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426.82;F719.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13.045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2023年,“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被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2024年3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預制菜的定義和范圍,強化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明確了推動預制菜食品安全標準和質量標準體系建設的方向。
預制菜是經濟社會發展和消費習慣變遷的產物,預制菜產業的興起滿足快節奏現代生活的需求。作為食品領域的新興產業、朝陽產業,預制菜被譽為“億萬風口”“全民產業”,潛力巨大、前景廣闊。預制菜產業將小農戶與大市場連接起來,是推動農業“接二連三”的重要抓手,對促進創業就業、鄉村產業振興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義。河南省是預制菜規模化生產的代表性省份,在產業發展水平、企業數量、企業競爭力等方面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當前,預制菜產業正面臨一系列大變局,“萬億級”新賽道已然開啟,河南省應搶抓機遇、發揮優勢、正視問題、直面挑戰,建設全國重要的預制菜生產基地,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1河南省預制菜產業發展現狀
1.1基礎良好,具備預制菜產業加速發展的條件
河南省是傳統農業大省和食品工業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和消費大省,具備發展預制菜產業的良好基礎。河南省農產品加工業全國領先,是萬億級產業,完整的食品工業產業鏈可滿足多種預制菜品類發展。產業上游有堅實的原料基礎支撐,河南省農業資源豐富,產品種類眾多,油料、食用菌產量居全國首位,糧食、蔬菜、水果、中藥材、肉類、禽蛋、蜂蜜產量均居全國前三位。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擁有信陽毛尖、正陽花生、西峽香菇、靈寶蘋果等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163個,數量居全國第7位,名特優新農產品數量全國領先。產業中游有強大的研發生產能力,有關科研院所和高校主動對接企業,加強產學研結合,加快預制菜發展創新,雨軒股份、三味真廚、九豫全等一批企業牽頭制定預制菜團體標準,京華食品實業集團在全國多地建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科技賦能為國內外食品企業提供多種創新產品。產業下游有廣闊的消費市場空間,河南省城市群發展迅速,城鎮化率快速上升,2014—2023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超過13個百分點,高于全國水平,該省9800多萬常住人口居全國第三位,既有4000多萬農村人口的巨大改善性需求,又有每年上百萬農民工市民化的巨大提升性需求,市場容量及消費潛力十分可觀。
1.2政策引導,為預制菜產業加速發展提供保障
為搶抓預制菜發展機遇,河南省強化頂層設計,將發展壯大預制菜產業寫入2024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同年省委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預制菜生產基地。2023年10月,河南省形成‘ 7+28+N′ P的產業鏈體系,七大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中的現代食品集群重點培育包括預制菜等在內的4個產業鏈。河南省密集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促進預制菜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初步構建以《河南省加快預制菜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河南省培育壯大預制菜產業鏈行動方案(2023—2025年)》為基礎,以《河南省綠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動計劃》《支持綠色食品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河南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三年行動方案(2023一2025年)》《中原農谷發展規劃(2022—2035年)》等政策文件為主體,以金融貸款貼息、產業發展獎補、綠色食品標準獎勵等多項政策為支撐的政策體系[2]。河南省多地相繼出臺鼓勵政策,支持預制菜產業發展。新鄉市、漯河市、洛陽市等地加快布局預制菜,圍繞預制菜產業鏈做文章,把發展預制菜作為推動食品工業優勢再造和換道領跑的重要抓手。
1.3多點開花,預制菜成為食品企業競逐新賽道
河南省預制菜產業多點開花,呈現以專業預制菜企業為引導、龍頭食品加工企業為支撐、帶動中小企業和新品牌加速進步的良好發展態勢,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逐步形成,“頭雁企業 + 雁陣集群”的預制菜產業發展模式初具雛形。雙匯、千味央廚、三全、思念、華英農業5家企業入圍《2024胡潤中國預制菜生產企業百強榜》。雙匯在漯河市投資建設的第三工業園配有專業化的預制菜加工廠,以提升預制菜產能和競爭力;千味央廚將圍繞四大優勢產品線,穩固自身在油條產品上的領先地位,同時加大其他大單品的開發和推廣力度,爭取在未來3~5年內形成3~5個億元核心大單品;華英農業將打造預制菜食品產業基地,著力提升預制菜產品研發能力,把鴨預制菜產品的保鮮技術、營養指標、味型標準作為研發核心,加強線上線下多渠道推廣,創新營銷策略和營銷方式,提升品牌影響力和行業地位。新鄉市、許昌市、洛陽市、鄭州市、漯河市、信陽市等地20余家預制菜產業園區建設正在有序推進,目前較成熟的有原陽預制菜產業基地、鹿邑澄明食品產業園、信陽預制菜產業園區等。新鄉市原陽縣、許昌市長葛市、鶴壁市浚縣等8縣區人圍賽迪顧問發布的《2024預制菜產業基地百強榜單》,其中新鄉市原陽縣居全國第四位。
2 河南省預制菜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產業標準體系亟待完善
標準化是產業發展的基礎保障,標準體系不健全會極大地制約預制菜產業的良性發展。當前,預制菜產業缺乏全國層面的統一規范、標準,河南省預制菜產業在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制定方面也相對滯后,引領行業發展的能力不足。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僅有預制菜團體標準17項,尚無地方標準[3]。由于標準體系不健全,有的企業生產的預制菜產品執行行業標準,有的執行企業標準,還有的執行其他標準,產品執行標準較為混亂。預制菜產業標準化、規范化程度低,不同預制菜生產企業在原料采購、加工制作、品質控制、包裝標識、儲存運輸等環節存在較大差異,易發生食品安全亂象。
2.2企業創新研發能力不強
當前,河南省預制菜產業處于發展初期,成熟度較低,以中小規模企業為主。預制菜產業較低的準入門檻促使資本快速大量涌入,加劇了企業間同質化無序競爭,阻礙了產業資源優化配置,不利于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目前,河南省預制菜企業創新研發能力普遍不強,多數企業是跟隨者和模仿者,龍頭企業數量較少。企業創新研發動力不足,預制菜研發周期較長,研發成功后還要經過市場的檢驗并及時進行調整,同時研發成本較高,僅一道預制菜的研發成本就可能在20萬~30萬元4。此外,河南省缺少兼具豫菜技藝和食品加工技術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2.3C端消費市場開發不足
目前,河南省預制菜企業營銷力度不足,營銷渠道未充分打開,尤其是在營銷方向從B端轉向C端的過程中,對C端消費市場開發有限,市場滲透率較低。
部分預制菜生產企業嚴重依賴下游餐飲企業,一旦下游餐飲企業業績下滑,將直接傳導至中游的預制菜生產企業,相對單一的營銷渠道降低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部分企業沒有形成自主品牌,企業打造特色菜品牌的能力不足,對特色豫菜開發力度較小,千篇一律的預制菜難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同時,企業對單身人群、慢性病人群等特殊群體關注不夠,缺乏多元化市場開發能力。消費者對預制菜的接受度不高,也影響C端消費市場的開發。
2.4消費者熱情有所消退
近些年,預制菜頻頻卷入輿論漩渦,消費者對預制菜的熱情有所消退。預制菜普遍高油高鹽,食材以葷菜為主,即使有蔬菜,也只有少數幾種可供選擇,菜品中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還會在水洗、多次加熱等過程中加快流失,導致預制菜營養較為單一,與現代人所追求的健康高品質生活理念相悖。一些餐廳使用預制菜并未提前告知消費者,故意隱瞞菜品的真實情況,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個別餐廳甚至用預制菜假冒現做菜,預制菜和現做菜之間的口感和味道偏差,引起消費者的不滿。
3河南省預制菜產業發展對策
3.1以明確標準為前提,堅持食品安全與品質并重
國家標準為監管部門提供監管執法依據,為經營者劃定合規生產經營紅線,為消費者依法維權提供有力保障。河南省應建立健全預制菜產業標準體系,鼓勵企業、高校、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等共同參與。除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制定外,在現有預制菜標準的基礎上,應結合河南省預制菜發展特點,加快研究推出更多預制菜團體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擬定河南省預制菜產業基地、示范企業、重點單品等認定標準和評價規范,領跑預制菜標準制定[5]。食品安全與品質是預制菜企業的生命線,企業應以國家標準為指引,嚴把食材采購關、加工制作關、菜品貯存關及冷鏈運輸關等,確保預制菜品質,切實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3.2以創新研發為驅動,培育壯大預制菜產業鏈群
創新研發能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支持企業與專業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為企業提供關鍵技術支撐,鼓勵企業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力爭在預制菜工業化生產設備、生產工藝、保鮮技術等重點難點上取得新突破。將人才培養擺在突出位置,借鑒“粵菜師傅”工程經驗,持續推進“預制菜 + 豫菜師傅”建設,重點培養具備豫菜技藝和食品加工技術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抓住“鏈主”企業這個“牛鼻子”,加強預制菜產業鏈整合,引導資源優化配置,通過內部培養或外部引進填充產業鏈缺失和薄弱環節,提升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水平,提高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以“鏈”興“群”,推動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3.3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挖預制菜產業細分賽道
市場需求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河南省預制菜企業應向預制菜細分市場進軍,精準定位目標人群,著力開發C端市場,挖掘潛在消費需求,有序擴大企業規模,推動產業深刻變革。通過開展深人的市場調研,掌握不同群體的實際需求,開發針對不同群體的產品。目前,國外已有專門針對慢性病人群的功能性預制菜的初步研究。開發早餐茶點、佐餐菜肴、休閑小吃等不同場景下的預制菜。曾因研發航天食品而名聲大噪的永達食品就是一個范例。注重對特色豫菜的開發,河南省飲食文化底蘊深厚,豫菜被譽為“八大菜系之母”,可挖掘的潛力巨大,應進一步突出河南省的地域特色,形成差異化地域優勢,讓“豫”制菜更出彩。
3.4以宣傳教育為抓手,增強公眾對預制菜的認同
只有強化宣傳教育,減少公眾對預制菜的誤解與偏見,才能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群特點,開展差異化食育,探索食育實踐形式,如建設食育實踐基地、開展食育市集等,以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升公眾對食育的認知與參與度。邀請來自預制菜研發、食品加工、豫菜烹飪等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加入科普隊伍,從質量安全、營養價值、風味口感等多種角度為公眾講解預制菜的專業知識,引導公眾形成科學認識。將中原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預制菜產業,提升預制菜文化內涵與價值,加強預制菜品牌宣傳與推介,通過參展、口碑營銷、贊助活動等形式維持品牌曝光度,塑造提升品牌形象。
3.5以強化監管為保障,堅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預制菜產業的健康規范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嚴格監管。相關部門應以預制菜國家標準為依據,通過強化日常檢查、開展專項整治、加強監督抽檢、推進風險排查等措施,對預制菜生產經營者實行嚴格監管。督促預制菜生產經營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強食品生產經營風險管控。強化企業信用管理,對守信者正面激勵,將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列入“黑名單”,倒逼企業重視自身信用積累,依法依規誠信經營。同時,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加大對違法違規食品生產企業的媒體曝光力度,建立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簡化維權投訴流程,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支持消費者依法維權。
參考文獻:
[1]中共河南省委.在鄉村振興中實現農業強省目標 [EB/OL]. (2023-03-16) [2024-04-05].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3-03/16/c_1129434224.htm.
[2] 中國商報網.河南加快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EB/0L]. (2024-05-30)[2024-09-05]. 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189970.
[3] 李迎偉.河南經濟藍皮書:2024年河南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4.
[4] 姚煊.我國預制菜的食品安全保障及其法律回應[J].保鮮與加工,2024,24(4):65-70.
[5] 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4916號建議的答復[EB/OL].(2023-11-15)[2024-09-05].https://www.henan.gov.cn/2023/11-15/2848333.html.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