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3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13.022
蛋鴨養殖具有投資小、周期短、效益好等特點,是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之一。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和對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斷提高,發展生態養殖、實現無抗養殖已成為當前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通過科學養殖模式創新和現代化技術應用,推動傳統蛋鴨養殖向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方向轉型,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浙江省金華市在此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并形成1.0版科學散養半旱養模式和2.0版新型智能化籠養模型養殖模式,實現蛋鴨規模化、智能化養殖。
1金華市蛋鴨養殖產業發展現狀
金華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東鄰臺州市,南毗麗水市,西連衢州市,北接紹興市、杭州市,總面積10 942km2 。金華市蛋鴨養殖產業發展區域主要集中在婺城區,其中是一家集蛋鴨產業育繁推一體化的農業公司,是目前。該公司占地面積超24hm2 ,建有科學散養標準化鴨舍 31000m2 、自動化無人養殖鴨舍 1000m2 ,并配有14.4萬t污水處理能力系統和每小時1萬枚全自動蛋品保潔生產線1。2017年,為適應生態環保要求,金華市蛋鴨養殖由傳統的池塘養殖方式轉變為科學化散養,采取1.0版科學散養半旱養模式和2.0版新型智能化籠養模型養殖模式,根據蛋鴨水禽特性自主研發專門的嬉水通道,實現養殖模式智能化。
另外,金華市建立海外院士工作站和專家工作站,重點突破飼料恒溫發酵和菌種優化提純等關鍵技術,自主研發益生菌發酵飼料,率先在浙江省實現蛋鴨養殖全程不使用抗生素。截至2023年12月,金華市在蛋鴨養殖方面累計獲得14項實用新型專利和2項發明專利,成為浙江省現代蛋鴨產業發展的示范樣板。
2 金華市蛋鴨規模化養殖關鍵技術要點
2.1養殖場地選擇與規劃設計
2.1.1養殖場地選擇
養殖場地選址應符合區域發展規劃和環境要求,選擇地勢平坦開闊、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地方。場地需要高出金華市歷年最高洪水位 1m 以上,地下水位應在 2m 以下,同時需要遠離居民區、學校等人口密集區 500m 以上,遠離主要交通干道 200m 以上,并設置足夠的防疫隔離帶2。場地還應具有良好的水電配套條件,水源充足且水質符合《無公害食品畜禽飲用水水質》(NY5027—2008)要求。
2.1.2養殖場地規劃設計
金華市蛋鴨規模化養殖場地規劃設計應注重兩方面。1)科學規劃功能分區。養殖場應按照生物安全原則,合理劃分生產區、生活區和輔助區。其中,生產區包括產蛋區、活動區、休息區等功能性分區,應位于場區全年最大頻率風向的下風向;生活區包括辦公室、宿舍、食堂等,應設在生產區上風向;輔助區包括飼料加工間、蛋品處理車間、污水處理站等。各功能區之間應設置明確的界限和必要的隔離帶,并建立完善的場區道路系統。2)合理設計生產設施。鴨舍應采用標準化設計,注重通風、采光和保溫,配備自動化飼喂系統、環境監控系統和廢棄物處理系統。鴨舍內應設計適宜的嬉水設施,滿足蛋鴨生理需求。同時,應科學規劃場區綠化,設置不少于 5m 寬的防護林帶,既能美化環境,又能防疫隔離。
2.2 養殖密度
在金華市蛋鴨規模化養殖中,設置科學的養殖密度對提高養殖效益至關重要。1)育雛期和育成期的養殖密度。0~3周齡的雛鴨階段,每平方米平養密度以12~15羽為宜,籠養密度以8~10羽為宜;4~8周齡的育成期,每平方米平養密度應控制在8~10羽,籠養密度應控制在6~8羽。特別是在育雛期,應根據季節溫度、通風條件、鴨舍類型等因素合理調整養殖密度,冬季每平方米可適當增加1~2羽,夏季每平方米應減少2~3羽。同時,應注意合理分群,體質量差異過大的應及時分開飼養,以防止惡性競爭。2)產蛋期的養殖密度。產蛋期蛋鴨(9周齡及以上)采用平養方式時,每平方米養殖密度應控制在4~5羽;采用籠養方式時,每個籠位可飼養3~4羽蛋鴨,籠位尺寸以 40cm×45cm 為宜。不同季節應進行相應的密度調控,夏季高溫時養殖密度降低 20%~30% ,以減少熱應激反應;冬季養殖密度可提高 10%~15% ,但要確保通風良好3。產蛋期還要特別注意光照時間的調控,建議采用16h光照、 8h 黑暗的光照制度,以提高產蛋率。
2.3 飼喂
2.3.1飼料種類及配方
1)飼料種類的選擇。根據蛋鴨生長階段選用不同類型飼料,包括雛鴨開食料(0~3周齡)、育成料(4~8周齡)和產蛋料(9周齡及以上)3種。其中,開食料和育成料可選用顆粒狀全價配合飼料,顆粒直徑分別為 2.0mm 和 2.5mm ;產蛋料可選用粉狀或顆粒狀配合飼料,并配備散裝飼料儲存罐和自動化投料系統。2)飼料配方設計。雛鴨料主要原料組成為玉米 45% ~50% 、豆粕 35%~38% 、小麥麩 5%~8% 、魚粉 4% ~5% 及油脂 2%~3% ;育成料配方為玉米 50%~55% 、豆粕 30%~32% 、麥麩 8%~10% 、魚粉 2%~3% 及油脂 1%~2% ;產蛋料配方為玉米 55%~58% 、豆粕27%~30% 、麥麩 5% 、魚粉 2%~3% 、油脂 1%~2% 及石粉 6%~7% 。所有階段飼料都需要添加維生素預混料 0.2% 、礦物質預混料 0.3% 和必要的酶制劑[4]。
2.3.2不同階段的投喂量
1)雛鴨階段(0~3周齡)的投喂量。1~7日齡每只每天投喂量 15~25g ,8~14日齡每只每天投喂35~45g ,15~21日齡每只每天投喂 55~65g ,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每天投喂5~6次,保證料槽中始終有飼料。2)育成期(4~8周齡)的投喂量。4~6周齡每只每天投喂 80~100g ,7~8周齡每只每天投喂110~130g ,每天投喂3~4次,根據采食情況適時調整,避免采食過量造成體質量過高。3)產蛋期(9周齡及以上)的投喂量。開產前期每只每天投喂 140~160g 產蛋高峰期每只每天投喂 165~185g ,后期減少為150~170g ,每天投喂2~3次,早晚各占 40% ,中午投喂 20% ,同時根據季節、產蛋率等及時調整投喂量[5]。
2.3.3 飼喂方式
金華市蛋鴨規模化養殖場采用自動化飼喂系統投喂飼料。1)自動化投料系統。其包括料塔、輸送機和自動料線3個部分。料塔容量為3~5d的用料量,配備稱重傳感器實時監測用料情況;輸送機采用密閉式螺旋輸送方式,轉速控制在 15~20r?min-1 ;自動料線設計應保證每個料槽投料均勻,料線運行速度控制在 8~12m?min-1o 2)智能化飼喂控制系統。該系統通過電腦程序控制投料時間和投料量,可根據不同批次、不同生長階段自動調整投喂參數。同時,配備故障報警裝置,當發生堵料或機械故障時及時報警,并具備手機遠程控制功能,方便飼養人員實時監控和調整。
2.4養殖環境管理
在金華市蛋鴨規模化養殖中配置與應用了環境監測系統。鴨舍內每個功能區域安裝溫度傳感器2~3個、相對濕度傳感器1~2個、氨氣濃度檢測器1個、風速儀2個、光照度檢測儀1個。這些傳感器、檢測器應分別安裝在鴨群活動高度 30~40cm 處,確保數據準確反映蛋鴨所處環境。所有傳感器數據通過數據采集器實時傳輸到控制中心,監控系統設定環境參數報警值,即溫度報警范圍 15~30°C ,相對濕度報警范圍 60%~75% ,氨氣濃度報警值 6.95mg?m-3 ,風速報警范圍 0.3~1.5m?s-1 。當環境指標超出設定范圍時,系統自動報警并啟動相應的調控設備,如風機、加濕器、制冷設備等,實現環境參數的自動調節。
鴨舍溫度控制要點如下。1)季節性溫度調控方案。針對金華市夏季炎熱特點(最高氣溫為 38~ 40% ),舍內溫度需要控制在 22~26°C ,采用水簾降溫系統與變頻風機組合調節,每小時換氣4~6次;冬季氣溫較低時,舍內溫度維持在 16~20°C ,采用紅外加熱燈與地暖系統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保溫。2)分區域精準控溫。鴨舍采用智能溫控系統,將舍內劃分為產蛋區、活動區和休息區,根據功能區要求設定不同溫度,即產蛋區 23~25°C 、活動區 22~24°C 、休息區 20~22°C 。在梅雨季節(5一6月),通風頻率需要增加為每小時6~8次,并啟動除濕系統,防止舍內濕熱。溫度感應器每隔 10m 安裝一個,實時監測溫度變化,確保舍內溫度波動不超過 2% 。
鴨舍濕度控制要點如下。1)分季節濕度調控方案。金華市年降水量豐富,尤其是梅雨季節(5一6月)相對濕度較大,此時通過除濕機與負壓風機協同運行,將舍內濕度控制在 60%~65% ,每小時強制換氣6~8次;其他季節舍內濕度維持在 65%~70% ,采用智能濕度傳感器自動調節通風頻率。2)分區域濕度管理。根據功能分區設置不同濕度標準,產蛋區濕度控制在 63%~68% ,活動區濕度控制在 65%~70% 休息區濕度控制在 60%~65% 。在鴨舍內每 15m 安裝一個濕度監測點,配備自動噴霧降塵系統,當濕度低于 60% 時自動啟動加濕,當濕度超過 75% 時啟動熱風循環系統進行除濕。
2.5疾病防治
2.5.1 預防措施
1)建立科學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種工作。雛鴨7日齡進行新城疫 + 禽流感二聯活疫苗首免,14日齡進行鴨瘟活疫苗免疫,21日齡進行新城疫 + 禽流感二聯滅活疫苗加強免疫,45日齡進行鴨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產蛋期每隔2~3個月進行新城疫 + 禽流感二聯滅活疫苗強免一次。2)執行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場區實行嚴格的全進全出制度,每批次蛋鴨出欄后對鴨舍進行徹底清洗消毒,空舍7d以上;日常消毒采用四級消毒措施,包括人員消毒、車輛消毒、物品消毒和環境消毒,重點部位如飼料倉庫、鴨舍、通道等每天消毒2次,輪換使用季銨鹽類、過氧乙酸等消毒劑。
2.5.2常見蛋鴨疫病的治療措施
金華市蛋鴨規模化養殖常見蛋鴨疫病主要有鴨病毒性肝炎和鴨傳染性漿膜炎。1)鴨病毒性肝炎的治療措施。發病初期,對體溫超過 41.5°C 的蛋鴨立即注射利巴韋林( 10~15mg?kg-1 )和維生素C( 100mg?kg-1) 每天2次,連用 3d 。同時,肌注抗鴨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每只 3~5mL ,配合使用黃芪多糖口服液( 2~3mL?kg-1 )增強免疫力;對于發病鴨舍,使用0.5% 過氧乙酸溶液每天噴霧消毒2次。2)鴨傳染性漿膜炎的治療措施。確診后立即隔離發病蛋鴨,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用頭孢噻呋( 3~5mg?kg-1 )進行肌內注射,每天1次,連用 5d 。同時,配合板青素(0.2g?kg-1 )給藥,每天2次。對重癥蛋鴨加用慶大霉素 10mg?kg-1 )肌內注射,每天2次,連用 3~5d 并使用抗炎消腫中藥制劑如清瘟敗毒散輔助治療。
3結語
在金華市蛋鴨規模化養殖過程中,場地選擇方面,應注重地勢平坦、排水良好;養殖密度方面,應根據生長階段和季節變化科學調控;飼喂技術方面,應優化飼料配方并配備自動化飼喂系統;環境控制方面,應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實施分區域精準調控;疾病防控方面,應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和疫病監測預警網絡,并實施對癥治療。未來,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和實踐經驗的積累,金華市蛋鴨產業將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礎上實現更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 葉露露.數商興農視域下金華農產品品牌高質量發展對策與路徑研究[J].商業觀察,2023,9(31):61-64.
[2] 盧兆欣,唐佳美.“數智”養鴨新方式:趕鴨子上架[N].南通日報,2024-05-16(A1).
[3] 李明遙.大棚高床蛋鴨養殖技術與養殖管理[J].中國畜牧業,2024(14):57-58.
[4] 姚楊,陳菁,查安春,等.蛋鴨自動化籠養設備的問題分析及改進方法[J].中國禽業導刊,2023,40(8):33-37.
[5] 馮占武,劉學蛟,吳娟,等.蛋鴨產蛋期圈養法配套技術要點[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2(21):9-12.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