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荷葉,色蒼蒼,老柄風搖蕩。減了清香、越添黃。都因昨夜一場霜,寂寞在秋江上。
【評論】
“干荷葉”又名“翠盤秋”,是元人小令,單調三十字,平仄韻互葉。是劉秉忠自度曲。
劉秉忠初為僧人,后經人薦,得遇元世祖,從征云南、大理,略定宋地,奏定國號“元”,一朝典章制度皆出其手。官拜光祿大夫,位太保,參領中書省事。史載,他雖位極人臣,卻“齋居蔬食,終日澹然”。他大概一生都在做精神之僧。最終老成身無掛礙的一柄干荷。
小曲寫秋荷,未讀出傷感頹廢,反覺得格外淡然有力。那桿寂寞“老柄”,令人無限神思其過往,回味不盡那曾經無與倫比的美好。是的,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但因易散易碎,才愈見珍貴,愈當珍惜。任是誰,最終皆會成為秋江上寂寞的干荷。重要的是,曾經開過。足矣。
另有兩首。一云:“干荷葉,映枯蒲。柄折難擎露。藕絲無,倩風扶。待擎無力不乘珠,難宿灘頭鷺?!贝私栲嵐取岸嘀x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蓋鴛鴦”句意,寫物物關系,喻群眾與時代關系。一云:“南高峰,北高峰,慘淡煙霞洞。宋高宗,一場空。吳山依舊酒旗風,兩度江南夢?!贝藙t抒發古今興亡之嘆。
(楊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