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274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13.033
農田水利工程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支撐。近年來,隨著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對于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升級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西北干旱地區,如何提升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效能,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筆者深入探討甘肅省莊浪縣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以期為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借鑒,推動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1莊浪縣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現狀
莊浪縣位于甘肅省中東部、六盤山西麓,地處東經 105°46′15\"~106°23′45\" 、北緯 35°03′23′′~35° 28′26′′ ,東鄰華亭市,西依靜寧縣,北與寧夏隆德縣、涇源縣毗鄰,南和張家川縣、秦安縣接壤。莊浪縣屬大陸性季風區,年均氣溫達到 8.1°C ,區域年均降水量為 517.7mm ,降水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極不均勻?!肚f浪縣“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數據顯示,莊浪縣水資源總量達到9039.3萬 m3 ,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8684.1萬 m3 ,地下水資源量僅有355.2萬 m3 ,人均水資源量達到 201m3 ,這一數據遠低于全國人均水平。莊浪縣有水洛河、葫蘆河、莊浪河3條主要河流,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基本用水保障。莊浪縣水務局統計數據顯示,全縣現有水庫5座,總庫容達到1386.82萬 m3 。農田水利設施方面,莊浪縣建有陽川灌區、水洛河灌區、莊浪河灌區三大灌區,目前有效灌溉面積已達到0.329萬 hm2 ,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55[1] 。莊浪縣水務局作為主管部門,下設水利工程管理站等機構負責具體業務,已建立工程管理和水費繳納等基本制度。但目前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如工程維護不及時、管護經費嚴重不足。特別是在現代化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取水計量設施和信息監測設備,信息化和自動化水平較低。總體來看,莊浪縣政府正在積極采取措施,如增加財政投入、完善管理制度、加強人員培訓等,以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為縣域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莊浪縣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管護經費嚴重不足
1)管護資金投入匱乏。莊浪縣水務局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縣農田水利工程管護資金需求為860萬元,但實際落實的管護經費僅有320萬元,資金缺口高達 63%[2] 。特別是在基層水利工程維護方面,由于財政資金有限,大部分資金被用于主要灌區骨干工程的維護,而對支渠和末級渠系的管護投人嚴重不足。以水洛河灌區為例,該灌區有干渠22條、支渠115條,2023年僅獲得管護經費85萬元,平均每千米渠道的維護經費不足3000元,遠低于每千米1.2萬元的合理管護標準,導致部分工程設施“帶病”運行[2]。2)經費來源渠道單一。目前,莊浪縣農田水利工程管護經費主要依賴財政投入,水費收繳率低,社會資本參與度不高。受財政收人限制,每年用于水利工程維護的專項資金嚴重不足。此外,農田水利工程公益性強、收益周期長,難以吸引社會資本投人,導致經費來源過度依賴政府財政,資金保障機制不健全,嚴重制約了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和效益發揮。
2.2 管理隊伍建設滯后
1)專業技術人才短缺。以莊浪縣水洛河灌區為例,該灌區有干渠22條、支渠115條,但專職管理人員僅有15人,其中具有水利專業背景的只有4人,嚴重影響了灌區的管理效率和質量3。從全縣來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人員中具有水利相關專業背景的比例不足 30% ,專業技術人才嚴重匱乏。同時,由于基層工作條件艱苦,待遇偏低,人才引進難、留住難的問題日益突出,近年來人才流失現象嚴重。2)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在莊浪縣基層水管單位,絕大多數由當地農民擔任水管員,這些人員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專業知識欠缺的問題。同時,由于培訓機制不完善,培訓內容與實踐脫節,培訓頻率不足,難以滿足現代化灌區管理的實際需求。此外,現有管理人員對信息化設備操作不熟練,專業技能水平較低,難以適應農田水利工程科學化、現代化管理的要求,嚴重制約了水利工程效益的發揮。
2.3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1)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莊浪縣農田水利工程中,僅有水洛河、莊浪河2個骨干灌區安裝了簡單的信息采集設備,大部分灌區仍處于“無監測、無控制”狀態。以水洛河灌區為例,該灌區有干渠22條、支渠115條,但僅在幾處重點干渠安裝了水位監測和流量監測設備,支渠級別幾乎沒有任何監測設施[4。目前,大多數工程仍停留在“靠人看、靠人算、靠經驗”的傳統管理模式,自動化、信息化程度嚴重不足。2)信息化應用水平不高。目前,莊浪縣尚未建立統一的水利信息管理平臺,各灌區的監測數據無法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在實際管理中,用水計量、水費繳納等日常工作仍以手工操作為主,信息化手段應用不足。特別是在工程維修養護方面,由于缺乏科學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無法實現工程狀況的實時監測和預警,設備維護多以“事后修”為主,預防性維護不足,難以保障農田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和科學管理。
2.4工程設施老化嚴重
1)工程設施年久失修,完好率低。莊浪縣大部分灌區工程建設年限較長,普遍超過15年,部分工程甚至已使用20多年。以水洛河灌區為例,該灌區大量渠道存在裂縫、滲漏、斷裂等病害,部分節制閘、分水閘等建筑物出現老化、啟閉設備銹蝕等問題5。由于長期缺乏維修養護資金投入,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不僅造成了水資源嚴重浪費,而且影響了灌區的正常供水。2)配套設施不完善,灌溉效益低下。目前,莊浪縣農田水利工程的田間配套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末級渠系配套率低,部分灌區工程配套率不足。由于渠系配套不完善,加之渠道滲漏嚴重,輸水損失大,有效灌溉面積萎縮。以莊浪河灌區為例,由于工程設施老化和配套不完善,實際灌溉面積遠低于設計灌溉面積,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明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程效益發揮嚴重不足,難以滿足農業生產發展需求[5]。
3 對策建議
3.1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拓寬經費來源渠道
1)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莊浪縣應進一步加大政府財政投人力度,將農田水利工程管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資金保障機制。政府應設立專項資金,重點保障骨干工程和重要設施的維修養護。同時,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支持,通過項目申報等方式,爭取省市兩級水利建設資金向基層工程傾斜。此外,積極引入市場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特許經營權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田水利工程管護,推動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2)完善水費繳納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科學核定水價標準,建立合理的水費分成制度,確保基層水管單位有穩定的經費來源。創新水費繳納方式,推廣“一折一扣”等便民措施,提高水費收繳率。同時,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建立健全經費使用監督機制,確保管護資金專款專用。對重點工程和關鍵設施實行維修養護責任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實現有限資金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3.2完善人才引進和培訓體系,提高管理隊伍專業化水平
1)建立健全人才引進和保障機制。完善人才引進政策,設立專項編制,通過出臺住房補貼、職稱評定、子女就學等優惠政策,吸引和留住水利專業人才。建立科學的薪酬分配制度,參照公務員工資標準,提高基層水利人員工資待遇,設立專項津貼和崗位補貼。加大與高等院校合作力度,建立定向培養機制,通過校地合作為基層水利單位儲備專業技術人才。同時,創新用人機制,推行競爭上崗、崗位責任制等管理方式,建立優勝劣汰的激勵機制,調動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2)構建系統性培訓體系,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建立常態化培訓制度,制定年度培訓計劃,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參加專業技能培訓。創新培訓方式,根據不同崗位需求開展分層次、多形式的實用技術培訓,重點加強設備操作、工程維護、信息化應用等方面的實踐培訓。加強與先進地區的交流合作,選派優秀管理人員到發達地區跟崗學習,組織現場觀摩和技術交流活動。
3.3加快推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管理平臺
1)加快推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科學編制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規劃,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的原則,加快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在骨干灌區和重點區域率先建設自動化監測系統,重點配置水位、流量、水質等在線監測設備,實現對重要節點的實時監控。推進信息采集設備向支渠延伸,逐步實現灌區工程運行狀況的全面監測。配套建設通信網絡和數據傳輸系統,保障監測數據的及時傳輸和有效利用。2)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構建統一的水利信息管理平臺,整合工程運行、水量調度、設備維護等各類信息,實現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開發智能化管理應用系統,推廣遠程監控、智能調度、在線計量等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工程管理的自動化水平。建立工程設施運行狀態評估和預警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及時發現設備隱患,實現預防性維護。加強信息化人才培養,組建專業的信息化管理團隊,定期開展技術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應用能力,確保信息化系統的高效運行。
3.4實施工程更新改造,完善配套設施建設
1)加快推進工程設施更新改造。對現有工程設施進行全面普查和科學評估,建立工程設施狀況數據庫,制訂分類改造方案。按照“先急后緩、突出重點”的原則,優先對存在安全隱患和嚴重影響供水的工程進行改造。重點對老化渠道進行防滲處理,對損壞的閘門、啟閉機等設備進行更換,對存在結構性問題的建筑物進行加固處理。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提高工程改造質量,延長設施使用壽命。建立健全工程維修養護制度,實施常態化巡查和定期維護措施,確保能夠迅速識別并修復工程缺陷。2)加強工程配套設施建設??茖W規劃田間工程配套建設,按照“源頭控制、標準配套、提質增效”的要求,加快推進末級渠系配套建設。大力發展節水灌溉設施,推廣管道輸水、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加強測量設施建設,在骨干渠道和重要節點配置計量設備,實現用水精準管理。
4結語
莊浪縣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制約著農業生產效益的提升和農民增收。為切實解決這些問題,莊浪縣必須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拓寬經費來源渠道;完善人才引進和培訓體系,提高管理隊伍專業化水平;加快推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管理平臺;實施工程更新改造,完善配套設施建設。相信隨著各項舉措的深入推進,莊浪縣農田水利工程效益將得到充分發揮,有力支撐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保障。
參考文獻:
[1] 魏巍.以莊浪縣水資源供需關系為基礎的應急供水工程[J].云南水力發電,2023,39(11):331-334.
[2] 張學軍,平艷.農田水利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與運行管理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4(17):260-262.
[3] 丁得瑾.水利工程渠道運行管理與維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災害研究,2024,14(8):231-233.
[4] 莫范梅.探討小型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技投資,2024(21):138-140.
[5] 何靜.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策略探究[J].農村科學實驗,2024(11):88-90.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