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636.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13.016
菠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是重要的葉用蔬菜,深受消費者喜愛。其市場需求的日益增長,推動著栽培技術不斷發展。上海市作為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菠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但由于氣候條件和病蟲害的影響,產量和品質仍有提升空間。因此,研究適宜上海市的菠菜栽培技術,對于保障市場供應、提高農民收益具有重要意義。
1上海市菠菜種植的環境條件分析
上海市地處我國東部沿海,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春秋兩季時間較短,冬夏兩季相對較長。這種氣候特點為菠菜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但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充足的日照有利于菠菜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分,促進生長。充沛的雨水能夠滿足菠菜生長對水分的需求。然而,上海市夏季高溫高濕,易導致菠菜生長不良,品質下降,并引發病蟲害。冬季雖然氣溫較低,但菠菜具有較強的耐寒性,部分品種甚至可以在露地越冬。此外,上海市的土壤類型主要為沖積平原形成的肥沃土壤,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較高,保水保肥能力較強,適宜菠菜生長。然而,部分地區土壤可能存在排水不暢、 pH 值偏低等問題,需要采取相應的改良措施,如增施有機肥、合理排水等,才能更好地滿足菠菜種植的需求。因此,在進行菠菜栽培時,應根據具體的環境條件,選擇適宜的品種,并采取相應的栽培管理措施,才能獲得理想的產量和品質。
2上海市菠菜栽培技術
2.1 品種選擇
上海市菠菜品種選擇需要綜合考慮其適應性、產量及品質等多方面因素,力求實現經濟效益與營養價值的最佳平衡。當地品種中,大葉菠菜以其葉片寬大,產量較高而著稱,草酸含量相對較高,適宜春季和秋季栽培;笨菠菜雖產量略遜于大葉菠菜,但其口感更為柔嫩,且耐寒性突出,是冬季種植的理想選擇;矮腳菠菜和雞爪小菠菜株型緊湊,耐寒性強,適宜冬季保護地栽培,而崇明小菠菜則以其高糖含量而備受青睞,適合秋季種植。外地品種中,來自河北省的小尖葉菠菜維生素C含量較高,但其對上海市夏季高溫的適應性較差;山東省的D-29和M-20品種則表現出較強的耐熱性,適宜夏季栽培,但需要注意其對水分的需求較高。
2.2整地作畦
上海市應優先考慮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能力強且透氣性良好的砂壤土,這類土壤結構疏松,有利于菠菜根系伸展和養分吸收。為避免病蟲害的積累和蔓延,最好選擇2年內未種植過藜科作物的田塊種植菠菜,減少土傳病害和蟲害的發生。土地選定后,進行徹底清園,清除田間殘留的作物秸稈、雜草及其他雜物,以減少病蟲害的滋生場所。隨后,結合深翻土地,施入充足的基肥,為菠菜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深耕深度以 10~15cm 為宜,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既能改善土壤結構,又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播種前2d施用基肥和深耕,使土壤充分吸水脹松,為菠菜播種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完成深耕施肥后,根據不同季節和品種選擇合適的作畦方式。對于春冬季節種植的菠菜,由于氣溫較低,為了提高地溫,促進菠菜生長,宜采用高畦栽培,畦高約25cm ,畦寬約 1.2m ,溝寬約 30cm ,溝深約 25cm 。而夏秋季節種植的菠菜,由于氣溫較高,為了保持土壤水分,防止水分過度蒸發,宜采用平畦或低畦栽培,畦寬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2。無論采用哪種作畦方式,都必須保證畦面平整,溝渠暢通,以利于田間灌溉和排水,防正積水造成爛根。
2.3種子處理
菠菜種子的外殼堅硬,并含有抑制發芽的物質,因此播種前需要進行適當處理,以提高發芽率和出苗整齊度。春播和冬播由于氣溫較低,可選擇播干籽或濕籽。濕籽處理方法是將種子浸泡在清水中 8~12h 其間多次換水,以去除抑制發芽的物質,從而提高種子的吸水性和發芽速度。夏秋播種由于氣溫較高,建議進行低溫催芽處理。具體操作是將浸泡后的種子放置在 44C 的冰箱或冷庫中處理 24h ,然后在 20~25°C 的條件下催芽,待種子露白即可播種。這種低溫處理可以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
2.4播種
1)播種方式和時間。菠菜的播種方式主要有撒播、條播、點播3種。撒播操作簡便,但播種密度不易控制,適用于種植密度要求不高的情況。條播可以控制播種密度和株距,便于田間管理,適用于大面積種植。點播則更加精細,可以精確控制每穴的種子數量,適用于小面積精細化種植。上海市春菠菜一般在3月播種,夏菠菜在5—7月播種,秋菠菜在8—9月播種,冬菠菜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播種[3]。
2)播種量和深度。菠菜播種量的確定需要考慮品種特性、播種方式、季節等因素,一般來說,每667m2 播種量在 3~5kg 。播種深度一般為 1~2cm ,過深或過淺都不利于種子萌發。播種后需要覆土,并輕輕鎮壓,以確保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覆土厚度以1cm 左右為宜,過厚的覆土會阻礙幼苗出土。
3)播種后的環境調控。播種后需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于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澆水方式可以采用噴灌或溝灌,避免大水漫灌,以免沖走種子或造成土壤板結。根據不同季節的氣候條件,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春冬季節覆蓋地膜以保溫保濕,夏秋季覆蓋遮陽網以防曬降溫。出苗后,及時揭去地膜或遮陽網,以利于幼苗進行光合作用。
2.5 田間管理
2.5.1 水分管理
菠菜喜濕潤的土壤環境,水分管理是田間管理的核心。播種后,應保持土壤濕潤,以利于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出苗后,根據季節和天氣情況,適時澆水。春秋季節,氣溫適宜,水分蒸發量中等,可每隔5~7d澆水1次,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夏季高溫多雨,應及時排水,防正田間積水,并采用噴灌或滴灌等方式,避免高溫澆水對菠菜造成損傷。冬季氣溫低,水分蒸發量小,應減少澆水次數,以防止土壤過濕,引發病害。在整個生長過程中,應避免大水漫灌,以防土壤板結,影響根系呼吸[4]。
2.5.2 施肥管理
菠菜是需肥量較大的綠葉蔬菜,對氮、磷、鉀的需求量都較高。根據菠菜的生長階段和土壤肥力狀況合理施肥。基肥一般在整地時施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如雞糞、豬糞等,每 667m2 施用量約為 2000kg □同時,配合施用適量的專用配方肥,每 667m2 施用20~25kg 追肥一般在菠菜出苗后進行,可分多次施用。第1次追肥在菠菜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進行,以氮肥為主,例如尿素,每 667m2 施用量約為 2.5kg 。第2次追肥在菠菜開始旺盛生長時進行,每 667m2 施用量約為 5kg 。追肥的方式可以采用撒施、沖施或葉面噴施。葉面噴施可以快速補充養分,但濃度不宜過高,一般控制在 0.2%~0.5% 。
2.5.3 溫度管理
上海市冬夏溫差較大,對菠菜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夏季高溫,應采取遮陽措施,如搭建遮陽網或覆蓋遮陽棚,以降低棚內溫度,避免菠菜生長受阻。冬季低溫,應采取保溫措施,如覆蓋地膜或搭建小拱棚,以提高地溫,促進菠菜生長。同時,注意棚內通風,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以及濕度過高,引發病害。
2.5.4通風管理
良好的通風條件有利于菠菜生長,并能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春秋季節,氣溫適宜,可以適當加大通風量,保持棚內空氣流通。夏季高溫,應在早晚進行通風,避免中午高溫時段通風,以防止菠菜失水萎蔫。冬季低溫,應在晴朗的中午進行短時間通風,以降低棚內濕度,防止病害發生。
2.5.5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氣性,促進根系生長,同時清除雜草,減少養分競爭和病蟲害的發生。在菠菜生長期間,應進行2~3次中耕除草。中耕深度應適宜,避免損傷菠菜根系。除草應及時徹底,尤其是在幼苗期,雜草的危害較大。
2.5.6 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在菠菜生長過程中,可以適量使用生長調節劑,以促進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例如,在菠菜幼苗期,可以噴施赤霉素,促進葉片生長;在生長中期,可以噴施蕓墓素內酯,提升抗逆性;在生長后期,可以噴施磷酸二氫鉀,促進果實膨大和提高品質。使用生長調節劑時,應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避免過量使用,造成不良影響。
2.5.7 植株調整
對于一些生長過密的菠菜品種,適當間苗和疏葉,以改善植株間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植株生長。在幼苗期間苗,去除弱苗、病苗、過密苗,保持合理的種植密度。在生長后期疏葉,去除老葉、病葉、黃葉,以減少養分消耗,提高產量和品質。
2.5.8病蟲害防治
菠菜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有效防控是保障其產量和品質的關鍵環節。菠菜常見病害主要有菠菜霜霉病和菠菜炭疽病。菠菜霜霉病主要為害葉片,初期癥狀表現為葉片出現淡黃綠色或蒼白色邊緣模糊的病斑,后期病斑擴大成不規則形狀,葉背病斑處可見灰白色霉層,最終轉變為灰紫色,缺水條件下病葉枯黃5。菠菜炭疽病則會導致葉片出現圓形或近圓形病斑,病斑中央呈灰白色,邊緣紅褐色,后期病斑上出現黑色小點。菠菜常見蟲害包括潛葉蠅和蚜蟲。潛葉蠅幼蟲在葉片內部潛食葉肉,形成蜿蜒的白色隧道,嚴重時導致葉片枯萎脫落。蚜蟲則聚集在葉片背面吸食汁液,導致葉片卷曲變形,同時傳播病毒病。針對上述病蟲害,應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策略。農業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輪作,避免連作,清除田間病殘體,選擇抗病品種,培育壯苗等。物理防治措施包括利用黃板誘殺蚜蟲、設置防蟲網阻隔害蟲入侵等。化學防治應根據病蟲害種類選擇合適的農藥,如防治菠菜霜霉病可使用 72% 代森錳鋅·霜脲氰可濕性粉劑 800~1000 倍液,防治菠菜炭疽病可使用 20% 苯醚甲環唑微乳劑,防治潛葉蠅可使用 75% 滅蠅胺可濕性粉劑 1 000~2 000 倍液,防治蚜蟲可使用 25% 噻蟲嗪水分散顆粒劑 2500~3000 倍液。在進行化學防治時,必須嚴格遵守農藥使用規范,注意安全間隔期,輪換使用不同類型的農藥,以延緩抗藥性的產生,確保食品安全。
2.6采收貯藏
上海市菠菜的采收期取決于品種特性和種植季節。春菠菜通常在播后 40~50d ,株高 15~20cm 時采收;夏菠菜由于生長迅速,播后 30~40d ,株高12~15cm 即可采收;秋菠菜的采收時間與春菠菜相近,一般在播后 45~55d 采收;冬菠菜的生長期較長,通常在播后 70~90d ,根據市場需求分批采收。采收時,建議選擇晴朗天氣,在早晨露水干后進行,用鋒利的刀具在菠菜根部 2~3cm 處割斷,避免損傷植株,并保留部分根系以維持新鮮度。采收后,應立即去除病葉、黃葉和雜質,并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分級和捆扎。由于菠菜葉片柔嫩,不耐貯藏,采收后應盡快上市銷售。如需要短期貯藏,可將菠菜預冷為 0~ 4°C ,并保持較高濕度,以減少水分蒸發和品質下降,但貯藏時間不宜超過 3d 。此外,可以采用速凍或冷藏等方式延長菠菜的保鮮期,以滿足市場需求。
3結語
上海市菠菜種植需要因地制宜,根據氣候和土壤條件選擇適宜品種,并采取相應的栽培管理技術。這對提高菠菜產量和品質至關重要,有利于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未來,應加強新品種的引進、篩選、推廣,并積極探索綠色防控技術,以實現菠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最終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優質的菠菜產品。
參考文獻:
[1]葉紅霞.菠菜品種類型及冬季大棚栽培技術[J].新農村,2023(9):24-25.
[2] 張停林,錢婷,王桂英.上海地區早春大棚菠菜品比試驗[J].上海蔬菜,2022(1):11-13.
[3] 葛晨輝,李陽,王小麗,等.上海地區菠菜夏季設施栽培關鍵技術[J].長江蔬菜,2021(22):59-60.
[4] 蔡曉鋒,彭楓,徐晨曦,等.39個菠菜品種在上海地區的適應性評價[J].中國瓜菜,2021,34(5):87-92.
[5] 汪兵.上海地區菠菜種植技術[J].上海農業科技,2017(5):95.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