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櫻花多酚等11種“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第3號)及解讀發布時間:2025-05-07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審評機構組織專家對櫻花多酚、黑麥花粉等2種物質申請作為新食品原料,過氧化物酶等6種物質申請作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二十二酰胺等3種物質申請作為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的安全性評估材料進行審查并通過。
櫻花多酚是以薔薇科李屬植物日本晚櫻(Prunusserrulata var.lannesiana (Carrière)Makino)的花為原料,經乙醇提取、過濾、濃縮、干燥、粉碎等工藝制成。櫻花多酚主要成分為蛋白質和多酚類物質,且含有維生素、粗多糖等物質,其推薦食用量≤350毫克/天。黑麥花粉是以禾本科黑麥屬植物黑麥(Secale Cereale L.)的花粉為原料,經采收、干燥、粉碎、過篩等工藝制成。黑麥花粉主要成分為碳水化合物(以膳食纖維為主),且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其推薦食用量為≤1.5克/天。
過氧化物酶來源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作為食品工業用酶制劑新品種,主要用于催化反應底物的氧化,如在乳酪乳清的脫色工藝中使用。木聚糖酶是新生產菌來源的食品工業用酶制劑新品種,主要用于催化木聚糖的水解,如在面包加工工藝中使用。氧化鎂作為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本次公告擴大了其使用范圍,作為固化劑用于經表面處理的鮮水果(僅限柑橘類)(食品類別04.01.01.02),固化柑橘果皮中的果膠,提高果膠凝膠強度。過氧化氫作為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本次公告擴大了其使用范圍,作為脫硫劑用于酵母衍生制品加工工藝,發揮脫硫作用。
2’-巖藻糖基乳糖作為食品營養強化劑,本次公告擴大了其使用范圍,用于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食品類別13.02.01),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食品類別13.02.02)。乳糖-N-新四糖是一種食品營養強化劑。本次公告的乳糖-N-新四糖是新生產菌來源的營養強化劑新品種。
二十二酰胺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等多種塑料材料及制品。本次公告將二十二酰胺使用范圍擴大至食品接觸用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乳酸(PLA)塑料材料及制品。二十二酰胺作為滑爽劑和防黏劑用于PBT和PLA塑料材料及制品,可降低聚合物表面摩擦力或黏附力,起到滑爽和防黏的作用。
本次公告批準1,4-苯二甲酸與2-甲基-1,3-丙二醇和4,8-三環[5.2.1.02,7]癸烷二甲醇的聚合物作為食品接觸用樹脂新品種用于涂料及涂層。以該物質為原料生產的涂層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經安全性評估,以該物質為原料生產的涂層在不高于131℃的情形下可安全使用。
本次公告批準1,3-苯二甲酸與1,4-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酐、順丁烯二酸酐、1,2-丙二醇、1,2-乙二醇和二甘醇的聚合物與苯乙烯的共聚物作為食品接觸用樹脂新品種用于不飽和聚酯樹脂(UP)塑料材料及制品。以該物質為原料生產的UP塑料材料及制品具有良好力學性能和耐酸性能。經安全性評估,以該物質為原料生產的UP塑料材料及制品在不高于70℃、所接觸食品的乙醇含量不超過20%且與食品接觸時S/V不超過2dm2/kg的情形下可安全使用。
信息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海關總署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農業農村部 商務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5年第83號(關于調整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監管場所和區外加工貿易有關管理措施的公告)
發布日期:2025年5月9日
為加強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監管場所和區外加工貿易涉及實施關稅配額管理,貿易救濟措施,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加征關稅措施,為征收報復性關稅而實施加征關稅措施等商品的管理,經國務院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進行公告。
本公告適用商品范圍包括:(一)實施關稅配額管理商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及相關規定,我國實施關稅配額管理的小麥、玉米、大米、棉花、食糖、羊毛、毛條、化肥。(二)實施貿易救濟措施,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加征關稅措施,為征收報復性關稅而實施加征關稅措施商品。實施上述措施的商品分別指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采取反傾銷措施、反補貼措施和保障措施的商品,實施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加征關稅措施的商品,為征收報復性關稅而實施加征關稅措施的商品。
信息來源:海關總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905號
發布日期:2025年5月12日
“廣優華占”等水稻、玉米、馬鈴薯、普通小麥、大豆、甘藍型油菜、花生、甘薯、谷子、高粱、大麥屬、棉屬、亞麻、綠豆、茶組、芝麻、木薯、甘蔗屬、小豆、燕麥、向日葵、可可、普通番茄、黃瓜、辣椒屬、普通西瓜、普通結球甘藍、茄子、豇豆、西葫蘆、甜瓜、不結球白菜、萵苣、苦瓜、冬瓜、絲瓜屬、洋蔥、韭菜、菊屬、石竹屬、蘭屬、百合屬、非洲菊、花燭屬、果子蔓屬、蝴蝶蘭屬、秋海棠屬、萬壽菊屬、一串紅、三色堇、矮牽牛(碧冬茄)、萱草屬、薰衣草屬、水仙屬、石蒜屬、朱頂紅屬、滿天星、梨屬、桃、荔枝、蘋果屬、柑橘屬、獼猴桃屬、葡萄屬、楊梅屬、柱花草屬、結縷草、狗牙根屬、狼尾草屬、紅花、美麗雞血藤(牛大力)、香菇、毛木耳共73個植物屬種2797個品種,經審查,符合《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和《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的要求,現對其授予植物新品種權。
信息來源:農業農村部
衛健委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健康飲食、合理膳食”核心信息的通知發布時間:2025年05月16日
為深入推進國民營養計劃和健康中國合理膳食行動,按照食物消費量測算結果和工作安排,2025年圍繞“健康飲食、合理膳食”主題,倡導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水產品攝入,加大針對性科普宣傳,引導形成合理的膳食結構。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制定了相關的“健康飲食、合理膳食”核心信息。
信息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 肝病》等文件的公告(2025年第17號)
發布日期:2025年05月26日
根據《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針對肝病、胃腸道吸收障礙患者的營養需求,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制定了《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 肝病》《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 胃腸道吸收障礙》。
本指導原則適用于10歲以上特殊醫學用途肝病全營養配方食品臨床試驗。主要包括臨床試驗的試驗目的、受試者選擇、退出和中止標準、試驗用樣品要求、試驗方案設計、觀察指標、結果判定、試驗管理、數據管理與統計分析等,為特殊醫學用途肝病全營養配方食品的臨床試驗設計、實施、評價提供指導。
信息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25年第115號(關于全面推廣“兩步申報”通關模式的公告)發布日期" 2025年6月4日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維護國門安全,促進貿易便利,海關總署決定在前期開展進口貨物“兩步申報”改革優化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廣該通關模式。“兩步申報”通關模式適用范圍擴大到全國海關,進口貨物收貨人或代理人辦理進口貨物報關手續時,可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或“互聯網+海關”一體化網上辦事平臺(https://online.customs.gov.cn),選擇“兩步申報”通關模式。本公告自2025年6月16日起實施。
信息來源:海關總署
《保健食品中綠原酸的測定》國家標準發布發布日期" 2025年6月9日
近期,全國特殊食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修訂的《保健食品中綠原酸的測定》(GB/T 22250—2025)推薦性國家標準正式發布,將于2025年10月1日起實施。
綠原酸是一類廣泛存在于杜仲葉、金銀花和菊花等植物中的天然酚類化合物,現有研究表明其具備一定的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常用于具有清咽潤喉、有助于增強免疫力、有助于改善痤瘡、有助于抗氧化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中。
為進一步提升綠原酸類保健食品的檢測水平和質量控制能力,該標準在充分結合行業監管需求和檢測技術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圍繞適用范圍、樣品處理、色譜條件等關鍵技術內容進行優化,重點完善了綠原酸在不同劑型保健食品中的定量檢測方法,將有效提升檢測準確性與方法科學性。
信息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25年第126號(關于廢止部分進口食品類規范性文件的公告)
發布日期" 2025年6月19日
根據工作需要,海關總署決定廢止部分進口食品類規范性文件,具體文件目錄見下方。本公告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1、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011年第9號(關于加強進口三文魚檢驗檢疫的公告)
2、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012年第41號(關于進口食品新標準執行時間問題的公告)
3、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012年第59號(關于允許印度大米輸華的公告)
4、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015年第91號(關于進一步規范進口食品、化妝品檢驗檢疫證單簽發工作的公告)
5、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015年第98號(關于啟用進口食品進出口商備案系統升級版的公告)
信息來源:海關總署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銷售消費品召回監管的公告(2025年第21號)
發布日期:2025年06月13日
為進一步加強網絡銷售消費品召回監管,推動電子商務經營者切實履行消費品召回義務,保護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營造良好消費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等相關規定,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銷售消費品召回監管的公告》,旨在破解網絡銷售消費品召回監管的痛點問題。
《公告》對網絡銷售消費品召回監管提出新要求。《公告》明確了電子商務經營者在消費品召回中的責任和義務,是召回監管工作從線下延伸到線上的一個小切口,更具精準性和有效性。
信息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將那非類、拉非類物質納入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錄的公告
發布日期:2025年6月28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錄管理規定》,現將那非類、拉非類物質納入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錄。推薦檢測方法為《食品中西地那非、他達拉非等化合物的測定》(BJS 202405)及其他現行有效的食品補充檢驗方法。
那非類、拉非類物質是指西地那非、他達拉非等藥物及其衍生物,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代表藥物包括西地那非(俗稱“偉哥”)、他達拉非等。部分不法商家將其摻入酒類、壓片糖果、咖啡等食品中,以“功能性食品”名義宣稱具有“抗疲勞”“補腎壯陽”等功效,長期食用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重點打擊對象之一。
信息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