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75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13.028
隴南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地處秦巴山區、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交匯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04°01′19′′~106°35′20′′ 、北緯 32°35′45′′~34°32′00′′, 門總面積2.79萬 km2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000m ,氣候類型多樣,年均氣溫 5~15°C ,年降水量 400~1000mm 。由于地處過渡地帶,氣候條件和地形地貌存在差異,森林資源類型豐富多樣,森林資源蘊藏豐富。截至2024年1月,隴南市森林覆蓋率達45.27% 。作為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水土保持區,隴南市森林資源的合理撫育經營對于維護區域生態安全和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深入探討隴南市森林撫育經營技術要點,對優化林分結構、培育優質林木、發揮林業綜合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1隴南市森林資源概況
隴南市森林資源儲備豐富。截至2024年1月,隴南市有林地面積180.96萬 hm2 ,其中集體林面積占比超過 40% 。隴南市地處秦巴山區,地形復雜,氣候垂直變化顯著,為森林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通過長期的植樹造林和天然林資源保護,隴南市已初步形成以闊葉林、針葉林為主體的森林植被格局。近年來,隴南市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截至2024年8月,森林管護面積達62.382萬 hm2 ,累計完成人工造林0.723萬 hm2 、封山育林7.540萬 hm2 、森林撫育10.170萬 hm2 ,森林資源面積和質量得到顯著提升,生態屏障作用更加凸顯。同時,林區基礎設施逐步改善,林下經濟蓬勃發展,產業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林區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2隴南市森林撫育經營技術要點
2.1 間伐管理
由于立地條件的差異,隴南市不同林分對間伐技術的應用有所區別。通常在林齡5~10年時進行首次透光伐,伐除部分林木使林分郁閉度控制在0.7左右,為優勢幼樹的生長創造良好光照環境。中齡林主要采用疏伐方式,對于過密、生長衰弱林分,每5~8年實施一次疏伐,適當降低林分密度,伐后郁閉度控制在0.6~0.7 。疏伐對象以生長緩慢、枝丫發育不良、常年生長在陰暗濕潤環境下的林木為主。近熟林和過熟林階段則采取生長伐,保留直徑較大、材積較高、生長旺盛的目標樹種,每5~10年擇伐一次,使林分逐步達到大徑級林木的培育目標,伐后郁閉度維持在0.5~0.6[1] 。在具體操作中,間伐強度應嚴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過度間伐導致林分疏離。結合立地條件,合理確定疏伐樹株,保留優勢木和具備發展前景的次優勢木,并適當保留部分小徑級樹木,維持林分結構的合理性。對于隴南市山地林區,可在適當地段放任帶狀伐區自然更新或補植補造。
2.2修枝管理
在隴南市,對于幼齡林,主要采取人工修枝方式。一般在林齡3~5年時進行第一次低位剪枝,保留樹高1/3的枝層。隨后每2~3年實施一次修枝,保留樹高1/2的枝層,直至林齡10年左右基本完成低位去枝。修枝高度不宜過高,以免影響樹冠發育。中齡林階段以自然修枝為主,輔以人工修枝。通過老枝自然脫落和人工剪除殘留枝丫,逐步完成中下部樹干的去芽去枝,為培育優質干材創造條件。近熟林和過熟林主要依靠自然修枝,結合間伐等措施促進林冠稀疏,使林木下部枝干自然脫落。對于殘留的枝丫部分,可適當實施補剪修整,避免產生大面積樹皮傷痕2]。修枝時機應選擇在林木生長季前后,一般4一5月和9—10月為宜。使用人工修枝時,切口應保持平整,切口面積不宜過大,以免樹體受損。科學把控修枝高度和強度,保留適量樹冠,維持樹木正常生理代謝。修枝操作過程中還應注意消毒創口,及時涂抹殺菌劑,防止病原菌侵染。
2.3除草割灌
除草割灌是隴南市森林撫育經營的重要環節,通過清除林地內雜草、灌木,減輕對林木資源占用和競爭,確保林木生長所需的生存空間。針對隴南市林齡較小的幼齡林,建議采用機械除草和化學除草相結合的方式。每年4一5月氣溫升高后,可安排帶割草機械對林分實施割除,單次割除高度控制在 10~15cm ○同時,根據林地實際情況,對雜草莖葉定向噴霧 10% 草甘膦水劑200倍液,一般噴施1~2次,視雜草生長情況而定,初次噴施后 20~30d 進行第2次噴施,抑制雜草再生。中齡林和成熟林主要采取人工除草割灌,一般選擇在4一6月林木生長旺季實施。嚴格遵守“三留三去”的原則,即保留有經濟價值或對生態環境保護有益的喬灌木,去除毒草、攀緣植物、部分陽性灌木。割除高度一般控制在地面以上 30cm 左右,以免損壞樹根,并將割除物清理出林地。除草割灌強度適中,避免對土壤造成擾動,影響林分通透性。除草割灌周期以2~3年為宜,并避開林木萌芽和果實成熟期。同時,加強防護,減少對林地其他植被的破壞,維護林地植物多樣性。
2.4水肥管理
針對隴南市立地條件的差異性,水肥管理應因地制宜。對于中低海拔地區的幼齡林和中齡林,建議每年4一6月,分2~3次進行肥料撒施,氮肥可采用尿素或硝銨復合肥,年施用量控制在 150~200kg?hm-2 磷鉀肥可選擇過磷酸鈣或硫酸鉀等,年施用量控制在100~150kg?hm-2 。同時,做好灌溉工作,盡量滿足林木需水量的 80% 左右。高海拔山地林區,由于氣候寒冷、土壤貧瘠,林木生長受阻,需要加大投入力度。6一8月分2~3次進行化肥復合施用,單次施氮肥200~300kg?hm-2 ,磷鉀肥 150~200kg?hm-2 。山區林地坡度大,應在坡腳設置簡易水窖、溝渠等,利用天然降雨補充林木需水。
2.5 病蟲害防治
針對隴南市主要林分類型和病蟲害發生特點,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策略。1)物理防治。可廣泛采用誘捕板和物理阻隔帶等物理防治措施。例如,針對云杉大小蠹、大灰象甲等害蟲,每公頃林地可懸掛 20~30 塊色板,并每7d檢查更換。同時,在林分周邊設置 50cm 寬的黑色塑料阻隔帶,防止地表害蟲進入。2)生物防治。針對食葉性害蟲如大青葉蟬,每公頃可投放3萬~5萬頭食草天敵昆蟲;對蛀干性害蟲如光肩星天牛,則可釋放5萬~10萬頭寄生性天敵蜂類。對于局部暴發地區,可適當增加天敵釋放量。3)化學防治。采取化學防治病蟲害時,可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例如,針對云杉葉銹病等真菌病害,可噴施 5% 蘇云金桿菌懸浮劑 1 000~1 500 倍液。對大灰象甲等鞘翅自害蟲,可使用 5% 印楝素乳油500倍液噴霧防治。施藥時要嚴格按標簽操作,控制藥量,做好人員防護,避免環境污染。化學農藥應作為無公害防治的補充,使用頻率和強度要嚴格控制。
3加強隴南市森林撫育經營的建議
3.1統籌分類經營,突出重點林區
在推進隴南市森林撫育經營工作時,應堅持統籌分類的原則,科學確定重點林區。針對商品林和人工用材林區,應充分利用該地區交通便利、技術力量雄厚等有利條件,制訂全面的綜合撫育方案。通過規模化經營,充分發揮林地生產潛力。對于公益林和生態保護林區,則需要重點加強維護和修復,保護原生植被,增加生物多樣性,挖掘林區生態價值4。對于偏遠地區和自然保護區,可適度放緩撫育經營力度,注重封山育林,采取漸進式手段,避免過度干擾。通過有序推進分類經營,不斷優化林種布局和結構調整,集中資源力量,確保隴南市森林可持續經營。
3.2科學編制方案,規范操作流程
森林撫育經營事關林業發展的根本,必須高度重視科學編制方案、規范操作流程的工作。針對隴南市實際情況,編制方案時應秉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全面考慮不同林區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樹種特性等,對經營目標、技術路線和作業方式進行科學論證。同時,借鑒國內外先進理念和成熟經驗,充分吸收林業科技最新成果,確保編制出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指導性文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各施工環節均應該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從人員、設備、材料的準備,到作業時機、強度的把控,再到后期的養護跟蹤,都需要制定明確的操作規程。規范的流程不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更能最大限度控制風險,避免由于管理疏漏而造成資源浪費。建立完善的質量監管體系,設置專門的監督機構,對關鍵環節進行現場檢查和指導,確保各項作業準確無誤地推進。
3.3創新經營模式,培育多元產業
隴南市不僅林地面積廣闊、生態環境優越,而且具備悠久的林產品開發利用傳統,為培育多元林下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集體林權改革的不斷深化,新型經營主體如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逐漸興起,為創新經營模式提供了重要契機。因此,隴南市應當立足資源優勢和政策導向,主動作為、先行先試。探索“公司 + 基地 + 農戶”等利益聯結模式,充分調動林農的生產積極性,形成良性互動;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林業發展,通過股權合作、委托經營等方式,培育一批有實力的龍頭企業,打造現代林業產業化經營新格局。同時,注重產業融合,將林業與旅游、文化等相關產業進行深度交叉,推動形成“生態林業+休閑觀光”“森林康養 + ”等新興業態,不斷提升隴南林業的綜合效益。在產業培育過程中,立足隴南市自身特色,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既要揚長避短,大力發展林菌、林藥、林果等優勢特色產業,又要探索差異化發展路徑,鼓勵閑置林地、低效林地開展林下養殖、采摘加工等多種經營,最大限度發揮林地資源綜合效益。
3.4宣傳教育先行,增強生態保護意識
推進森林撫育經營不僅需要制度保障和技術支撐,更需要全社會的生態環保意識作為基礎。隴南市應當把宣傳教育工作貫穿于森林撫育經營的全過程,營造濃厚的生態文明氛圍。充分利用新媒體、新載體,緊跟時代步伐,創新宣傳形式。通過制作生動有趣的公益廣告、微視頻等,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生態知識,增強公眾對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的認知。同時,因地制宜開展基層宣講,組織志愿服務隊伍深入田間地頭,讓保護理念植根人心。注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可以在全市范圍內評選一批森林撫育經營典型,并給予充分宣傳報道,輻射帶動廣大林農。除了加大正面宣傳力度,也要主動曝光一些亂砍濫伐、破壞生態的違法行為,以案說理。此外,隴南市應進一步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加強對破壞林地資源、非法采伐等行為的懲處,遏制一切危害生態的違法犯罪行為,彰顯政府的堅定決心和執法態度。讓廣大林農真正樹立起生態保護意識,從“重視”“參與”到“主動擔當”,為森林撫育經營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4結語
在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加強隴南市森林撫育經營具有重要的生態意義和經濟意義。應當堅持生態優先、科學施策的理念,針對不同類型林分特點,采取適宜的撫育技術措施,特別是要做好間伐、修枝、除草割灌、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同時,創新經營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培育多元產業,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通過有序推進隴南市森林撫育經營工作,有效提升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為建設美麗隴南、生態隴南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 郝亞萍.探究新時期森林撫育經營技術與措施[J].花木盆景,2024(10):114-115.
[2] 陳江華,葉祥勇.森林撫育經營技術要點與應用研究[J].中國林業產業,2024(8):111-112.
[3] 魏麗娜.新時期如何做好森林撫育管理工作[J].林業科技情報,2024,56(3):64-66.
[4] 薛波波,郝焰平.森林撫育經營技術要點與應用[J].安徽農學通報,2024,30(11):56-58.
[5] 馮麗潔.新時期森林撫育經營技術要點與措施探析[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3(3):90-92.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