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標志”不僅是一種新型知識產權,更是區域產品特征和信譽的典型標志。為了保護“地理標志”在全國的良好運行,本刊推出“地理標志”系列專題報道,以不斷加深人們對“地理標志”的認可,提升地理標志產品的綜合競爭力,促進一方經濟的長足發展。
在山東省臨清市魏灣鎮丁馬村,有一片碧波蕩漾的濕地,這里金褐色的丁馬甲魚身披地理標志產品的“金字鎧甲”,從籍籍無名的地方特產,一路逆襲成為全產業鏈經濟的閃亮名片。這一蛻變歷程,不僅是特色農產品的成長史,更是一部以地理標志為紐帶,串聯起生態保護、科技創新與鄉村振興的奮斗傳奇。而在這部傳奇中,魏保領無疑是濃墨重彩的關鍵人物。?
創業初期:從零星養殖到產業萌芽?
時間回溯至上世紀90年代,時任丁馬村黨支部書記的魏保領,望著村里閑置的400多畝鹽堿窯坑地,陷入了沉思。這片土地無法用于耕種,卻讓他聯想到家鄉馬家湖中的甲魚。以前,村民們僅依靠祖輩傳承下來的經驗,在狹小的池塘里零星養殖甲魚。養殖規模小、技術滯后、銷售渠道單一,致使丁馬甲魚在市場邊緣徘徊。魏保領敏銳察覺到甲魚市場的潛力,決心帶領村民抱團發展。1992 年,他專門遠赴浙江,參觀學習當地水產養殖經驗,其間密切關注價格行情。1993年,甲魚市場價從每斤7~8元飆升至每斤60~70元,這一變化讓他更加堅定了帶領村民投身甲魚養殖的決心。
當年冬天,魏保領帶領村里18個年輕小伙子,扛起鐵鍬、推上地排車,在田間挖池子。為了節省時間,他們在不足20平方米的簡易房里食宿,屋頂鋪玉米秸稈、四面裹塑料布御寒,支起大黑鍋做飯。僅僅一個冬天,19人就挖出了4口共計20畝的養殖池,這里便是最早的臨清丁馬甲魚養殖場。隨后,他們又大干了半年,將養殖池的數量擴充到了32口。?
池塘建成后,苗種和資金難題接踵而至。按照當時每尾36元的魚苗價格,購買苗種的資金缺口極為龐大。魏保領等人決定自己捕捉、繁育苗種,在丁馬村附近的小運河、馬頰河、徒駭河和黃河四大水系,耗時一年搜集到1.5萬只野生中華鱉。其間,魏保領四處打聽苗種消息,還曾誤將南方龜當作中華鱉苗種購買。盡管尋覓鱉苗的過程波折不斷,但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讓魏保領更加堅信,甲魚養殖是丁馬村實現脫貧致富的一條良策。
認證之路:以品質叩響地理標志之門?
進入新世紀,在魏保領的帶領下,丁馬甲魚產業已初具規模,然而,如何讓該產品走出山東、邁向全國,成了亟待解決的難題。東阿縣農業部門與養殖戶深入探究后發現,丁馬村濕地獨特的生態環境,正是丁馬甲魚品質出眾的根源所在。黃河水攜帶的大量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加上濕地特有的生態系統,造就了丁馬甲魚緊實有嚼勁的肉質以及豐富的營養成分。
2008年,在魏保領的積極推動下,當地政府聯合科研機構、企業與養殖戶,啟動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工作。他們耗時兩年,深入調研丁馬甲魚的歷史淵源、地域特征、生產工藝,收集整理大量數據資料,制定了嚴格的生產標準和質量管控體系。2010年,丁馬甲魚憑借其無可爭辯的品質與獨特的地域特色,成功獲批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這一認證,不僅是對丁馬甲魚品質的權威認可,更為產業發展豎起了一道“品質護城河”,在此過程中,魏保領發揮的組織、協調與推動作用功不可沒。
發展壯大:以地標為翼開啟產業騰飛?
獲得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后,身為山東丁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魏保領,與當地政府、企業迅速行動,以認證為契機,構建起“生態養殖+科技創新+品牌營銷+文旅融合”的發展矩陣。?
在養殖端,依據地理標志產品的嚴格標準,打造了萬畝生態養殖基地,引入水質實時監測系統,對水溫、酸堿度、溶解氧等20余項指標進行24小時動態監控,確保每一只甲魚均能在最為適宜的環境中生長。同時,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統一苗種供應、技術培訓和產品回收,年養殖量突破500萬公斤,實現了品質與規模的雙重躍升。?
科技創新方面,魏保領積極推動東阿縣聯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科研機構,成立丁馬甲魚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在良種選育、疫病防控、精深加工等領域持續攻關。科研團隊通過基因篩選技術,培育出抗病性強、生長速度快的優質種苗;研發的甲魚肽提取技術,將甲魚的營養價值轉化為易吸收的小分子活性肽,制成保健品、護膚品等高附加值產品。此外,冷鏈物流體系的完善以及預制菜生產線的投產,使新鮮甲魚及其加工產品能夠在48小時內送達全國消費者手中,有效延伸了產業鏈條。?
在品牌營銷方面,丁馬甲魚以“地理標志產品”為核心,塑造“黃河濕地孕育,千年品質傳承”的品牌形象。魏保領帶領團隊通過央視、地方媒體的專題報道,結合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的短視頻營銷,形成立體化傳播矩陣。連續舉辦的“丁馬甲魚文化節”,將甲魚美食、民俗表演與生態旅游有機融合,吸引游客超20萬人次,帶動周邊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發展。同時,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依托地理標志產品的高質量保障,成功獲得歐盟有機認證和HACCP體系認證。其產品暢銷日韓、東南亞等地區,年出口額突破3000萬元。
如今,丁馬甲魚產業已成功實現從單一養殖到全產業鏈發展的重大跨越。其全產業鏈年產值突破了10億元,帶動周邊2萬余人實現就業增收,已然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從創業初期的艱難摸索,到榮膺地理標志認證的輝煌瞬間,再到如今的蓬勃發展,魏保領始終屹立于產業發展的前沿,引領丁馬甲魚產業持續邁向新的高度。未來,這片蘊含著千年生態奧秘與地理標志保護價值的水域,在魏保領等奮斗者的不懈努力下,必定會孕育出更具活力的產業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