云燕.多學科合作延續護理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養生,2025,25(2):107-110.
[30]陳久存,安淑敏,孟令嬌.精準代謝管理在糖尿病延續護理中的效果及影響[J].湖北民族大學學報(醫學版),2024,41(4):61-64.
[2025-02-04收稿]
作者單位:271000山東省泰安市中醫二院內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