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685.9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13.053
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inn.)是我國傳統園林綠化樹種之一,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生態價值[1-2]。紫薇花期長、花色豐富、樹形優美,不僅是城市綠化的重要樹種,而且是園林景觀營造的首選植物之一[3]。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紫薇在城市綠化、園林景觀營造、道路綠化等方面的應用日益廣泛[4。陜西省安康市將紫薇作為重要的園林綠化樹種,然而在紫薇栽培與應用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紫薇育苗技術尚未完全規范化,導致苗木品質參差不齊,影響后期生長表現。栽培技術應用不當和養護管理不到位也會影響紫薇的觀賞效果和生態功能的發揮。鑒于此,系統研究紫薇育苗與栽培技術,對于提高紫薇栽培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促進紫薇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筆者通過深人探討紫薇栽培全過程,提出一套科學、系統的技術方案,為紫薇生產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
1 紫薇育苗技術
1.1 苗圃地建設
苗圃地選址時,應充分考慮地理位置、土壤特性及基礎設施等多方面因素。理想的苗圃地應位于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層深厚且肥沃的區域。土壤以富含有機質、質地疏松、通氣性和保水性俱佳的砂壤土或壤土為宜。同時,苗圃地應位于交通方便、水電充足的區域,以方便管理。苗圃地應建有灌溉系統、排水系統兩大基礎設施。安康市位于陜南濕潤區,相較于陜北地區氣候干旱,水資源相對豐富。然而,為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節能減排,條件允許時灌溉系統仍應以節水、高效的滴灌、噴灌或微灌為主;排水系統則應根據地形特點,合理布設明溝和暗溝。
1.2整地做床
在育苗前一年秋季,采用深翻整地法進行整地,先清除地表雜物、石塊及多年生雜草根莖,再翻耕土壤,深度以 25~30cm 為宜,以打破犁底層,改善王壤通氣性和排水性,隨后細耙平整。根據不同地塊的土壤肥力情況隨整地施入基肥,提高土壤肥力。在安康市,一般施入 700~1000kg?hm-2 腐熟餅肥。育苗當年做床,采用高床育苗,床高控制在 20~25cm 床寬控制在 1.0~1.2m ,長度視地形而定,苗床間留50cm 寬的步道。苗床四周布置排水溝,與苗圃地的排水系統相連。土壤消毒是防治土傳病害的重要措施,在育苗前7d使用 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 1000 倍液噴灑床面消毒,噴施后覆膜,封閉3~4d。
1.3育苗
1.3.1播種育苗
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選擇枝條粗壯、樹冠豐滿、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的紫薇母樹進行采種。采摘的果實攤在空曠地上曬干,然后篩選,去除蟲蛀、畸形或破損的種子后放置在干燥通風處保存。安康市早春氣溫呈波動性上升,強對流天氣頻繁,一般在3月中下旬開始進行播種育苗,此時溫度穩定且適宜,有利于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播種前使用 0.2% 高錳酸鉀溶液浸種 1~2d 消毒,撈出使用清水洗凈后采用溫水浸種法催芽,將種子浸泡在 40~50cC 的溫水中浸泡2h ,隨后用清水沖洗并陰干備用。播種方式采用條播法,行距控制在 25cm ,株距控制在 4cm ,播種深度以 3cm 為宜。播后覆土并適度鎮壓,噴透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
1.3.2 扦插育苗
紫薇扦插育苗也在春季進行,時間與播種育苗保持一致即可。合理選擇插穗是扦插成功的關鍵,應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一年生半木質化枝條作為穗條,修剪長度以 10~15cm 為宜,保留1~3個芽孢,上端剪平,下端采用斜切方式,增加切口面積,促進生根。插穗隨采隨用,早晨采集后立即浸泡在 70%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中 1min 殺菌,再使用100mg?kg-1 的ABT生根粉液浸泡 2h ,提高插穗的生根率。扦插前使用竹簽在育苗床上插入插口,以免直接使用穗條扦插造成機械損傷。株距控制在 10~ 20cm ,行距控制在 5~10cm ,扦插深度以插穗長度的 1/3~1/2 為宜。扦插后,應立即澆透水,并覆蓋塑料薄膜,以保持土壤濕度適宜。
1.4苗期管理
1.4.1 實生苗管理
在紫薇苗期,管理相對簡單。在水肥管理方面,根據土壤情于早晚進行灌溉,在苗高4、10、 20cm 時分別配合灌溉施入水溶肥,肥料采用氮磷鉀復合肥[m(N):m(P2O5):m(K2O)=15:15:15 ,有效成分濃度45% 1,施肥量為 100~150kg?hm-2. 。苗木長至 5~6cm 高時進行間苗,此后根據苗木生長情況再次間苗 1~ 2次,最終定苗密度控制在 15000 株·hm-2 。灌溉后松土,松土深度以不傷苗、不壓苗為宜,配合松土進行除草。
1.4.2 扦插苗管理
為方便調節苗床環境,采用透明薄膜搭建拱棚,棚高 50cm 為宜,其上覆蓋遮光率在 60%~85% 的遮陽網。扦插60d內,保持棚內溫度在 30qC 以下、相對濕度為 80% ;扦插后 60~80d ,當 80%~90% 的插穗成功生根時,可先揭開苗床兩端的薄膜,3~5d后完全去除薄膜。待扦插后 80~100d ,紫薇根系發育較為完善時,可以揭去遮陽網,使苗木逐步適應自然光照條件。在水肥管理方面,根據土壤熵情于早晚進行灌溉,施肥選用 0.1%~0.2% 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肥,施肥頻率為每 15~20d 噴施1次,從6月開始持續噴施3個月。
1.5起苗
紫薇生長1~2年后,即可起苗。1年生小苗裸根起苗,2年生大苗帶土球起苗。起苗前1~3d對苗圃進行澆水,使土壤保持濕潤,便于挖掘和減少紫薇根系損傷。起苗時,先用鐵鍬在苗木周圍挖掘,形成合適大小的土球,確保主要根系完整。為確保運輸和栽植質量,可涂抹泥漿以保持紫薇根系濕潤。對于需要長途運輸的苗木,應采用捆扎法或帶土球法進行包裝,并用濕稻草或濕苔蘚包裹紫薇根部,外層以麻布或塑料薄膜包裹,以防止水分蒸發。
2 紫薇栽培技術
2.1栽培地選擇與整理
紫薇適應性較強,但為獲得最佳生長效果,應選擇陽光充足、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地塊栽培,且栽培地海拔不宜高于 1200m 。地形方面,宜選擇平坦或緩坡地,避免選擇易積水的低洼地和風口強勁的山頂。地塊選好后進行全面清理,去除地表雜草、石塊及樹樁等障礙物。對于草本植被較多的地塊,可采用化學或機械除草的方法。秋季深翻整地,翻耕深度以 40~50cm 為宜;園林非林植等成片栽植時可采用穴狀整地的方法,穴規格為 50cm×50cm×50cm 。在整地過程中施入腐熟有機肥 2000~2500kg?hm-2 0
2.2 苗木栽植
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安康市可以栽植紫薇,栽植時挖栽植穴,穴規格為 40cm×40cm×40cm ,株間距和行間距均為 2.0~3.0m 。栽植時,應保持苗木根系舒展,避免盤根。將苗木放入穴中,調整位置使其保持直立,栽植深度以與原土痕平齊或略深 1~2cm 為宜。回填土時,分層夯實,確保紫薇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避免留有空隙。最后一層土不宜過分夯實,以利于水分滲透和紫薇根系呼吸。覆土完成后,立即澆透定根水。
2.3 水肥管理與除草
1)灌溉方面,根據天氣狀況靈活調整澆水頻率和水量,避免苗木缺水即可。雨季注意及時排水,避免紫薇根系長期處于過濕環境而導致腐爛。2)施肥方面,采用葉面施肥與根部施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每年3月初,在距離紫薇樹干 20cm 處開溝,施入有機肥 1000~2000kg?hm-2 ,隨后覆土。在紫薇生長旺盛期,每隔 15~20d 進行一次葉面施肥,交替使用0.1%~0.2% 磷酸二氫鉀溶液、 0.2% 尿素溶液,為紫薇快速補充其所需的微量元素,促進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增強樹勢。8月,再次使用溝施法施入氮磷鉀復合肥 [m(N):m(P2O5):m(K2O)=15:15:15 ,有效成分濃度 45%]450~600kg?hm-2 ,然后覆土。3)栽植當年和次年的4—5月和7一8月進行松土除草,深松樹盤周圍 1.0m 范圍內的土壤,但要注意避免傷根,同時除草。
2.4 病蟲害防治
在病蟲害防治實踐中,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將栽培管理、物理防控、生物防治及化學防治等多種手段相結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同時減少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5-6]。加強日常管理,通過合理的水肥調控和修剪整形,增強樹體抗性,從源頭降低病蟲害發生風險。定期巡查是及早發現并有效控制病蟲害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春季紫薇萌芽期和夏季生長旺盛期,應加大巡查頻率,及時發現潛在威脅。及時摘除病部、大型害蟲等,減少病蟲害傳播風險。
在安康市,白粉病、褐斑病、煤污病是紫薇常見病害,在夏季高溫多雨天氣時發生較為嚴重,發病時可以使用殺菌劑防治。針對白粉病,可以使用 20% 粉銹寧可濕性粉劑 1 000~1 500 倍液、 7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500~1000 倍液進行防治。針對褐斑病,可以使用 50% 苯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7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500~1000 倍液進行防治。針對煤污病,可以使用 5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600~800 倍液、 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液等進行防治,同時可防治刺吸式害蟲。
在安康市,蚜蟲、介殼蟲、葉蜂、黃刺蛾是紫薇常見害蟲。蚜蟲世代重疊,常年為害,可以使用 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1000~1500 倍液、 3.0% 啶蟲瞇乳油 2 000~3 000 倍液等進行防治。在安康市,6一7月和9月介殼蟲為害嚴重,可以使用 40% 速蝓克乳油1500倍液、 25% 亞胺硫磷乳劑 800~1000 倍液等進行防治。在安康市,葉蜂高發于春秋兩季,可以使用2.5% 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80% 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等進行防治。黃刺蛾在安康市1年發生1代,主要高發于6—8月,可以使用 2.5% 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25% 滅幼脲3號膠懸劑1500倍液等進行防治。在使用化學農藥時,應嚴格控制用量,避免對環境和非靶向生物造成不必要的影響。同時,應注重生物防治,可以通過釋放瓢蟲、草蛉、食蚜蠅等天敵昆蟲控制害蟲;也可以使用苦參堿、阿維菌素、白僵菌、蘇云金芽孢桿菌等生物農藥防治紫薇害蟲。
3結語
紫薇作為我國傳統園林綠化樹種之一,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生態價值。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紫薇在城市綠化、園林景觀營造等方面的應用前景廣闊。科學合理的栽植技術和精細化的養護管理,對于提高紫薇成活率、促進其生長發育、提升其觀賞價值具有重要意義。筆者系統總結了安康市紫薇育苗與栽培技術要點,以期提高紫薇栽培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促進紫薇產業健康發展。未來,為進一步提高紫薇栽植水平、擴大其應用范圍,需要對如下方面加強研究:1)開展紫薇種質資源收集與評價,篩選優良種質資源;2)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培育抗病蟲害、抗逆性強的新品種;3)探索紫薇與其他植物的復合種植模式,提高生態效益;4)研究紫薇在城市熱島效應緩解、空氣凈化等方面的生態功能,為其在城市生態系統中的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陸海燕,彭碧淼,關超,等.七種校園道路綠化樹種葉片形態與滯塵能力[J].熱帶農業科學,2023,43(11):107-113.
[2] 潘曉貞,張敏.淺析紫薇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花卉,2022(8):41-43.
[3] 王紅梅,胡衛霞,邱國金,等.紫薇屬植物的繁殖技術及園林應用研究進展[J].現代園藝,2024,47(5):113-115.
[4] 葉康,秦俊,胡永紅,等.21個紫薇品種園林應用價值的綜合評價[J].浙江農業科學,2023,64(1):190-195.
[5] 閔夢茹,宋喜梅,陸立云,等.肇東市楊樹病蟲害發生情況及綜合防治措施[J].防護林科技,2024(3):67-69.
[6] 趙得才.祁連山地區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應用研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4(1):53-56.
[7] 喬雨軒,申瀟瀟,焦雪輝,等.鄭州市紫薇品種引種適應性及觀賞性評價[J].陜西農業科學,2024,70(5):6-10.
(責任編輯:劉寧寧)