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積極推動高校數字圖書館智慧服務和數智化教學相融合是當下備受關注的課題,在數智驅動背景下,為了使高校圖書館能夠更好地智慧服務于數智化教學工作,本文開展了對高校線上線下教學的調查,總結了數智化教學過程,對高校教學現狀、圖書館智慧服務的意義、智慧服務方向及策略進行了探索,發現數智化教學過程中師生有多方面的需求,發現未來高校數字圖書館有必要以智慧服務多元化教學為依托,通過多部門聯合為師生提供多樣化的智慧服務。
關鍵詞:智慧服務;數智化教學;數字圖書館;數智驅動
Abstract:Actively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telligent services and digital teaching in college digital libraries is a topic that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t the momen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drive,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digital teaching,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igital teaching process through a survey on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explores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significance of smart services,the direction and strategies of smart services in the library.It is found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ve many needs in the process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teaching.In the future,digital libra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rely on diversified teaching of smart services and provide diversified smart services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rough multiple departments.
Keywords:smart service;digital teaching;digital library;digital drive
目前,高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教學模式不斷多元化,圖書館管理智慧不斷創新,這給我們高校教師的教學方法及內容帶來了新的挑戰,圖書館服務于數智化教學是圖書館重點工作之一。各個高等院校直接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高效高質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水平和學生成績,在教學過程中不免遇到師生對圖書館的求助,二者如何合力同心,共同取得數智化教學的良好效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網絡強國戰略指引下,我國網信事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光纖寬帶和5G網絡,建成開通5G基站142.5萬個,占全球60%以上;我國網民規模從5.64億增加到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從42.1%提升到73%,連續數年居世界第一。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9.48萬億元增長到39.2萬億元,連續數年位居世界第二。可見,在“互聯網+”的時代,智能手機的應用有著龐大的客戶群,高校師生也不例外,圖書館有必要借助智能平臺智慧助師生一臂之力。
1 高校數智化教學的現狀
從學生角度剖析數智化教學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教學方面:數智化教學授課內容及作業量大,比以往采用板書方式上課時的教學內容要多;教師獲取信息的途徑還比較單一,獲取資源的軟件數量極為有限。學習方面:數智化教學內容一般都投射到顯示屏上,教學內容涉及知識范圍廣、知識信息多,缺少電子版教材,所使用的教學軟件不一致。平臺方面:仍有部分教師對教學平臺的技術掌握不夠熟練,缺乏創新意識和實踐精神,對于新穎的教育方法和信息技術工具不夠熟練,有時候會因網絡不流暢帶來不便,平臺需要優化統一并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及頻率。
以上現狀可以看出,數智驅動時代數智化優點凸顯,但學習模式簡單,學習過程過于沉悶、枯燥,無法提升學生的求知激情;教學評價手段單一,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絕大多數教師能夠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輔助,能發掘其中的精髓,從而把教師從受制于講臺前計算機操作的狀態中解放出來,增加師生互動空間,同時為教師提供了更加便利和人性化的數智技術教學手段。數智驅動時代,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高校數字圖書館智慧服務數智化教學意義重大。
2 圖書館智慧服務數智化教學策略
2.1 加強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及完善服務體系
(1)首先,配備高配置、高性能的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計算機及網絡安全保護裝備,保證網絡暢通無阻,使教學系統可以高效連續可靠正常運行,其特有的安全性和穩固性,使教師在應用過程中操作簡便、安全、可行。其次,提供優質的數智化精準教學信息服務平臺,包括錄像機、影碟機、投影機、電動屏幕、音響,還有室內燈光、窗簾等硬件都需要布局得當。最后,需要“教學專家團隊”“教學管理團隊”和“圖書館信息服務團隊”三個方面的有效溝通協作才能實現智慧服務數智化教學,而且這種合作還要始終貫穿到智慧服務數智化教學的整個建設體系中。
(2)圖書館智慧服務教學離不開專家指導和幫扶服務,“走出去引進來”,向外向上借鑒學習并引進中原學者、省級名師等開展培訓,從而提高館員和教師的綜合素質。相關管理人員應參考先進經驗,合理規劃,制訂服務建設方案。以便圖書館服務與教學二者相融相助,以師生為中心,以服務為動力,以圖書館智慧管理平臺為依托,探索圖書館數字智能空間中的教學應用場景,從而為教師營造嵌入交融、沉浸體驗、協同交互、開放共享的信息獲取與查閱環境。同時拓寬培訓渠道,組織各種培訓活動,學習兄弟院校高校圖書館服務于教學的經驗和智慧,在云環境下可以實現低成本高性能的云圖書館服務模式。為積極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幫助教師把智慧教學和人工智能技術深入課堂教學中,積極探索AI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和技術路徑,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轉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我們學校圖書館和教務處特聯合舉辦AI賦能智慧課程建設系列講座,清華大學學堂在線平臺副總裁做“AI課程建設amp;應用探索與實踐——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主題報告,深入剖析了AI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體驗。此次講座中,參與教師與專家積極互動,就AI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交流,加深了教師對AI在教育教學領域應用的認識與理解,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及頻率,為學校推進有目標有組織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3)崇尚節約摒棄浪費,做綠色低碳服務守護者。推廣教科書的循環使用方案,從小事做起,比如學生每年的教材是可以重復循環利用的,圖書館可以智慧收集高年級學完的書籍和復習資料等,溫情傳遞給有需要的學生,不僅資源信息共享,而且低碳環保,拓展了圖書館相關創新服務的思路。開展教科書循環使用工作的同時,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推廣電子教材的使用。電子教材除了真正讓教材“活”起來,還考慮到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方便學習者查閱使用,并為以后形成科學的學習評價做好數據儲備,是一種非凡的智能學習體驗,同時也推進了數字圖書館服務于教學的智慧路徑。
2.2 提高圖書館館員的綜合素質
當下數字化形勢下,首先,館員應以熱愛本職工作為前提,智慧洞察了解師生對于圖書資料的需求,不斷提高數智化教學平臺及功能熟悉優化程度,熟練掌握有關教學數據庫特色軟件的使用。比如,熟練掌握KINGOSOFTG高校數字校園綜合管理平臺教務網絡管理系統的每步環節和方法,主動配合教師進行數智化教學查閱資料、辦理各種數據處理、投稿期刊篩選、內容查重及梳理同領域研究動向等服務。其次,圖書管理員服務于教學的耐心、細心、熱心經驗是不可或缺的,用優質的職業素養為師生們推薦有益于教學的優質圖書及軟件,并耐心解決教師教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要熟悉計算機知識,尤其是Excel表格的制作使用方法,外文查新、查收查引等服務,各種管理軟件的應用,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拓寬服務師生的范圍,做引導師生閱讀和查閱的好幫手,做教師線上線下教研活動的左膀右臂,針對性地做好信息導航工作,做傳遞圖書館核心價值觀的管理者和服務者。
2.3 優化圖書館智慧服務于教學的服務模式
當下圖書館數字服務與教學協同創新的意義很大,按照“服務從優、質量從嚴”的原則推動高校數字圖書館打造精品教學資源庫、優秀教學課件數字庫等特色創新服務,智慧推動各大校區間數據庫的互聯互通、共建共享,調動教師的教學活力,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師將互聯網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水平,并結合自身特長整合資源、凝練服務、協同創新,著力補短板、強優項,為本校高質量教育提供強有力支撐,把圖書館數字服務與數智化教學合作共贏推上一個新高度。比如,本校圖書館充分利用寒暑假時間線上線下服務師生,為師生提供現場查閱、電話查閱、郵件咨詢、微信咨詢等多種服務方式,可以優化激活優質圖書資源利用率,提高師生高效化獲取資料的水平,還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激發學生汲取精神食糧的熱情。因為教師一般利用寒暑假時間進行科學研究和教學準備,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學習,二者互動,可以優化圖書館服務,使師生有效利用假期碎片時間。
2.4 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與線上線下教學相融合
隨著當下5G時代閱讀方式的“更新”,智慧制定高校圖書館數據庫建設與教學同步雙提升發展的策略,營造“讓信息多跑路,讓讀者少跑腿”的智慧氛圍。比如,有的師生很喜歡聽書“閱讀”,利用散步、洗衣做飯等碎片時間,通過App云閱讀方式以聽代讀,聽名師講課、聽百家講壇等有助于教學水平提升,還可以在食堂、教學樓大廳等位置的屏幕上滾動播放精彩課件、名師風采等內容,這樣師生可以隨時隨地溫馨學習、靈活學習、便捷學習,以達到圖書館智慧服務教學的目的。比如,鄭州輕工業大學通過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推送聽讀高校信息素養教育數據庫、教學類數據庫、《鄭州輕工業大學教師課堂教學創新大賽實施辦法》等內容。為提升全校師生文獻調研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為學術創新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務,圖書館已開通知網總庫AI增強檢索的試用權限。總而言之,只要擁有鄭州輕工業大學網絡終端App,師生就可以實現隨時隨地獲取數據的服務,進而提升高校師生的教學科研水平,達到二者雙提升的目的。
2.5 圖書館倡議多部門聯手共同服務于數智化教學
課程繁重情況下,有的學生可能會缺乏正向激勵、健康導向,為防止學生缺乏自律性、計劃性、自主性、方向性,學校圖書館為凸顯教學的創新服務功能,需要堅持原則、明確目標,堅持示范、分類指導服務。比如,本校圖書館的圖書數量在逐年遞增,圖書館需要在采購環節關注師生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宣傳教育等。為此,本校圖書館多次舉辦宣傳活動,例如,黨委宣傳部、圖書館、檔案館聯合組織了一場面向新生的特色成果展廳直播講解活動,幫助廣大新同學深入了解學校的辦學歷程、發展成就、未來展望,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對于母校的榮譽感和歸屬感。
2.6 圖書館整合多部門數據資料
多部門聯動拓寬獲取數字資源的渠道,圖書館,教務處等部門互相聯手共建才能更好地服務師生,作為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的高校教師,是我校數智化教學的中流砥柱,必須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才能應對數智化教學。教學創新大賽、教學成果獎及教學改革項目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培育過程,要進行綜合性的布局與前瞻性的規劃,確保智慧服務與教學環節能夠深度結合。高校圖書館有必要以教師為中心,使用大數據平臺及新媒體為高校教師提供一流的數智化教學信息智慧服務,需要科學智慧應用新技術,搭建云服務平臺,聯手為師生提供高科技智慧服務。對圖書館及教務處等部門現有的資源及數據進行收集整合,做到數據不重復填報和重復提交。提供線上檢索、統一調度、互聯互通、補齊短板的數據資料共享服務可以節約人力、物力、財力,提高了辦學效率。比如,本校圖書館網站可以檢索各種電子版數據,如圖1所示。
圖1 電子圖書館查閱端口圖
總之,數字紅利在高校教學與高校發展中不斷被釋放。近年來對線上線下授課的調研結果顯示,圖書館智慧服務于數智化教學迫在眉睫。為順應數字時代的發展,圖書館迫切需要協調多部門,秉持科學發展理念和智慧服務原則,緊跟時代步伐,準確把握高校的發展方向。同時,圖書館需要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凸顯特色,提升服務水平;主動出擊,錘煉智慧服務,打造數字圖書資源特色平臺;拓展服務功能,主動創新,加強業務學習,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指引,結合工作實際需要,為數智化教學發展提供智慧服務。利用智慧創新思維,不斷發揮數字圖書館的優勢服務。圖書館服務與數智化教學相輔相成,是高校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是高校圖書館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高校改革的必然路徑。
參考文獻:
[1]尚紅光,連瑤鈺,封曉麗,等.基于智慧教學環境下的“教師信息化工具箱”項目研究[J].現代信息科技,2023,7(21):178182.
[2]蘭曉霞.云計算視域下的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策略[J].情報探索,2013(9):5961,64.
[3]劉曉葉.基于CiteSpace的數字孿生圖書館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J].現代信息科技,2023,7(15):141145+150.
[4]肖衛雯.湖南省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0(4):3135.
[5]孫彥.高校圖書館管理與教學同步的策略探討[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304305.
[6]尚長珍.新時代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現存問題與發展策略[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4,53(7):167169.
[7]鄭書娟.大數據背景下精準科研信息服務體系的構建研究[J].情報雜志,2021,40(5):193200.
[8]莊文越.論民族地區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現狀與發展方向: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1(18):149151.
作者簡介:郝冬梅(1973— ),女,漢族,山西晉中人,本科,館員,主要從事圖書保護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